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燃情岁月

第1375章 寝食难安(2 / 2)

最新无错章节,就在 追更人【www.zhuigengren.com】

再一个,红星钢铁集团对外办很会办事,跟着领导来调研的干事无论大小都能得着一份小礼物。有可能是礼盒装指甲刀,也有可能是印着红星钢铁集团标志的笔记本。

有人说红星钢铁集团真不地道,就用指甲刀和笔记本考验干部?

哎!在这个年代,千万别小瞧了这些不起眼的小玩意,因为去别处还没有这个呢。

红星厂有自己的经济三产,生产的小商品种类非常多,制作礼品非常方便。

可真要送他们更加昂贵的东西,别说李学武作为秘书长不愿意惯着他们,就是真给了他们,或许他们也是不敢要的。

真放开手脚大吃大喝,还得是着重强调经济建设的那几年,全国经济都乱套了。

现在的形势虽然说比较严肃,可吏治是真的好,敢有伸爪子的,被抓到以后真有可能处以极刑,毕竟还是那谁当家呢不是。

红星钢铁集团会办事,送的都是一些印有集团礼品标注的小物件,即便真有人较真,拿到台面上来也说不出个什么厉害。

你总不能说他们收了一只指甲刀就犯错误了吧,那也太不拿豆包当干粮了。

有了面子,又有了里子,只要带队领导没有特别的指示,他们都会好好写的。

自古文人都是这副德行,当然这个群体里不乏有文天祥那样的楷模,可你又不得不承认其中大多数都是浑浑噩噩为主流正确鼓吹的号手,因为他们知道端的是谁的饭碗。

张松英并不是第一次接待如此级别的领导,国际饭店那边经常有大领导过去吃饭。

不过那个时候和现在相比还是两样,那个时候领导多半是休闲的状态,不会过问业务和工作。现在她是作为生产管理者接受领导的调研和检查,自然要提起十二分精神。

再一个,这也是她调来联合药业以后第一次正式场合见到李学武。是李学武推荐并安排她来的药业总公司,要是搞砸了,就等于打了李学武的脸,她才不想给他丢人呢。

所以杨瑜生此时看到的接待团队无论是整体素质还是精气神,都与以前有所不同。

从张松英这位药业总公司副总到车间主任,全都穿着干净整洁的车间工作服。

红星钢铁集团的机关干部早就实现了白加黑的工作服自由。而张松英带着管理团队反其道而行之,在迎接他们一行到生产车间调研检查时表现出来的气质就是专业。

“您这边请。”张松英在指导进车间的领导罩上白色卫生工作服以后,抬起手示意了车间生产入口门方向说,“下面将由我为大家介绍药品和化妆品项目的基本情况。”

不能说迎检团队有多么的标准化,可从一整套的流程上来看,杨瑜生作为药品和化妆品工业的外行都能听得津津有味,可见这般迎检话术和流程是合了部里领导心意的。

“药品和化妆品生产车间在食品公司。”杨瑜生回头看了一眼李怀德,又站在流水线前面对张松英提问道:“而组织结构又属于红星百草堂联合药业总公司对吧?”

“是这样的,领导。”张松英先是点头确认领导的问题,随后解释道:“红星百草堂联合药业总公司是集团销售总公司的二级分支机构,管理和生产实现了分区布局。”

她抬起双手比划着讲解道:“应集团对轻、重工业以及三产工业的发展规划,药品和化妆品生产可以与食品加工厂集成化管理,以节省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

“嗯,也就是说,食品药品总公司旗下的生产工厂承接了药业总公司的生产工作,对吧?”杨瑜生了然地点点头,问过一句后对李怀德讲道:“这是为了方便后期做结构化调整和生产资源整合吗?”

“也有其他原因。”李怀德回头看了一眼李学武,这才继续讲道:“食品药品总公司旗下拥有三家食品和药品加工厂,每一家工厂的股份联营情况都各不相同。”

他顿了一下,又继续讲道:“药业总公司这边又侧重百草堂等几个中医药品牌的运营与发展,同时深耕药妆对外贸易工作。”

李怀德在解释了两个公司的经营性质和发展方向以后,这才总结道:“未来集团有可能会对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生产、销售以及经营管理权限进行整合,但短时间内不会,还是要看具体的工业和经济发展情况。”

“看市场,是吧?”杨瑜生听出了他话里隐藏着的谨慎,点点头讲道:“你们有这份小心是对的,小心驶得万年船嘛。”

“这一点我们也在试探着前行。”李怀德指了指张松英讲道:“张松英同志在考察了欧洲其他药妆企业的经营情况后,结合国内的药妆以及港城药妆市场做了个分析。”

他点了点生产流水线介绍道:“港城的化妆品市场和药用市场是很活跃的。内地药妆市场虽然有所欠缺,但潜力十足。”

“我们有信心在相关的领域以中草药为核心,创造出一条附加价值经营的道路。”

“嗯,小心要有,魄力也要有。”杨瑜生表情很是认真地看着生产车间里流水线上忙碌的身影讲道:“每个时代都需要乘风破浪的勇气,相信你们也不缺少沉着稳定发展的自信,这一点我和部里都是放心的。”

“谢谢您的肯定与支持。”

李怀德微笑着讲道:“集团今年还是以稳扎稳打,攻守兼备为主要经营策略。”

“业务发展缓慢,就是要用政策来刺激和扶持,业务发展迅速,就是要用政策来调节和冷却。”杨瑜生点了点李怀德,讲道:“你们集团在过去两年可谓是遍地开花,从传统钢铁企业迅速蔓延到了其他工业领域。说实在的,部里也为你们捏了一把汗啊。”

“年前部里开会还在讨论今年的工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工作,有人提出你们集团发展的太快了,怕是要翻车,得踩一踩刹车。”

他这会儿笑着讲道:“现在我算是放心了,杜主任当时就有讲,你们集团悍将很多,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从去年开始就有序列和意识地降低新项目的建设速度。”

“主要还是经济和管理压力。”李怀德经过敲打也学会了谦虚谨慎,轻易不会吹牛哔了。就算是想吹,也得多拐几道弯。

他态度非常坦然地讲道:“我们主动放缓新项目投建,积压和回流资金,主要还是为了固本培元,加快重点项目的建设和使用。”

“其次就是您刚刚提到的市场反馈情况。”李怀德想了想李学武给他说过的话术,这才继续讲道:“目前几个重点三产工业产品还处于市场培养阶段,尚不成熟。”

“已经很好了——”

杨瑜生难得听李怀德谦逊,还能说出这番具有真知灼见的经济建设理论,心里已经十分满意了。

就算这些理论和经验不是李怀德总结出来的,也足以看得出红星钢铁集团还是拥有战斗力,班子内部还是很团结的。

他背着手观察了流水线上洗发液的生产过程,嘴里似是无意地讲道:“比较系统内其他企业,你们集团还真就抓住了团结的本质,拧成一股绳,有如此成绩不足为奇。”

李怀德眉毛一挑,已经理解了领导话里的深层含义,不由得回头看了几位陪同调研的集团班子成员,心里还在琢磨着这句话。

当天下午,杨瑜生副主任在集团会议室主持了工业调研座谈会。

首先听取了集团几位主管工业和经济工作负责人的汇报,并在随后的讲话中充分肯定了红星钢铁集团的发展成绩以及工作思想,同时也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性。

他在讲话中指出,新的工业和经济建设指导文件下发以后,工业系统各单位、企业积极响应号召……他要求集团管委会要充分发挥团结合作,开拓创新的企业发展精神。

在座谈会的最后,杨瑜生副主任也强调了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珍惜机遇,团结奋进的希望和号召。

集团管委会主任李怀德做表态发言。

调研结束后,工业报发文高度评价了红星钢铁集团在过去三年的变革之路,详细介绍了集团在思想、生产、技术、管理等方向所取得的卓越成绩,并提出了表扬和肯定。

随后,集团秘书长李学武在集团所属联合工业报撰文,细数过去三年红星钢铁集团的发展脉络,并代表集团表态,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抓变革、促生产,铸就钢铁经济。

至此,集团上下各单位、部门开始学习两篇文章,研究和讨论新时期的工作发展思路。

同时,别有用心之人也都销声匿迹,不敢再对集团的发展方向说三道四,更不敢再讨论集团领导班子分工和负责的工作。

一九六九年一月二十日,星期一。

红星钢铁集团管委会正式发布任职通知,集团秘书长李学武同志将担任辽东工业管理小组组长职务,兼任钢城冶金厂管委会主任、厂长职务。

原辽东工业管理小组组长、钢城冶金厂管委会主任、厂长董文学同志回京,另有任用。

有消息称,集团管委会已经开会研究讨论决定,回京后的董文学副主任将主管技术发展和亮马河生态工业区建设、管理工作。

不管风云如何变幻,董副主任回京已成定局,集团秘书长李学武主政集团辽东工业的时代正式开始,剩下的都交给时间。

随着通报一同有消息传来,秘书长将主持今年的年终工作大会,并会做工作报告。

这意味着什么?

或许集团机关普通职工感受不到什么影响,也不一地清楚本质和根由。

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心里能想到的只有四个字:尘埃落定。

没错,他们能想到的只有这个。

秘书长去往钢城的道路已经被扫清了,在京的影响力已经根深蒂固。

而董副主任也在集团前段时间的非常时期,果断而快速地出手,清除了不良隐患。

现在双方只等着集团做进一步工作交接的准备和部署,同时将手里的工作进行整理和备份,以便于集团交接小组的后续工作。

其实两人工作交接主要还是在钢城,集团这边李学武并没有卸任秘书长职务。

秘书长的部分工作和职责已经交给副秘书长卜清芳来辅助执行和决定。

但一支笔的权利没有交接,李学武每个月都需要回京参加会议,处理秘书长所需要负责的重要工作。

副秘书长卜清芳也早就讲过,紧要工作会通过电话、电讯等形式进行沟通。

需要签字的,也会以邮寄或者通过机要秘书来完成署名意见。

两人工作早有默契,配合起来自然不用担心。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你好像胖了——”

韩殊仔细打量了顾宁,而后微微挑眉,凑近了轻声问道:“是不是有了?”

“没有——”顾宁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抬起手摸了摸自己的脸,小声解释道:“也不知道咋回事,好像能吃能睡了。”

“你可别不当回事。”韩殊认真地提醒道:“你这工作性质本来就很特殊,要是一个不注意,后悔都来不及。”

“嗯,我知道。”顾宁点点头,解释道:“前几天来身上了,应该不是的。”

“你自己就是大夫,这个还用别人提醒你?”韩殊盯着她的眼睛讲道:“再说了,你也不是第一次怀孕,注意点没有坏处。”

“嗯,我知道了。”顾宁放下的手不由得又放在了肚子上,好像里面有啥了似的。

李学武从二楼下来,身后还跟着三个小啷当,一个个的跟小球球似的。

除了李姝和李宁之外,走在最后面的是他的小师弟董梦元。

这小子前几年看他还没有太胖的感觉,这两年就跟充气了似的,胖成了大肉球。

上一年级的他本就对学习环境有所陌生,再加上身体的原因,在同学眼里成了肥猪一般,表现的有些内向和自卑。

其实这个年代对肥胖是一种憧憬和羡慕的情绪,因为只有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才能吃胖,肚子都填不饱,谁敢说自己能吃胖了。

只是到什么时候,羡慕、嫉妒发展下来都会成为恨,孩子之间尤为明显。

家庭条件不好的,看他吃的如此胖,自然有闲话说出来,无非就是说他像头猪。

李学武确实挺喜欢胖孩子的,这个时候胖并不等于长大了也会胖。

说白了,董梦元的胖都要怪韩殊,董文学不在家,她又有工作忙,不敢放儿子出去乱跑,老是带他在家里看书学习。

你想吧,这孩子要是不跑不跳,再加上吃得好,还不成了胖球球。

“妈,我饿了——”

果然,董梦元还没从楼梯上下来呢,嘴里便喊着饿了。

李学武好笑地回手给了他一个脑瓜崩,道:“你不是刚在楼上吃了半盒子饼干嘛!”

“饼干是零食——”

董梦元有点怕这个师哥,绕开他跑向了沙发那边。

小时候看师哥还很亲切,只是他爸爸去外地工作以后,师哥来家里的次数少了。

就算是来也仅仅是送一些物资,极少进门,每次都是匆匆忙忙的样子。

无错乱更新快,收藏不迷路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