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小红跨年的时候,其实整个燕京节日氛围并不浓,老百姓还是更认农历新年。
从这天开始,全国很多家庭开始挂起了北影厂四朵金花的1982年挂历,还有大量只挂龚樗的,穿著东方新天地的漂亮衣服,时尚又大方,明显更赏心悦目。
朱霖因为还没有正式入职人艺,没有单位帮著操持这些,所以就连她家,以及她在老洋房挂的也都是龚橘,每天只能睹物思人。
然后她就收到了小雪的来信,很好,年前就能回魔都了。
82年的第二天是腊八,华侨公寓,魏明和小红学著母亲腌制腊八蒜,电视打开,小红遗憾道:“听说《霍元甲》要播了,怎还没有啊。”
她在香港看过几集电视剧后再看国产剧就觉得差了点意思。
“估计要放在春节后了,好多家庭都会在临近春节的时候置办电视机,”这时电视上开始播放《动物世界》,魏明道,“诶,这个也不错,挺长见识了。”
第一集就是非洲,魏明前世只去过埃及这一个非洲国家,还真想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去非洲大陆瞅瞅,领略一下不同的风土人情。
还好这一集没有春天到了之类的解说,两兄妹顺利看完,然后魏明在书房又写了会儿东西,睡前发现家的宣纸不太够用了,于是第二天下午班后去了一趟荣宝斋。
好久没来这进货了,自己手上外汇充裕,正好看看有没有什心仪的画作。
结果骑著摩托车看到在街上溜达的李瀚祥。
“干啥呢?李导。”
“小魏啊,随便看看,看看明清家具。”
魏明知道,准是来收古董的,这家伙是个狂热收藏爱好者,那点导演费都折腾进这面了,前两年做心脏手术差点因为没钱给耽误了。
老李给出的理由是:“虽然故宫和避暑山庄都同意让剧组进去拍摄了,但还有些场景需要棚内拍摄,也需要使用一些那个年代的家具。”
这倒也是实话,故宫允许李瀚祥实景拍摄,但有些区域是不开放的,比如太和殿还有一些放置著重量级文物的宫殿。
故宫对李瀚祥开放的权限比《末代皇帝》的贝托鲁奇还是差一些的,远香近臭,李瀚祥这个香港导演还是不够远。
在春节之前,老李都将住在燕京,一边搜寻家具,拍戏收藏两不误,一边跟北影厂协商具体拍摄事宜。魏明问起他最重要的一场火烧圆明园怎拍。
李瀚祥:“我跟北影厂的置景师傅商量过,按照我的要求如果是做微缩模型的话,他估了一个价,大概是20到30万,人民币。”
魏明感慨:“不便宜啊。”毕竟大陆拍一部普通电影大概也就这点钱,比如《喜盈门》就是30万拍出来的。
这个价格李瀚祥觉得还0K,这说的微缩模型就是把整个圆明园主要景观全都囊括,非常考验手艺。李瀚祥道:“然后我又问了问如果搭建实景需要多少钱,不用多,最主要的几个景观即可,他说估计要60万。”
魏明:“然后你选了搭实景,等用完了再一把烧掉。”
李瀚祥看著魏明:“你不惊讶吗,北影厂的人听说我要60万搭实景,还要一把火烧掉,都吓坏了。”魏明笑道:“我只觉得开心,感谢李导为大陆经济做出的贡献。”
“你也支持我就好,我想拍出来肯定非常震撼。”李瀚祥无比憧憬,又问魏明来干嘛。
“去荣宝斋买点东西。”
李瀚祥刚从那边过来,于是两人就此告别。
到了荣宝斋,首先就看到有一个老外正在看《清明上河图》,魏明赶紧上去凑热闹。
“这可是好东西,不得卖他一百万刀啊。”魏明对于经理玩笑道。
于经理:“魏老师玩笑了,又不是真迹,如果是真迹的话,一千万也不能卖啊。”
最终这位外国客人还真买了,荣宝斋收了人家200刀。
这什概念,魏明在这买的各当代名家的真迹,超过200刀的也就那几幅代表作,其余的几十刀就能买到不错的了。
不过谁让这是《清明上河图》呢。
《清明上河图》确实在中国绘画史上意义非凡,别说宋朝张择端的真迹了,就算是仇英临摹的版本那都是国宝级别的,放在辽博供著,未来一幅无法断定是仇英临摹版的《清明上河图》都能卖出七八亿。而清朝人临摹的仇英临摹《清明上河图》版也能卖个一亿上下,“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就这值钱。当然也和这时候的复印技术也没那方便有关,这个复刻版是荣宝斋研发了数年之久的木板水印复刻版,集公司多位技术骨干的看家本事制作而成,共雕刻木板2150块,在勾描、刻版、印刷、装裱等环节精益求精,而且数量有限,精致无比,贵有贵的道理。
魏明知道这辈子甭想拥有真的《清明上河图》了,所以干脆也买了一幅复刻版,哪怕这玩意儿升值潜力没有那些真画高。
因为这复刻版只能算是可再生可复制的工艺品,于经理也没要魏明外汇,人民币给400块就行。“行吧,等会儿一起结账,”魏明看了起来,“这驴不错,我跟驴有缘,这是……黄胄的画。”于经理道:“黄胄先生的驴是一绝,毕竟他是保定人嘛。”
黄胄准确讲是保定蠡县人。
“难怪画的这地道,有生活啊。”
黄胄的绘画风格线条奔放,形象生动,这时候价格比较一般,跟吴作人他们这些前辈差著行情。魏明看了一下黄胄还有马,于是买了一幅《驯马图》一幅《群驴图四条屏》,一共才花了一百多。不过他来这可不是为了花这些小钱的,国内账户上还有一百多万人民币和三十几万美元,几千万日元,啥时候才能花完啊。
于经理也看出魏老师想要花钱的冲动,于是把他引上二楼贵客厅。
荣宝斋好东西多著呢,只不过他们不会一下子都放出来,隔三差五才会下决心卖掉一件。
“这件东西您肯定喜欢,我特意给您留著呢。”
“哦?”
于经理打开一个木匣子,取出一个装帧精美的册子,尺寸大概是30多厘米X40多厘米,上书“毛主席诗意册”,傅抱石的作品。
“一共是八幅,名字分别是韶山诗意、芙蓉国尽朝晖、虎踞龙盘今胜昔、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寥廓江天万霜、登庐山诗意、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风展红旗如画。”
魏明上手看了起来,作为主席的诗迷,他对这几幅对应的诗词都很熟悉:“《七律·到韶山》、《七律·答友人》……”
当翻到代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虎踞龙盘今胜昔》这幅画时,魏明跟于经理对视一笑。于经理道:“这一幅如果叫《人间正道是沧桑》就更妙了。”
全部看完后魏明很满意,最后问价是1600外汇券,相当于每幅200块。
魏明笑道:“比当初齐白石的花卉工笔草虫册可不便宜。”
当初那个组图是1800外汇券买的,但人家是18幅啊,这才一年半的时间。
于经理笑道:“这个尺幅还是要略大一些的,而且最近收藏市场确实有些热。”
魏明也没计较那些,第一次买齐白石那组画的时候他确实有些心疼,著实凑了一阵子才凑够的,然而一年半之后的现在,1600外汇券对他已经微不足道了,在香港他还吃过1000港币一顿的饭呢。之后又照样买了一些纸墨消耗品,他来之前就备好了钱,所以也不需要再去银行啰嗦,直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回家之后魏明好几天除了写作就是欣赏这些新宝贝,放大镜可以派上用场了,在清明上河图上看小人也是一种乐趣,还能了解到宋朝市井生活的一些细节,这玩意儿对研究北宋历史也是大有裨益的。可惜雪姐不在身边,要不然就可以一边抱著她一边赏画了。
恰好这期间收到过雪姐的来信,得知了她在苏州的住址,于是魏明给她写了封信诉说自己的好心情,另外还把这些画,以及南锣鼓巷的新家拍下来给她看。
这期间魏明还通过港办收到了香港电台的邀请,请他参加《第四届十大中文金曲》的颁奖。魏明因为要参加77级毕业会,档期冲突,而且参加了十大中文金曲,那十大劲歌金曲要不要参加,如果都参加,那小红估计要一个人在燕京过年了。
还有就是到了香港,沉迷于美色,又要耽误创作进度了,写英文小说很耗心神的。
基于这些原因,所以他婉拒了,不过也安排了人帮自己领奖,如果周惠敏参加,那就她帮自己领奖,如果她没参加就让谭勇麟帮忙。
回复了香港后,魏明又开始搬家和买家具,这些主要是彪子在帮忙,他和小梅也在魏明的新家聚了一下。
梅文化感慨:“两道门一锁,这就是自己的独立王国啊!”
从小住的是大杂院,彪子对燕京四合院的生活质量是非常鄙夷的,可如今见到魏明这套两进四合院舒适的居住环境,他也生出买这一套大宅的想法。
不过得知魏明花在装修和软装上的钱比买四合院还贵,彪子又退而求其次,还是买个小点的吧,跟小梅那个差不多就行。
梅文化:“要买就快点买,将来肯定涨价,买了之后找雷师傅帮你按照这个级别装。”
梅文化也羡慕这的装修,他也是找雷师傅装的,但因为在装修上没那舍得投入,所以居住体验跟魏明的二进院差得很远,之前也就老婆娘家来人让他们住那,现在又充当了新天地的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