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应该我来说,我听过胖东来的经营模式,余总愿意把六成利润分给员工,这在国内的可不多见。”
陈延森握住余东来的右手,笑着寒暄道。
“六成也不多,按营收占比算,其实也就12%到15%,沃尔玛是5%到7%,钱嘛,够花就好!”
余东来咧嘴一笑,摆了摆手道。
“余总嫌钱扎手?”陈延森戏谑地打趣道。
“陈总不是也一样吗?给筷跑的外卖员交社保、发底薪,除了补充医疗保险、第三者责任险外,还有季度奖金、冲单奖励,咱也很好奇,筷跑到底能赚钱吗?”
余东来反问道。
“钱嘛,够花就好!”陈延森把余东来刚刚说的话,又还给了对方。
两人相视一笑。
宋允澄站在一旁,好奇打量着余东来。
刚才在路上,陈延森介绍过胖东来的经营模式,在得知一家四线城市的超市售货员,每个月竟有六千多的税前收入后,顿时就震惊了。
2013年,自媒体还没迎来真正的爆发期,胖东来的名气多半局限在许州本地,换个城市,十个人里倒有九个听都没听过。
要知道,庐州作为徽安的省会,像永辉这样的连锁超市,普通员工的工资顶多也就三四千。
“这位是拼呗大客户招商部的宋允澄宋总。”
待寒暄结束,陈延森指着宋允澄介绍道。
“宋总,幸会!”余东来笑着说道。
“余总,您好。”宋允澄礼貌回应道,两人象征性地交换了名片。
“陈总,咱们先吃饭,参观的事下午再说。”
余东来抬腕看了眼表,提议道:“眼下都快十二点了,再聊下去,怕是要让你们饿着肚子逛超市了。”
陈延森应道:“那就听余总的安排,正好我也想尝尝许州的本地菜,据说胖东来自己的食堂就很有特色?”
“那可不行。”余东来拉着陈延森的胳膊,抬手指向斜对面的一块招牌道:“豫鼎轩,味道绝对正,陈总难得来一次许州,要是让别人知道,我拿食堂招待你,还不得背后骂我是小气鬼?”
两人边走边聊。
余东来确实对筷跑能否赚钱感到好奇,在他看来,筷跑外卖员的成本太高了,而筷跑外卖的入驻店铺,大概有一半都是免运费,三成运费在3到5元,剩下两成的运费在6到10元。
他估算过成本,以筷跑的商家扣点标准,即便再加上各类营销工具、付费广告等收入,扣除运营支出后,也很难盈利。
“我从来不做亏本买卖,具体利润率不方便跟余总透露,但筷跑外卖并非单一业务,高频消费场景能为团购、买菜业务带来额外的订单增量。”
陈延森不急不慢地解释。
此时的余东来,对电商行业的了解并不多。
他听着“高频消费场景”、“订单增量”这些词,眉头微微蹙起,尝试用自己的逻辑方式去理解。
说白了,跟商超的商品运营异曲同工,比如蔬菜品类不赚钱,当成引流商品,用鸡鱼肉蛋品类来拉毛利率。
或者食品保持低毛利,用烟酒、化妆品和黄金珠宝来赚钱。
低价引流,靠高毛利品类盈利,这是他做了半辈子超市摸透的道理。
余东来心里豁然开朗,陈延森说的“非单一业务”,本质上和他在货架间排兵布阵是一个路数。
只不过他用的是白菜和猪肉的价差,陈延森玩的是外卖订单和团购流量的转化。
想到这里,他笑着复述了一遍自己的思路。
“以余总的水平,要是进军电商行业,想来成就也不低。”陈延森夸赞道。
“陈总就爱开玩笑,我哪干得了这个。”
余东来笑得很高兴,眼里的笑意都快漫了出来,嘴角怎么压都压不住。
毕竟是全球首富的认可,哪怕知道是场面上的话,心里也像揣了块暖烘烘的炭火。
十分钟后,两人坐进了包厢,继续聊着近几年商业环境的变化,以及商超行业里的弯弯绕绕。
陈延森听得多、说得少。
余东来憋了半天,酒过三巡后,他就再也忍不住了,正色问道:“陈总特意来一趟许州,总不能是来听俺老余扯淡吧?”
“余总直爽,毫不保留地告诉我商超生意的门道,我当然也不好藏着掖着,我打算涉足超市生意,只做自营,在模式上借鉴胖东来,同样可以把毛利的60%作为员工薪资。”
陈延森放下酒杯,非常坦荡地承认道。
“借鉴?没问题!如果陈总前期缺管理人员,我也可以代你培训。”
余东来爽快地答应下来。
丝毫没有因为陈延森要借鉴胖东来模式而心生恼意,更没打算因此翻脸。
在他看来,做超市的核心从来不是那些细枝末节,而是成本控制、供应链效率和规模效应。
以陈延森手握的商户资源、物流网络和农产地渠道,搞定这些根本不在话下。
对方说是“请教”,可凭陈延森的身份,什么样的管理人才招不到?
至于提高员工待遇、降低管理成本,他对陈延森更是有信心。
这家伙给员工的待遇福利,可不比胖东来差。
听说橙子手机工厂的一线操作工,收入普遍在七八千,多的甚至能上万。
“余总,若是我想全资收购胖东来呢?”陈延森看向余东来,缓缓开口。
以胖东来当前的价值,他出30亿都算溢价。
一旦收购成功,便能以其为根基,提炼出模式核心,再复制推广到全国。
果然如此!
余东来心想:他就知道,陈延森突然登门,绝对有目的。
实际上,陈延森在动身之前,考虑过多个候选人,比如亰东O2O事业部总裁侯毅、宝洁大华区总裁林晓海、霍尼韦尔战略发展总监朱静晓等等。
这些人要么是行业里响当当的操盘手,要么是手握跨国资源的管理精英,论专业度,个个都能独当一面。
可在反复掂量后,陈延森还是把余东来放在了第一顺位。
倒不是觉得那些行业精英不如余东来,而是他需要的人选,核心就在于能帮他老老实实地发钱,为他赚人道薪火即可。
流量转化率、坪效比、SKU精细化运营,这些操作,陈延森完全可以交给专业的运营团队。
“陈总,我还真没想过要卖掉公司。”
余东来委婉拒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