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规蹈矩能叫重生吗?

第213章 211品牌方和淘宝店(2 / 2)

最新无错章节,就在 追更人【www.zhuigengren.com】

跳舞时穿的裙子,搭配的帽子,包包,鞋子,甚至各种各样的配饰.

隔三差五就会有品牌方联系公司,或者联系斗鱼平台的商务人员,想要和杜佳诺聊聊合作,结个善缘。有商家找主播打广告,听起来平平无奇。

可说到底,它拥有着里程碑般的意义。

意味着周明远一手建立的解忧传媒沉淀了这么长时间,正式拥有了开启另外一条事业线的资本。

刚刚萌芽的直播行业,包括主播和平台在内,很多人除了等待大哥打赏之外,少有人摸清正确的变现方式。

流量等于真金白银这档子事,还没有成为共识,深入人心。

这是一个纯粹的时代,黑红还不算红,扮丑是真的丑。

少有网红处心积虑搞噱头吸引流量,也没有谁一夜爆红后转身开直播潇洒带货。

他们不懂,所以不够重视。

不够重视,所以被后起之秀的短视频平台弯道超车,只能看着对方一骑绝尘的尾气望洋兴叹。

把名气变成金钱,直播电商带货,一统江山的成熟打法,已经成了后世财富自由的公开密码。

而现在,抓住把名气变现的机会,就成了直通金山的车票。

“也许以后某一天,你再也不需要自己买衣服了。”

周明远笑着说道。

“哈?”

杜佳诺一怔,很快理解了周明远的言下之意。

“你是说从头到脚都有人赞助,或者是我们自己开店?”

认知决定格局,格局决定命运。

正式走进新的圈子之后,杜佳诺见过了更大的世界,看到了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

用《中国新闻周刊》上个月最新一篇报道的内容来概括。

【网红的商业价值,已经不只“看脸”这么简单。】

【她们并不只是躲在相机和美图软件背后负责颜值的模特,一套商业逻辑正在将网红经济打造成完整的产业链。】

【网红孵化公司对网红的包装,其经营理念是将网红变成一个微型电商、一个微型品牌。】

产业链这三个字,杜佳诺已经在很多同行身上见识过了。

比如直播间有流量的游戏主播,很多人会去淘宝开个网店,将粉丝变为顾客。

其实这是多数网红的赚钱方式,将粉丝转化为消费者,将流量变现。

早在和贺敏两人拜访江城MCN公司同行的时候,老板们就曾经跟她介绍过一组数据。

如果有5%的粉丝转化为消费者,网红就能盈利。

而在国内,一般网红粉丝中10%的人群都能转化为消费者。

顶尖网红粉丝的转化率甚至高达20%。

这意味着,只要是粘性足够,很多人都能在流量变现的过程中牟取暴利。

如果足够有规划、有人脉,再加上有足够的启动资金,当然可以选择自己开店。

目前淘宝上的网红店铺数量已经超过1000家,而淘宝女装营业额的前几名,也不乏网红店铺的身影。

当网红接上变现渠道,她们的能量丝毫不亚于一个小型的创业公司。

“开店目前来看还有点难度。”

“因为电商这一关,流量入口只是一方面,还要招一批合适的专业人才。”

“比如你带货,入口说到底还是通过直播。”

周明远停顿一下,继续说道。

“直播场控,直播运营,直播选品,脚本策划都要把工作人员配齐。”

回忆起前世朋友们分享的经验,周明远在女孩背上画来画去,自己理清着思路。

“要是真的搞,就得一炮打响,保证ROI业内无敌才行。”

“还是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先接推广吧,不要太着急。”

周明远指尖打了个圈,补充道。

“一是看看效果,二是验证一下你的粉丝粘性,如果拉数据之后的转化率够好,我们再去讨论下一步。”

“下一步?”

杜佳诺眨了眨眼睛。

“下一步就是正式立项。”

“公司拿着数据,对接合作方,联系供应链,筹备开自己的淘宝店。”

周明远环着她的手紧了紧,语气带着几分不经意,却又满是自信。

“哇真的呀?”

杜佳诺转过身子,眸子间满是星星眼,对未来憧憬极了。

直播赚钱没错,可相比那些大网红的淘宝店还差了点。

那简直是印钞机!

她很早就在微博上看到过,据说王公子的某位前女友,在分手后狠狠营销了一把,光是她所经营的服装淘宝店,年交易额就高达2亿多元。

斗鱼商务相关负责人还跟她透露过,2014年她纯利润几乎能摸到九位数的门槛。

这可是九位数啊!

“这东西哪有假的?”

周明远笑了笑:“签你的时候就规划过了。”

相比后世直播带货一键跳转,无缝衔接的成熟体系,现在无论是斗鱼平台还是观众都稍显青涩,对带货的接受程度还有待测试。

他在确定投资开淘宝店之前,一定要有先期产品测试,以直播转化率作为创业的数据驱动。

作为前世从流量时代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周明远永远对流量保持尊重和谨慎。

即使重生后的成功几乎是板上钉钉,很多东西依然刻在了他的骨子里。

比如横亘在记忆里的A-B测试,数据驱动,小步快跑迅速迭代等打法,这些都是被无数个行业验证过的真理。

真理越辩越明。

而且,周明远是过来人。

他知道,流量变现的核心,也就是网红化身销售,货品能不能卖得出去,重中之重在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主播独一无二的个人魅力。

比如某个新东方教师,主业摇摇欲坠濒临黄摊子。

找住机会,却摇身一变成了出口成章的头牌大主播,卖什么都有人买单。

这就是极致个人魅力的展现。

另一方面,是符合调性的优质选品。

不光是平台调性,还有主播调性。

这一点倒也不难理解。

很多人没有成名之前,最好不要跨种类,选择一些贴近自己直播类型的产品,比较容易让粉丝接受。

比如颜值主播搞搞美妆护肤,乡村主播带点农产品,游戏主播推广页游之类的。

自己播的就是这个类型,带货自然有更强的说服力。

当然,拥有顶级影响力的知名主播,可以不用划在这个范畴内。

自带流量和名气的大明星,无论卖什么产品,都有着一批忠实粉丝愿意无条件买单。

无错乱更新快,收藏不迷路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