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重典。
杀鸡儆猴。
最后写上日期——民国二十九年(西元1940年)6月17日。
“你去执行吧!”
“是。”
吴六琪拿着名单出去。
张庸坐下来。歪着脑袋想了想。然后拿起话筒。
“接航海家餐厅。”
“是。”
很快,电话接通。
接电话的就是温迪雅。那个荷兰女人。
找她,当然是有些私事。
“谁?”
“我是张庸。我找你。”
“什么事?”
温迪雅语调很平淡。
成年人中间,有些事,过去就过去了。
“你有信任的商行吗?”
“商行?”
“对。我想要通过商行,销售汽油和卡车……”
“你说什么?”
“商行。汽油。卡车。”
张庸直接提供几个关键词。然后让对方消化。
真是的。你又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我就是需要找一个白手套。有那么困难吗?
“等等……”
片刻之后,温迪雅才反应过来。
这个张庸,是出售汽油。出售卡车。而不是购买。
有点惊讶……
“你是说,你要出售?”
“对。是出售。不是购买。你没听错。”
“那你有多少货?”
“非常多。可以源源不断的供货。”
“这么厉害吗?”
“你就说有没有合适的商行吧?”
“我名下就有一个鹿特丹商行。你看如何?”
“长沙好像没有……”
“我可以立刻在长沙安排一个。”
“行。那你安排一个吧。回头我和你细说。”
“好。”
温迪雅答应着。
张庸于是挂掉电话。初步就这样。
等温迪雅将商行在长沙开起来,然后就可以批量供货了。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闭目养神。
空指部地图忽然有提示,有熟人标志从重庆过来。
查看。
发现是法国公使费舍尔。
那个老家伙。有点犟。上次还和张庸闹的不太愉快。
现在,急匆匆的坐飞机从重庆过来,难道是找自己?
有可能哦!
现在,他张庸就是大预言家(神棍)。
你爱信不信。
我说的正在慢慢的应验……
“报告!”
有参谋进来。
说是有外线电话找。
是从上海公共租界打来的。
对方自称西甫拉提。
是他?
那个神神叨叨的家伙?
看来,他也坐不住了。迫不及待想要和自己商量。
好。
现在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在最混乱,最复杂的讯息中,他张庸一把抓中要害。
贝当……
投降……
维希政府……
戴高乐……
自由法国……
每个关键词,都会很快成为热搜——
不对。
是成为情报局的热门信息。
“接过来。”
“是。”
参谋出去。
很快,电话接进来。
张庸若有所思的拿起话筒。故作玄虚。
“神父先生……”
“张,请你收下我的膝盖……”
“呃……”
张庸歪头。然后木然。
他清楚的听到了对方的说话。但是脑子消化不了。
这句话,好像只出现在游戏里。显然被人突然说出来,那个感觉,确实是有点荒谬。
但是!
等等!
我要你的膝盖做什么?
直到你的膝盖中了一箭?什么乱七八糟的……
“张,张,张……”
对方有点语无伦次。口音也是混杂不清。
张庸:……
很无语。
你能尽快说重点吗?
需要那么激动吗?就是战败投降而已……
哦,自己是局外人。当然轻松。但是,如果是局中人的话,那就……
恰好,西甫拉提就是局中人。
他是法国人。
可能还是那种纯粹的爱国者。
现在局势发展到这样的地步,估计是又伤心又憋屈。
“神父先生,冷静。”
“张,你告诉我,你的预言是什么?”
“你们法国人会一分为二。分成两个阵营。一个投降。一个继续抵抗。”
“投降?谁敢投降?卖国者……”
“贝当。”
“什么?”
“你们的一战大功臣,贝当元帅,会带头投降……”
张庸直言不讳。
这种时刻,就是需要用猛药。
直接将对方的脑海震的嗡嗡响。最好是晕过去。
果然……
沉寂……
对方良久没有说话。
幸好,话筒没有杂音。说明没有摔到地上。
这是个好兆头。
说明对方还没有完全失去理智。
但是……
“你的预言一定是错的。一定是错的。”
西甫拉提缓缓说道。
张庸没有说话。默默地放下话筒。
我的预言是错的?
那就拭目以待吧!
闭目养神。
时间在慢慢的流淌……
“啪啪!”
“啪啪!”
忽然间,有密集的枪声响起。
不用看就知道是吴六琪行刑了。这个煞星,绝对是公开处刑。
估计长沙机场的很多人,都会被驱逐去观刑。
一下子枪决那么多人,应该能威慑到部分人。
但是,从长久来看,还是要尽可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只有市场物资足够丰富,投机倒把才会消失……
“铃铃铃……”
“铃铃铃……”
桌面上的红色保密电话响起。
呵呵,枪响了。有大佬关注了。反应还挺快的。
估计是刘峙。他消息很灵通的。
随手拿起话筒。
果然是刘峙打来的。
“喂……”
“少龙啊,机场发生什么事了?”
“刘总,是督察处在执行军法。”
“哦。这么快?”
“对。”
张庸点点头。
抓人的事,刘峙肯定知道的。
只是没想到,昨天才抓的人,今天就被枪决了。
这个速度……
真是太快了。
“都枪决了?”
“是。五十五人。”
“唔……”
刘峙欲言又止。
但是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说。
人都枪决了,说什么都没用。
说情?
不存在的。
谁敢找张庸说情?
他刘峙肯定不会。
“对了,委座让我告诉你一个事,苏联代表崔可夫来了,可能会来找你。要我提前和你打声招呼。”
“崔可夫?”
“对。就是他。担任苏联军事顾问团总顾问。”
“知道了。”
张庸点点头。
对这个崔可夫有印象。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表现非常出色。
后来也晋升元帅了。
但是眼下,崔可夫的日子似乎不好过。
主要在苏芬战争中打的太烂。损失惨重。这次估计是被边缘化了。
否则,也不会在战争结束以后就来做顾问。
战争结束,没有升迁,原地踏步,说明上级对他的指挥能力不太认可。
相反的,朱可夫在诺门坎战役中的表现,就堪称出色。
暂且放下。
等人来了再说。
现在,还有一件要紧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