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钰笑道:“不错,你的这个想法很务实,特殊时期就要采用特殊之法。”
  “不只是官吏的俸禄可以用职田制度撑过去,军饷也一样。”
  朱标心中一动,说道:“府兵制?”
  马钰颔首道:“对,府兵制。”
  “现在大明地多人少,有足够的土地来搞府兵制。”
  “尤其是北方人烟稀少,之前我们商议的是搞人口迁徙,平衡两地人口。”
  “但大批量迁徙百姓,必然会引起反弹。”
  “搞府兵制就能避免许多麻烦。”
  “把南方籍的士兵家属迁徙到北方,朝廷给他们分配土地定居。”
  “府兵自备军械粮草,朝廷可不废一粒粮养活百万大军。”
  “贞观年间国库岁入三百多万贯钱粮,朝廷还能有结余,多赖职田和府兵制度。”
  “而且府兵的战斗力,纵观整个历史都是排在前三的。”
  “大明想要开创更大的功业,以后仗还有的打,搞府兵制可以说一举多得。”
  府兵战斗力远超募兵,原因很简单。
  府兵是当兵的时候,一次性分配几百亩地。
  地到手子子孙孙都有了保障,就算第二天战死也没关系。
  这就意味著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说的残酷一点,府兵制就相当于是用一定数量的土地,一次性买断士兵的生命。
  在当兵那天就说好了的。
  报名当府兵,就意味著接受了这个交易。
  至于会不会有人报名,这根本就不用怀疑。
  朝廷要真说当兵就分几百亩地,报名的队伍能从北极排到南极。
  永远不要怀疑土地在华夏人心目中的地位。
  所以在当兵那天开始,大家就做好了死的心准备。
  而且他们还可以通过军功获得升迁,乃至获得爵位封赏,改变家族命运。
  因此他们比较遵守军法军纪,也敢打敢战敢死,往往能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
  唐朝鼎盛时期,府兵几百人就敢向几千几万敌军发起冲锋,关键还能打赢。
  但是等到府兵制崩坏,唐朝开始搞募兵制,战斗力就拉胯了。
  唐德宗时期,甚至出现了唐军和藩镇兵演戏,骗取朝廷粮饷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募兵是按月吃饷的。
  死了就死了,啥都没有了。
  所以大家都比较惜命。
  说的直白点,一个月几升米拚什命啊。
  战斗力自然就高不到哪去。
  所以在明初搞府兵制,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但府兵制最多维持五十年,甚至在二三十年后,就要有计划的往募兵制转变。”
  “绝对不能等到府兵制彻底崩溃才想著去改。”
  朱标连连点头:“有三十年足够了。”
  “先用府兵制,既缓解朝廷财政压力,又有助于调整人口布局。”
  “等过上三十年,人口增长上来,就搞府募结合。”
  “募兵镇守各地维持内部稳定,或者去重要城镇负责防守工作,府兵则主要负责进攻。”
  “然后慢慢的将府兵淘汰,全部替换成募兵。”
  “职田制度也可以照此办理,先用职田缓解财政压力。”
  “过上二三十年,经济繁荣朝廷财政富裕之后,就以京畿为中心逐渐废除职田,改为发放钱粮。”
  马钰赞道:“殿下英明。”
  能这快就琢磨透其中的门道,朱标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确实很强。
  “不过废除职田之事没那简单,还需从长计议。”
  朱标点点头表示明白。
  大明的疆域将会非常广阔,俸禄的发放会变得非常复杂。
  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及时把俸禄发放到官吏手中。
  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朝廷就算有再多钱也没用,职田制度就没办法真正废除。
  但这个问题要怎解决……
  马钰笑道:“殿下没事儿的时候,可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朱标顿时就知道,马钰已经有了想法。
  不过他既然这说了,就意味著并不想现在就揭晓答案。
  所以也就没有在再追问,而是说道:
  “好,回去我会仔细思考这个问题,希望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马钰点点头,又想起另外一个问题,于是说道:
  “劝一下你爹,给官吏们提高一下俸禄吧。”
  朱标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他会聊到这个话题:
  “现在官吏的俸禄很低吗?没听人说过啊。”
  马钰叹道:“就你爹那脾气,谁敢说?”
  “就这说吧,你爹给官吏发的俸禄,只够吃饭的。”
  朱标挠了挠头:“这还不够吗?”
  马钰非常无语,这孩子被他爹给带坏了: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这句话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解释,仓廪实人们就必然会追求礼仪,衣食足就会更加在乎荣辱感。”
  “官吏们吃饱穿暖了,就必然会有一些额外的追求。”
  “比如琴棋书画,比如访谈会友,比如人情往来,这是人性无法避免的。”
  “尤其是人情往来,对官吏来说有多重要我就不说了。”
  朱标点头表示理解,别说是官吏,就算是普通人也同样需要人情往来。
  不论是别的爱好还是人情往来,都需要钱。
  想到这,他已经明白马钰为什说官吏俸禄低了。
  确实很低,低到了只能温饱,别的压根就不用想。
  可是官吏又需要人情往来,怎办?
  答案很简单,贪。
  这时马钰又说道:“提高俸禄没办法杜绝贪腐,但可以让清官过的更好。”
  “我们不能让清官流血又流泪。”
  原本世界,洪武年间有个叫曾秉正的官吏,任职期间清廉自守且能力也很出众。
  朱元璋非常欣赏他,准备提拔他来中央任职。
  然而他因为太清廉,以至于连赴京的路费都没有。
  可他又不能说自己俸禄太低没路费,那就等同于非议君主。
  所以他只能委婉的表示,自己想在地方任职。
  被拒绝的朱元璋很生气,既然不想来京城任职那你就别干了。
  于是就把他给罢免了。
  曾秉正也没解释,就收拾行李准备回老家。
  然而仔细一算,回家的盘缠都不够,只能把四岁的女儿卖了凑路费。
  朱元璋得知后大怒,你这不是打我的脸吗?
  于是将曾秉正给杀了。
  曾秉正卖女儿肯定不对,但明朝的俸禄有多低可见一斑。
  真就是,在大明朝当清官得做好饿死的准备。
  马钰自然不希望此类事情重演,既然提起了俸禄的事情,那就顺便一块解决了吧。
  “而且俸禄太低,官吏也有了贪腐的借口。”
  “提高俸禄,他们再贪腐朝廷处置他们就更站得住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