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第1445章 老三出事了(2 / 2)

最新无错章节,就在 追更人【www.zhuigengren.com】

京城这边也能照办,比如说将处理厂放在亮马河工业区。

这能做到吗?

做不到,因为亮马河生态工业区拥有自己的废物处理厂,更不可能允许工业区内有垃圾处理站。

所以沈国栋一边跑手续,也在物色符合条件需要的地皮。

他说要负责回收站的业务,就是项目的全部。

他说顺风商贸在京城的业务,就是负责京城分公司的意思。

“周姐还是负责钢城以及东北其他城市的经销运营工作。”沈国栋看向李学武解释道:“这包括吉城和冰城的业务。”

“可以,我没什么意见。”

李学武见他要征求自己的意见,便点头同意了。

这里面牵扯到了西琳,毕竟是项目创建之初去吉城打天下的“老同志”了,要用周亚梅统管东北业务,总得想想西琳的感受。

李学武却想的更多,吉城的业务基本上就这样了,西琳继续留在那边的意义已经不大,是时候挪一挪位置了。

只是这个时候还没有想好怎么调整,要动西琳就不能只挪动她一个,还会有一连串的反应。

“吴老师的意见是杨召负责津门的工作,她负责统筹协调。”

沈国栋看了一眼吴淑萍和于丽,这才对李学武讲了这些。

看吴淑萍是因为这些意见由他代为讲出,看于丽是因为此前统筹协调的工作是她负责的。

“杨召负责津门的业务没有问题,你是怎么想的?”

李学武看向吴淑萍问道:“是建筑总公司的工作太忙了?”

刚刚讨论了回收站、东风船务以及顺风商贸,其实李学武控制的企业还有一家,那就是东风建筑。

东风建筑在去年完成了管理人员的更迭变换,包括股东都进行了变更,窦耀祖自动出局了。

这还是李学武看在往昔的情分上给他几分面子,否则这种阳奉阴违、吃里扒外的行为他早就火了。

最开始他真没想介入到建筑行业,因为他根本不懂行。

是窦耀祖看中了他的影响力,需要红星厂的业务来生存,非要进行股份合作,这才有了李学武的指点和照顾。

但到了后来,窦耀祖执迷不悟,觊觎身份之外的东西,贪心所带来的反噬差点要了他的老命。

李学武没有警告他什么,是他自己看明白了,选择了急流勇退。

现在这摊子已经完成了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上的基本变革。

尤其是吴淑萍接手相关业务以后,更是对东风建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和调整。

按照李学武交代的,将此前从建筑学校招来的已经实现两年以上的年轻人放在管理岗位上锻炼。

这是李学武几次叮嘱窦耀祖他都没认真执行的举措。

东风建筑在窦耀祖当家的时期,没少安排家族子弟任职。

更有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仗着有几分工程手艺对项目指手画脚。

吴淑萍才不管他们是谁,一把尺卡着,谁行谁留下,不行就滚蛋。

有人不服气,见窦耀祖闭门不出,就去李怀德那里告状。

如果是窦耀祖去找老李,老李或许还会利用他算计李学武一把。

只是这些小虾米他哪里看得上,叫刘斌撵了出去。

李怀德如此态度,这些人心凉透了,联合建筑这边更是不管他们。

所以接手东风建筑,担任联合建筑副总以后,吴淑萍威严的一面展露无疑。

以前她在讲台上都没有这么严肃过,只是坐在办公室当领导,自需要足够多的威严来维持领导形象。

“我想整顿一下东风建筑,看看有没有可能做点什么。”

吴淑萍坦然地讲道:“这几年京城和津门的建筑行业发展还是很快的,尤其是个人住宅业务。”

“建筑是一个养人的行业,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

她或许是想到了自己以前的遭遇,那些年轻人的乖张狠厉。

还是有教师的责任担当,她希望这一代年轻人有所为有作为。

城市的年轻人去农村锻炼学习她也很支持,但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年轻人去农村蹉跎时间就有点可惜了。

真能从事建筑行业,不比去农村开荒种地强?

不要瞧不起建筑行业,这年月城市的建筑工作是由谁来完成的?

当然,不否认房屋管理局等住建管理部门拥有自己的建筑队,城市也有自己的建筑公司。

但是!农村的建筑队也是城市建设的一份子,从建国后就有了。

每到农闲时节,临近城市的农村便会以合作小组的形式组成劳动队,背着行李卷去城里找活干。

这些农民往往成群结队,不会单独干某一个工程。

而城市居民也知道在哪个时节能雇佣到劳动队,毕竟是要比建筑公司和城市建筑队便宜的。

吴淑萍想的是,农村人都能来城里找到工作,那城里的年轻人又何必去农村找活干呢。

想要帮助更多年轻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稀释东风建筑原有的工人来源结构,提升建筑工程队的基础文化水平。

建筑行业大有可为,更需要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轻人加入进来。

大的工程联合建筑能承保,小的工程就可以分包给东风建筑。

有吴淑萍在,有能折腾的联合建筑在,东风建筑绝对不缺工程做。

李学武能理解她的想法,认真思考过后便点头同意了。

“协调的业务还是由于丽负责,吴老师负责东风建筑。”

他看向两人强调道:“目前咱们所面临的分工问题充分体现了人才培养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没有后备人才做支撑,咱们工作到退休也还是这个规模。”

李学武最后做了总结,道:“不要仅仅局限于那十三个小子,谁手里有可造之才都可以悉心培养,考察合格就可以重用。”

“作为红星钢铁集团的重要经销单位,咱们能保证充分的业务和生存条件,但也需要危机意识。”

他看向众人强调道:“任何市场都有天然的淘汰机制,如果不能做到更好,更有准备,那明天将要面临淘汰的就是咱们了。”

——

“是出了什么问题?”

俱乐部于丽的办公室,李学武看向沈国栋和于丽问了一句。

两人在会议的最后给他示意,还有话要谈,这才来了办公室。

其实到今天,周亚梅也好,吴淑萍也罢,都是一条船上的人了。

周亚梅母子都还指着他生活,吴淑萍更是如此。

只是于丽和沈国栋毕竟不同,一个是推心置腹,一个是盟兄弟。

他们说有话要谈,那李学武断定是出了什么问题。

而且问题一定不小,否则也不需要两人找他一起说了。

“还是你来说吧。”于丽看了沈国栋一眼,讲道:“毕竟是你先收到的消息。”

“这么为难吗?”李学武看了看两人,找了椅子坐下。

“是奉城传来的消息。”沈国栋汇报道:“席永忠失踪了。”

“老三?”李学武微微皱眉道:“失踪是什么意思?”

“就在昨天,赵德柱安排他去联系业务,人在路上失踪了。”

沈国栋也是肃着一张脸讲道:“现在周常利和赵德柱也在发动关系找人,要确定他是怎么失踪的。”

“你们的意思是——”

李学武看了看两人,刚刚会议上都没有讲,那是怀疑什么了。

“我们没别的意思,就是防范于未然。”

周常利和于丽对视了一眼,谨慎地讲道:“这些小子知道太多咱们的业务了,虽然不涉及到核心,但要出了问题就……”

“先找到人再说。”

李学武皱眉讲道:“不要假设怀疑,这是对信任最凶狠的瓦解。”

“这条消息明发,要求奉城的经销关系全力找到席永忠。”

他严肃地讲道:“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这就是我的底线。”

“明白,我这就去交代。”

于丽点头讲道:“周常利和赵德柱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不用你帮他们解释。”

李学武手指敲了敲桌面,看向沈国栋讲道:“你去跟三舅说一声,你们俩今天就去奉城。”

“于丽,你给吉城发消息,让葛林带着人去奉城支援。”

他微微眯起眼睛讲道:“谁不告而别我都不相信席永忠会走。”

老大霍永芳,老二孟永祥,老三席永忠,这是李学武第一批启用的十三太保,出来做事的时间最长。

在回收站生活的那段时间就不说了,吃饱穿暖管学习,等到启用他们的时候,就已经给开工资了。

这个年代,不谈席永忠老实本分的性格,就是工作条件和生存环境也不至于让他不告而别啊。

以他们在回收站体系的成长条件,外人需要拿出多少利益才能收买他们,还只是做事的人员。

李学武心里也有两个猜测,一个是席永忠出事了,另一个便是有人挟持了他,想要知道些什么。

席永忠必须找到,无论他出了什么事都是李学武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让沈国栋和闻三儿去奉城,就是要保证席永忠不会说错话,办错事,让葛林带着人去奉城就是保证他出了事,第一时间有人去处理。

真有人敢动回收站的人,李学武不介意让本地换一批地头蛇。

“二爷那边还没有说。”

见于丽出去打电话,沈国栋轻声对李学武解释道:“前段时间老说腰疼,让他去医院检查也不去,还是去你家让李叔给瞧了瞧。”

“李叔说他老了,得多休养,不能过度劳累。”

“什么毛病?我爸说了吗?”

李学武皱眉问道:“这次回来他没跟我说啊。”

“陈年旧疾,只能调养。”

沈国栋解释道:“年轻时能忍受家破人亡不疯不死就已经很难得了,想要身体还好那是不可能的。”

“我现在担心讲了这件事他会遭不住,毕竟年龄大了。”

“那就等找到人再说。”

李学武点了点头问道:“小子们年龄也足够大了吧?”

“最小的都十八了。”沈国栋解释道:“最小的朱永佟在给周姐开车,基本上都在做事。”

“嗯,这一次吧,加加担子。”李学武皱眉思考着,好半晌才讲道:“总得给他们个机会。”

“嗯,我知道了。”

沈国栋听见这话眉头皱的很深,不是反对武哥的意见,而是从武哥的话语中听出了不详的意味。

连武哥都对席永忠的状况缺乏信心,那说明老三真的出事了。

席永忠如果在奉城出事,那留给回收站的不是一道简答题,而是一道选择题。

以武哥的脾气,绝对不会善罢甘休,查得清状况还好说,就算是报复也有的放矢。

如果查不清,那迁怒之下,顺藤摸瓜,所有与席永忠出事前有关系的人都会被定点清除。

你想吧,刚刚武哥说了让谁去处理这件事。

如果是他和三舅去奉城处理这件事,还不会下死手。

是吉城的葛林带人来支援,这就说明武哥动了真怒。

葛林是谁?

当初随着武哥一起回京的狠人,听说是什么大篷车里长大的狼,在吉城做的事足以震慑山里人。

葛林今年也才十八岁,同西琳悄悄办了婚礼,一直在吉城帮助西琳管理回收站的业务。

面上的工作都是西琳在打理,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个大个子。

只有真正要动手的时候,才会有人发现他的凶狠。

奉城,到底发生了什么?——

“本来还想同你说说于喆的事,现在没有心情了。”

李学武交代沈国栋去做事,找闻三儿买今天最早的车票去奉城。

他则坐在于丽的办公室内思考着什么。

直到于丽推开门走了进来,他这才回过神说道:“我已经跟他谈过了,你多盯着他点。”

“你这是要去哪?”

于丽见他起身,忙问道:“都到了中午饭时间了,吃了再走呗?”

“不了,我去打几个电话。”

李学武拿起桌上的笔记本示意了门外,对于丽讲道:“这边不方便,回家打。”

“也不差这点工夫了。”

于丽是有点想他了,这么长时间没见,哪怕是聊聊天呢。

如果没有席永忠这回事,他一定会留下同她聊一聊。

他最喜欢的花厅经过一年的修缮,已经有了花满园的势头。

只是茶座依旧在,好花依然开,欣赏美丽和品茶的人没时间回来坐坐了,难免有诸多遗憾。

“先做事,下个月我再回来。”李学武边往外走边说道:“我不信任周常利和赵老四。”

“我知道,我也在怀疑。”

于丽走在他后面一起出了门,又追了两步一起走。

“但我也怀疑两人有没有这份胆量敢暗算席永忠。”

“如果是推波助澜呢?”

李学武扭头看了她一眼,问道:“你觉得有没有这种可能,他们明明知道有人要害席永忠,却装作不知道。”

“这个……我也不知道。”

于丽看着他讲道:“你刚刚不是说,假设伤人最深嘛。”

“这只是一种准备和防备,跟怀疑和假设没有关系。”

李学武有些怅然的走着,嘴里讲道:“这个时间我最不希望出什么事,可事情还是找上门了。”

“你是说海上马车夫计划?”

于丽自然了解这个项目,她心里早就在猜测了,只是这会儿才说。

在没见到李学武之前,她是不会轻易讲这些的,但她有理由这么想。

李文彪主持的在东北搞零部件进口,搞电子电器出口,就船舶一项他得得罪多少人。

尤其是在奉城,李学武今年上半年还在同闻三儿讲,要尽快踢掉那些黑市残余力量,建设销售网络。

最近周常利和赵老四一直都在忙这个,是要将地方的关系理顺。

李学武其实看不上他们的行动和思路,但他更想培养两人的水平。

现在水平没提升,倒把事情搞砸了。

“如果真是马车夫计划出了问题,那就让他们的船永远留在大海上吧。”

无错乱更新快,收藏不迷路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