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第一五五四章 除了费命都挺好(1 / 2)

最新无错章节,就在 追更人【www.zhuigengren.com】

王言出头都已经有六年时间,‘天下谁人不识君’对他来说并不是夸大的,而是很写实的诗句。

随着各种的传播,甚至大半的百姓都知晓,在那大明的帝都,有一个叫王言的人,他给百姓们减轻了赋税,让百姓们住上了砖瓦房,让百姓们娶媳妇传宗接代不困难,让人们不再受冻挨饿,甚至让更多的人吃上了肉……

百姓们对王言是有诸多的幻想的,他们无法确定真假,但想过上听闻的那般的日子……

至于权贵大户以及众多的官员和地方的地主,对王言就是真正的如雷贯耳了。

最开始,这些人也就认为王言是给嘉靖舔舒服了的幸进之辈,这样的人简直比比皆是。紫禁城里养着一大票的写青辞的人,翰林院里的那些人最大的任务就是写出好青辞,每年都有人因为青辞写得好被提拔任用,没什么稀奇。

毕竟早先的水泥、白琉璃,人们都知道,那是王言搞出来的东西,交给了皇家专营。这件事其实还挺被认可的,毕竟不上贡给嘉靖,以当时王言的地位是根本保不住的。既然能搭上嘉靖,不如直接就上贡了去,还能被嘉靖记住,有个好前程。

人们以为王言是幸运的搞出了这么两个东西,又赶在了改稻为桑的关口,处在风暴的正中心,这才被嘉靖提拔,从而上了位。

直到王言胆大包天的拿命在大兴收清洁费,给大户们开罚款以后,人们才真明白了,王言上位不是靠幸运,他是真能给嘉靖捞银子。

及至后来王言的种种动作,充分表明了王言对大户们的敌视态度,尤其爱找由头杀大户搞钱。

幸好,哪怕如此,六年的时间下来,人们总算是明白了王言的一番苦心,认为他是想要利用让百姓多赚钱,让大户们更赚钱。

王言成功的做到了在两个不同群体的不同口碑的两极分化。

在百姓口中,他是比青天还青天的青天大老爷,凡事受了欺负解决不了,找大老爷就对了,绝对不让百姓吃亏。生了重病的没处治的,真有命求到了大老爷跟前,也能给免费开方,不说药到病除也没差太多。

而在那些统治阶级的人口中,王言虽然是对立的敌人,但却没有背叛自己的阶级,他是为了找到另一条让双方都好的路,所以才针对权贵大户地主们。这是‘道’的不同,是追求的不同。

当然,尽管统治阶级的人对王言的一些行为还是比较认可的,但是也没耽误他们对王言进行袭杀,似乎跟成为了阶级敌人也没什么大差别,都是一样的遭遇。

王言面对的已经是最激烈的了,就差派出成建制的部队来干他了……

这一次他的任命出来,之所以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原因就在于两方面。

一是他太年轻了,年轻的吓人。这样的年纪就到了这个位置,又那么能搞钱,那么听话,换谁当皇帝都得用。可以预见的,王言必然会成为首辅,只是什么时间的关系。综合王言在淳安、顺天府的执政风格,那么更加可以预见的是,这些事情是一定会以非常激烈的手段在天下推广。

二则是因为王言去的蓟辽,又给了他兵权,这就不得不让人联想更多了。

近两年多以来,谭纶总督蓟辽军务,戚继光总管军事,练兵、屯田、备边,裁汰了部队的老弱,重新整编,将空饷的比例压缩到一成。因为阻力太大,谭纶和戚继光两人也没能实编。

当然吃空饷还算是次要的,毕竟裁汰了老弱,补进了年轻人,加紧了训练,总算是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

重要的是部队整编、练兵、备边的开销,部队日常的维持虽然是一笔不菲的花费,但尚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可一旦动起来,那就是翻了数倍都不止的开销。

如今蓟辽边军的动作,虽然没有开战,但花费已经不比打仗差多少了。粮食、蔬菜、肉、糖、盐、布等等一大堆的东西,全都是钱。

作为毫无争议的经济中心,就已经蓟辽的动作,这两年的时间中,王言压了四年价格的各种物资也都略略上扬了起来。

若非是顺天府有着庞大的物资储备,同时船队有着强大的运输能力,各种的物资价格怕是要上天。

不过其实价格真上天了,也不一定是坏事。毕竟谁敢把价格干上天,王言就敢让谁全家都升天,绝对的封建铁拳,锤不死他。

当然,主要价钱上天也只是一时的。日常的情况下没有那么强的购买力,用不到那么多的物资,供应量自然就少。短时间内出现的大量需求无法满足,自然就会在价钱上体现出来。

而实际上,当前的大明的生产力,是完全能够供应得上的,只要过了这么一段真空期就好了。但如果没有干预的情况之下,商人们就会少量出货,来维持高价。

百姓们哪里懂那么多,涨价就买,害怕涨到更贵,想要用的时候买不起。当人们一窝蜂的去哄抢的时候,人们就没脑子来想自己到底是不是需要了。贵了如此,降价促销也是如此。

总之王言是利用顺天府的资源,以及海外船队弄回来的资源,利用市场的运转,保证着蓟辽的军费开支。

这个事儿也是有啰嗦,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对于边事的态度也是不同的。不打还能凑合过,打的话要去哪里搞钱?说白了还是穷。

所以经过了不断的商谈,也还是从户部多拿了一些银子的。不过顺天府却也承担了将近一半的开支。为此,嘉靖都很委屈的将从顺天府收的银子减了半,就是为了追求一下他的万万古之一帝的伟大的目标……

谭纶和戚继光执行了王言的计划,扩大了与朵颜三卫的互市榷场,并进行了建设。譬如盖房子、盖客栈、盖商铺、盖酒楼,地面上铺石板。除了没有建设城墙,就是一个小城镇。

而王言计划的主要,不是在于让已有的互市如何如何,本来就有的东西,他无非扩建嘛。主要则是在于对榷场的绝对掌控,在于不让别人私下交易。

朵颜三卫这里,西能辐射草原上的鞑子,北能辐射建州三卫,也就是女真人,东能辐射到朝鲜。

资源也还是比较充足的,譬如牛羊马匹,动物皮毛,各种的山珍草药,凡此种种,运输到大明的地盘都是有相当的利润的。

大明这边更是有着先进的技术,面麻布匹锦缎丝绸茶叶果干瓷器盐糖等等,以及相当重要的铁器等等。

铁器当然是不让乱卖的,那些商人们卖的却就是这些不让卖的。毕竟越不让干的,干了才越是赚钱嘛。

王言要限制的,也是这些人的走私战略物资。

无错乱更新快,收藏不迷路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