还有就是任何收购都要看出价,只要钱给到位,说不定索尼自己主动上床。
当年竞购IBMPC业务的不止联响一家,德州太平洋集团(TPG)也是其中之一:
甚至势在必得。
作为联响集团的竞购对手,TPG最后报价抬高至10亿美元,最终无力再出更高的价格,而联响集团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IBM的PC业务。
一旦钱给到位,索尼都有可能主动帮忙解决问题。
按照张楠和团队的预估,收购价格会限制在400亿日元到500亿日元之间,也就是可以控制在5亿美元之内。
科研、英伟达、VA10,加在一起也就是20多亿美元的投入规模。
太特么有钱了。
这一切都要感谢雷钧。
东昊创投投资小米的回报率堪称惊人,一时之间直接霸占了娱乐和财经类媒体的各种版面。
戚昊本人的身家迎来新一轮评估,而东昊创投也迎来了最富裕的日子。
还剩下十多亿美元呢。
这么多钱当然不可能拿来还贷款,而是进行了新一轮疯狂的扩张。
比如B站和小说、漫画网站,一边全力推广一边大肆购买各种版权。
推广到火车每个座位上都能够看到它们的GG。
此外,还提高了创作者的待遇。
关系到戚昊主线任务的动画电影就更不必说了。
项目要投资,人才要发掘。
甚至以国漫发展联盟的名义在很多高校设立了专业奖学金。
除了科研奖学金,动漫奖学金是最先提出来的。
还有水晶手机那就更不必说了。
拿到了小米给的钱,怎么可能不和小米瓣头头。
水晶手机不仅能够复制小米手机现在的营销模式,还能复制小米未来的营销模式。
一时之间,花钱如流水。
相比较来说,戚昊花了一千万就拍出来的《姥姥的外孙》就显得特别不起眼了。
就像是大佬的玩具一样。
也许是给的太多,也许是索尼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甩掉VAI0这个包袱,也或许是张楠想了一些其他的什么手段,总之,北昊科技收购VAI0并没有戚昊想像的那么难。
经历了三个月的谈判和交接,到了十一月份的时候,北昊科技已经全盘接手了索尼的PC业务。
除了生产、研发、技术、设计等等,真正让北昊科技最欣喜的应该是得到了索尼在华夏的一部分销售和售后网络。
还有一部分可以在两年之内共享。
这对于即将有手机产品上线的北昊科技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应该说,水晶手机经过这次的并购,销售渠道和售后网点直接就超越了已经发布到第三代的小米。
480亿日元的收购价,也在大家的预期之内。
值不值,是要看对谁来说的。
至少对北昊科技来说,VA10就属于物超所值。
省了太多的扩张时间。
12月18日,戚昊生日的这一天,他和安风一起出席了水晶手机的新闻发布会。
儿子丢给了他姥姥带。
这是雷钧近两年来一直都在梦以求的事情。
找戚昊和安风给小米站台!
可惜,临到分手的时候他也没能如愿。
这也是安风自怀孕生子之后,第一次公开露面。
B站对此全程直播。
在戚昊的生日这一天,发布用安风英文名字命名的手机,头直接拉满,让水晶手机这个品牌直接就成了全民皆知的产品。
而它1888的价格,也让1999的小米黯然失色。
主打一个性价比。
至于友商会不会死,就不关她的事了。
雷钧非常怀疑这款产品还有没有利润可言。
尼玛,他主打性价比是为了推高估值,北昊科技的这个底价就更像是在和他同归于尽。
我活不活无所谓,反正我要你死!
但其实张楠真没有这方面的意思,1888元/台其实是可以保本甚至还有小赚的毕竟代工端是比亚迪。
东昊创投是比亚迪的股东,那北昊科技和比亚迪就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比亚迪那边最近还用了不少北昊科技的专利技术,双方甚至签了合作协议,
约好了共同研发一些汽车技术。
水晶手机不止是代工成本比小米手机低,它还有不少自已研发的技术,从而又降低了技术成本。
最后还有非常重要的营销成本,双方也存在巨大差距。
吹牛逼可能网际网路的人更厉害,但是玩营销,雷钧真的比不过戚昊这边,
戚昊这边不仅有自家开的营销公司,有合作方的廉价渠道,还有娱乐圈最顶级的明星帮忙做推广。
经常合作的明星免费送一台。
懂作的就知道该怎么帮忙宣传了,那必须要装作不经意的露出水晶手机漂亮的logo啊。
都不需要给代言费。
别家公司都讲生态,戚昊这边却不怎么讲,他投资的企业五花八门,开展的业务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谁也没想到效果会如此的好。
一个手机品牌,从无到有,12月18日才开始发布,在12月仅剩的14天竟然突破了100万台。
而小米2012年一整年的出货量也才719万台。
可别小瞧1999减去1888少的这111块钱。
拿去买配件都足够了。
最关键的是,水晶S1的参数和功能比小米3还要好。
当然,这个数据也就是跟小米比一比。
2010年6月8日苹果公司对外发布了iphone4,88个国家和地区在发售的4天内就销售了170多万部,刚发售的几天就已经供不应求。
有人为了购买一台iPhone不惜在线下排起了1000号人的队伍,在苹果专卖店门口搭起了帐篷。
有人为了一台iPhone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第一次。
世界第一例为了买iPhone而去卖肾的人也诞生了。
但是不管怎么样,14天,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卖了一百万部,水晶手机的名头都直接打响了。
哪怕这款手机从七月份就开始准备,投了不少钱做宣传,还请了戚昊和安风帮忙站台。
因为水晶手机的大卖,原本被很多人定义为娱乐公司的东昊集团,科技属性瞬间拉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