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一百二十六章 人口(2 / 2)

最新无错章节,就在 追更人【www.zhuigengren.com】

事实上襄阳的条件还不错 ,只不过需要改造 ,同时给其一个安全的外部环境。

历史上唐代就在襄阳广设牧场 ,抓到的突厥俘虏也大批量往“山南东道”流放——山南东道相当于此时的南阳五郡(唐邓随)、襄阳、江夏、竟陵(襄郢复)等地。

只不过疏于管理任其“以弋猎为生”,长期与汉人杂居生活后,生生带坏了当地的风气 ,形成了著名的蔡贼。他们白天种地,晚上抢劫,驴骡马匹养殖十分普遍 ,民风彪悍无比。甚至还有集体坐船去江西劫掠 ,满载而归之人,非常离谱。

如今襄阳的条件肯定远远不如唐代那会 ,但这种蛮荒地带总要有人开发的 ,邵勋缺的就是人。无论什么人他都要 ,府兵“余丁”、内附部落乃至生口奴隶 ,他都要。

所以,他今天张口要人并不奇怪 ,因为他想这件事情很长时间了。

襄阳及以南诸郡不开发好 ,经济不恢复的话 ,战争成本就会增加 ,这是很明白的事情。

折掘木闾头被邵勋的话逼住了 ,心中微微有些恼火 ,却又不敢说什么,只能嗫嚅道 :“襄阳卑湿,草原的雄鹰若来 ,恐怕就飞不起来了。”

见邵勋面色不悦 ,折掘木闾头又加了一句 :“臣回去问问,应有愿意留下来的。”

邵勋面色稍缓。

他知道 ,折掘部虽然跟着乙弗氏屡战屡败,但实力还是有的 ,还想回到张掖、西海去当土霸王 ,所以对于人丁十分着紧。

但河陇一带还有很多比乞伏、乙弗、折掘、卢水胡等更小的部落 ,他们这一次可是真的元气大伤 ,会不会担心被别人吞并呢?

草原很现实的。即便一个大的部落联盟一-如乙弗、乞伏联盟--其内部也是分三六九等吧,实力不济就要被人欺负。

比如 ,邵勋要征发人丁打仗了 ,给三千个名额,你说部落联盟会怎么凑这三千人?

再比如 ,秃发鲜卑突然越过祁连山 ,攻打

乙弗联盟,或者东进攻打乞伏联盟 ,厮杀起来 ,谁干最苦最累最危险的活,都有讲究。

手腕高的联盟首领可以居中平衡 ,让大家都服气 ,可手腕一般的才是最常见的。

这里面的水可深了。邵勋甚至怀疑 ,有些本来就只有一两千、两三千人的部落 ,在死掉一半丁壮后,还敢不敢回去?如果有中原的牧场给他们 ,愿不愿意迁徙过来?

可能有人不愿意,但肯定也有愿意的,特别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

邵勋很快放过了折掘氏 ,又看向其他部落酋帅。

几人即便不会汉话,听人翻译后也慢慢明白了 ,一时间神色各异。

片刻之后,回答与折掘木闾头类似 ,表示要回去问问。

邵勋也不逼迫 ,只笑了笑,吩咐亲兵取来几车财货,分发给众酋帅们 ,这是给他们私人的奖励。

除此之外 ,依照出兵人数、作战频率、伤亡数字不同,会授予他们勋官--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连俸禄都没有 ,但毕竟有官服、印信和依仗 ,仪式感满满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地位 ,勋官也是官嘛。

当然 ,也不是一点实惠没有。

邵勋还给了他们一些名额,比如自家适龄子侄入洛阳太学、汴梁国子学读书,将其列入胡姓(虏姓)门第等等 ,都是现实的好处 ,且对一个家族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邵勋的目的不是要消灭他们,而是安抚加控制,最终慢慢收服、 同化。

他知道这些酋帅们不会完全满意,但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他征发豪族部曲、庄客上阵打仗 ,人家满意吗?

他搜刮士族钱粮 ,还度他们的田 ,人家满意吗?

为何历朝历代开国初期修宫殿、道路都成本极低 ,而后期要攒好多年钱才能修一座宫殿呢?因为开国初期的人基本都是从乱世走过来的 ,他们深知乱世的可怕、杀戮的残酷以及生存的不易,所以更能忍、更能吃苦、更能卖命。

不满意就造反 ,咱们接着打便是 !开国皇帝就这德性,邵勋也不是什么好人 ,你自己掂量掂量即可。

送走一众酋帅之后,三月初三 ,邵勋又在蔡洲岛上检阅第二批返回的部队。

他们比较特殊,年岁也不大 ,基本都是来自洛南的府兵、部曲子弟。

邵勋对这件事比较重视,因为处理好了 ,对人口日渐增多的府兵家庭有现实意义。

无错乱更新快,收藏不迷路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