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第313章 兵围濮阳(1 / 2)

最新无错章节,就在 追更人【www.zhuigengren.com】

  烈火、残骸、断壁、惨叫

  下枝龙男站在濮阳县衙外呆若木鸡,这一幕让他回忆起了那年的关东大地震。

  满目的都是倒塌的房屋,电与木发生的火灾,被压在废墟下的尸体还有随处可以听到的惨叫。

  何其相似!

  防炮工事?

  拆除了民房搭建的砖石阵地?

  以县衙为防御支点,用一个中队为防御,三个小队的预备队?

  他精心打造的堡垒型工事,如今却变成了士兵的堡垒型坟墓。

  150毫米重炮?

  这是什么?他们整个师团都没有150毫米榴弹炮!

  去年经过加强的第14师团拥有48门150毫米榴弹炮,所以第14师团无论去哪里,都能打开回家的道路。

  而华北派遣军目前仅有第5重炮旅团的24门150毫米榴弹炮,所有的重炮要么在东北,要么就在第11军。

  主要原因便是平原地区的战争基本结束,而山区的战斗,这些重炮又基本派不上用处。

  2吨的重量将成为后勤与炮兵部队的噩梦,如果不是沈复兴北上,恐怕第5重炮旅团也要面临拆解分散使用。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在这个时期,日寇大批量建造运输船、军舰、航母,全国的钢材与资源基本都向海军倾斜。

  有人计算过,用建造大和号的钢铁全部用作97式中型战车,理论上可以制造超过4000辆坦克,但受制于发动机等核心配件,预计可以提供2400辆15吨的97式坦克与4000门150毫米重炮。

  那么诺门罕战役将会是单方面的碾压。

  只可惜,一切都没有如果。

  这个点错了科技树的国家,如今就需要士兵的生命来买单。

  好半晌,下枝龙男才在士兵们疯狂地救人中醒悟,他缓缓向后挪动了两步:“给师团长发电报,要重炮,要飞机,要97式战车,帝国的勇士不能用生命对抗钢铁。”

  这一幕何其相似,民国26年,那些被送到淞沪战场的军人就是这么面对日寇的飞机大炮,用他们钢铁般的意志硬生生扛了三个月。

  如今,戴安澜的钢铁有了意志,税警6团的进度简直超乎想象。

  第三天

  第133旅团开进了濮阳,4个大队的援军与一个联队的炮兵接过了下枝龙男的守城之责。

  而这一日也是戴安澜承诺拿下濮阳的倒数第二日,看着日寇源源不断的支援,他还是决定回去当面要支援。

  只是刚踏入位于划线的指挥部,一名传令兵便擦着他的身边闯入作战室:

  “报告!3团急电,内黄城墙上已经插上青天白日旗!”

  洪亮的声音在指挥部炸响,作战室里钢笔标图的沙沙声与讨论声骤然停止。

  老王咬牙挥拳:“终于拿下了,接下来就看廖肯的了!”

  不过沈复兴还是看到了戴安澜的身影,面色有些尴尬:“诶?海鸥,你怎么这么快就来了。”

  老王一转头,也看到了站在门外的戴安澜,他立马打起了哈哈:“哎呀呀,这不是我们的濮阳战神么?坐,坐。”

  戴安澜呼吸粗重,一把甩开老王的:“所以,我们是诱饵?”

  他指着地图上濮阳的标记,周边竟然都是友军的番号,外围日寇的箭头更是一个接着一个。

  沈复兴眼珠子乱转,他缓缓上前搂过戴安澜的脖子:“也不能这么说,围点打援么,战术,都是战术安排。”

  “所以不给援军,不给重炮炮弹,就怕我把濮阳碾平?”

  戴安澜面色很不好看,仗打到现在,他们就笃定一个信念。

  那就是这次物资不充裕,全军供着他们一个团打,他戴安澜一定要拿出真本事不能给税警总团丢人。

  可没想到,这才几天功夫,竟然有4个团都投入了战斗,这叫物资不足?

  沈复兴“哎呀”一声:“这重炮炮弹本就不足,75毫米口径不是给你补上了吗?”

  戴安澜不说话。

  “到时候围住濮阳,守军全部交给你!”

  戴安澜还是不说话。

无错乱更新快,收藏不迷路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