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人间正道是沧桑》出版,翻译,出海
当魏明和龚槽观影结束,现场已经是一片哭泣的海洋,
看大家哭成这样,第二次观影的龚槽都不好意思哭了,她擦了擦眼泪就要拉著魏明出来,然后发现他眼圈也红了,脸上有眼泪流过的痕迹。
魏明是第一次看到正片,虽然是他自己写的本子,但威力还是远超想像,感觉比前世看到的那版还要更催泪。
这两个版本除了主体框架相似,大量细节和台词都不一样,魏明的版本更适合大陆宝宝的体质,也更值得回味,哪怕再过几十年也不会太过时。
而且几首插曲更是威力无边,放大了本就感伤的氛围,这煽情效果简直盖了帽了。
就这样的剧情,这样的配乐,用在80年代的大陆观众身上简直是高射炮打蚊子,对他们也是够残忍的,估计好几天都缓不过来。
不过魏明觉得如果是自己来拍这部电影的话,应该能拍的更好一些,也更感人一些,
虽然前世他没有真正当过导演,但也在影视圈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常年生活在剧组,关键眼光更超前不是他吹牛,跟谢进这种天才导演他比不了,不过这个年代大部分导演的能力可能还真不如他。
当两人率先走出放映厅的时候,坐在最后一排的一名男性观众突然看了龚槽一眼,然后喊了一声:「荷花?!」
这位单身大龄未婚男青年就是冲著龚擂来看这部电影的,他是龚槽的颜粉,所以只是看到龚槽露出的眼睛就认了出来。
然而看完这部电影他脑中就只剩「荷花」这个角色名了,他甚至想叫她一声「妈妈」。
被他这一喊,魏明拉著龚槽跑的更快了,而其他观众也反应过来。
「怎了?」
「你喊什呢?」
「我刚才看到荷花了的!」男青年激动不已,其他观众立即小跑出去,然而只看到一辆摩托车的尾气。
魏明笑道:「看吧,以后你出来都得小心,被认出来怕是要寸步难行了。」
「不至于吧,人家张渝刘小庆也经常出来逛街啊。」
「你会比她们更红,因为你的角色太惹人怜爱了,全国观众都会喜欢上你的。」
龚槽被魏明说的心花怒放,作为演员,图的不就是能被观众认可嘛,这也不枉自己拍戏时受的苦。
除了亲自从桥上摔下去,为了演出最后疯娘的感觉,本就很瘦的她又暴瘦了将近十斤,那一阵她就只剩八十多斤了,月经都不调了。
那会儿她都不敢让魏明看到,在魔都养胖了一些才来京城。
龚槽摸著魏明还有些湿润的脸蛋:「没想到你自己写的故事还能把自己的看哭啊?」
「没办法,谁让你和喜子演的这好,我觉得金鸡奖的评委如果不歧视小朋友的话明年就该给喜子一个最佳男主角提名。」
「六岁的最佳男主角提名,估计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吧。」龚槽感慨道,不过喜子演的是真好,两人合作很有化学反应,以后还想演他妈。
当然,自己还是希望能听他叫一声「嫂子」。
龚槽又问:「那接下来咱们去哪儿啊?」
魏明沿著街边:「走,去新华书店看看。」
「要买书啊?」
魏明:「今天是《人间正道是沧桑》单行本出版的日子。」
经过几个月的修改和排版,这部给《收获》带来过至高发行量的长篇选择在国庆这天跟心心念念的读者们见面。
「啊?」龚一愣,「这重要的事你怎才说啊?」
魏明:「跟你的电影上映相比都是小事,而且我又不是第一次出书了,就是想看看卖的怎样。」
龚槽笑道:「书店的门槛肯定都要被挤烂了。」
她相信这部的吸引力,她又问:「那首印了多少册啊?」
「160万。」
其中150万平装版,就通体一部大书,另有10万套是精装版,一套书分成三个小册,
跟连载时一样,封面都是硬纸壳的。
这年头崇尚节俭,反对浪费,魏明也没想到会有精装版,出版社也就送了他五套精装版,都不够送人的。
「这个首印量很高啊!」
魏明点点头,对于当代作家确实是很高,虽然《动物凶猛》已经卖了两百多万册,但那是多次加印的结果。
原本估计也就计划一百万套,这不是魏明又闹出了那大动静嘛,又是魏什分身和海外发歌,又是香港募捐1.5亿,他现在流量正盛,出版社觉得160万被消化掉应该不难。
就这160万套书,魏明拿到了将近三万块稿费,一般作家能有这个稿费收入基本就可以退休养老了,现在银行存款利息高,三万块的利息都比一般人工资高了。
不过三万块对魏明就没啥吸引力了,且不说东方新天地帐上自己每个月都有几万块进帐,而且自己每个月收入的外汇数都不止这些了。
只是这个时代有钱不能开了花,所以有机会还是要多出去走走。
到了最近的一家新华书店,两人看到店冷冷清清的,并没有出现读者排队的热闹场面。
一问之下,人家售货员不耐烦道:「都预告那久了,不知道早点来啊,早上刚开门十分钟就卖完了。」
「那库存呢?」
「调了三回库存,上午全都卖完了,再调就要排队等货了。」
龚槽看了魏明一眼,你看,大家都争著抢著的。
魏明又问:「听说有精装版,那个也卖完了吗?」
精装版价格是平装版的两倍,在这个年代性价比很低,通常不是读者的首选。
「唉,」书店售货员叹息,「数量有限,我们店一开始就没抢到,估计王府井那家有。」
说完这话,售货员看著戴蛤镜的魏明,突然歪著头一阵审视。
魏明赶紧拉著龚槽离开,最近这段时间曝光太多,都有人开始记自己一个作家的脸了,这可不是好现象。
要是这张脸人尽皆知了以后还怎带不同的女孩子出来逛街啊。
「雪姐,我那有精装版的,我送你一套吧。」
「你不说我也要说呢,还要签名。」龚搂著他的腰道。
魏明:「没问题,不过在华侨公寓,你得跟我走一趟吧。」
「不会又碰见小红吧?」
「她在学校呢,放心吧。」
成都。
下午的《妈妈再爱我一次》还在上演,老魏和许淑芬已经看到荷花疯了,他们都是看过原著的,心也早有准备,但没想到劲儿还是这大。
看的许淑芬都想魏明了,虽然知道儿子好好的,但就是想抱抱他。
同一时间正在看这部电影的胡德禄小朋友也已经哭成了泪人,妈妈就是在一天天对自已的思念中神智错乱的吧。
看到荷花抱著一个大葫芦叫它儿子,不知道这是魏老师的艺术创作手法还是真实情况。
一个神智不正常的女人在农村不知道要遭受多少磨难。
此时眼泪糊住他的眼睛,他几乎看不清银幕了,但还是坚持继续往下看。
电影已经进入了尾声,被父亲一行人强行带走的小葫芦没有继续逃跑,他平静地接受他们的安排,上学,出国,仿佛已经彻底认命,成了他们想要的孝子贤孙。
若干年后,当长大的小葫芦学成归国,亲爹后妈,还有愈发老迈的爷爷奶奶来机场接他。
此时就连后妈也认可了这个养子,觉得这孩子有出息:「在国外学的法律,将来就是大律师啊。」
爷爷道:「当什律师,要当就当法官。」
奶奶:「就是,当法官多威风啊!」
然而这趟航班的所有游客都走光了还没看到小葫芦,欢天喜地的四个人开始焦躁,就在这时一名机场工作人员走了过来,
「您好,请问是胡晨光的家属吗?」这魏明没用小葫芦的真名,还是很体贴的。
「是啊。」
工作人员道:「哦,他昨天到的,留了一封信给你们。」
「昨天到的?」
「不是说今天吗?」
「我们没记错日期啊。」
胡万谦疑惑地接过信,打开后四个脑袋凑了过来:「父亲:当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应该已经跟妈妈在一起了,抱歉,我觉得身为人子我有责任照顾她,对于你们的养育培养之恩,我会另外报答。
还有,我在国外这些年学的不是法律,而是精神医学。」
爷爷不解又愤怒:「精神医学?这什冷门专业!」
奶奶也大失所望:「就是,就算学医也要学心脑血管这些啊,精神医学我们又用不到!」
这时胡万谦皱著眉道:「我听村小学的宋老师来信说,那天我们走了之后荷花的神智就不正常了,她,她疯了。」
画面一转,在当初荷花目送儿子离开的那棵大树附近,一个相貌清秀的年轻人在之前曾出场的小学老师的指引下来到了这。
那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就是这位宋老师在得知小葫芦只有妈妈后教给他的,为了让故事更紧凑,主题更鲜明,魏明没有给义字当头的宋莲老师太多戏份。
不过前面也暗示了都是她在照顾荷花,还有小葫芦曾给荷花寄来钱和照片,也都是这位老师转交的。
树上,怀抱著葫芦的荷花光著脚坐在树权上,除了疯疯癫癫,不顾形象,以及年纪大了外,此时她的状态很像电影刚开始那位年轻活泼的妈妈。
看了一会儿远方,荷花从兜掏出一叠照片,1
正是儿子从小葫芦变成大葫芦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