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阵结束后,便是第二阵。
这一阵没有立下奇功的 ,共有十八人斩获过敌人首级,或者生擒过贼人 ,照例赐田。
接着是第三阵、第四阵……
说实话 ,这是一件累人的事情。但邵勋耐着性子 ,从清晨忙活到午后,下令全军大酺之后,才终于轻松了下来。
总计二百余人 ,一一谈话、慰勉,都愿意扎根襄阳。
至于剩下的六千多人愿不愿意留下来 ,邵勋还会派人摸底一下。
不过 ,他会尽量使手段让他们留下来 ,授田编户,成为襄阳、山都、中庐等县的民户一-表面有选择 ,实际上不打算给他们选择。
别的郡县可以妥协 ,但襄阳这种地方他不打算让出去,一定会进行深入的改造 ,而移民落户是最好的手段。甚至于 ,南郡北部江夏的安陆、竟陵石城都会充实户口。
就大梁朝的国情而言 ,府兵及部曲子弟是相当重要的人口来源。
一方面可以缓解诸军府人口增长后的窘境,延长府兵制度的寿命 ,另一方面也可在新得之地上安插信得过的自己人 ,可谓两全其美。
唯一的难处是如何说服这些人自愿南下 ,授田编户。
襄阳离洛南不算太远,还能让府兵子弟勉强接受 ,将来再往更南边安置民户时 ,阻力就要变大了 ,愿意去的人会大幅度减少 ,可能需要朝廷提供一些赏赐激励,或者干脆上强制手段--这个选项始终没有排除 ,但邵勋不会轻
易动用 ,对府兵他还是愿意耐心一点的。
一切尘埃落定之后 ,众人纷纷散去。
以杨覃、蒯恒、习嘏为首的襄阳本地士族看了 ,心事重重。
蒯恒得到了襄阳太守之职,但看起来微微有些惆怅。
他静静看了看郁郁葱葱的蔡洲,这里已经是“蔡洲苑”了 ,成了少府辖下的苑林 ,听闻将来会有大批园户过来屯垦。
再看看西南边的岘山。
山脚下已经有人开始筛土筑墙,营建军府。
岘山龙骧府建成后,那块地就是军府地域了。不是不可以过去游览,但总有诸多不便。
其余诸县,还要安排洛南府兵子弟乃至胡人有功将士,授田编户之后,便是朝廷可以直接调用的力量。
这些人与襄阳本地豪族可不是一条心。一旦有变 ,他们就是弹压地方的急先锋。
各家坞堡庄园里的部曲拉出来与他们对打 ,真的能赢吗?可不敢这么说。
蒯恒没有反意,他只是有些惆怅,这也是
豪族在面对朝廷加强地方控制力时的自然反应。
襄阳,终究和以前不一样了。
******
三月初五 ,邵勋于蔡洲正式下达旨意。
以南阳乐凯为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 ,治襄阳,撤沔北幕府。
这是应有之义,且早在众人猜测之中。乐凯这会还在南阳征集粮草 ,最迟下月就会走马上任。
另有一些人猜测 ,乐凯可能在襄阳干不了太久。荆州刺史只是一个过渡,让大家面上都过得去罢了 ,最终还是会入朝。
第二道旨意是以巨鹿郡王邵慎监六郡水陆军事 ,即荆州之襄阳、江夏、竟陵、南四郡及梁州之新城、上庸二郡--魏兴郡军事仍由镇西将军金正管辖。
这是大梁朝第一个“监水陆军事”头衔 ,可见战争形态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
这也是正常的。推进到沔水、长江流域后 ,地理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北地完全不同,自然要做调整。
邵慎的治所是江陵。三四月间 ,他就要组
建起一支五千人规模的荆州世兵 ,人员从南阳五郡征发。
在裁撤世兵的大背景下 ,荆州、关西是仅有的两处逆势增长的地方。原因无他,军户太好用了 ,不但不用支付粮饷,还可以从他们手里收钱粮 ,更可以驱使他们卖命 ,简单来说 ,就是白嫖。
蒋恪出任新幕府从事中郎,兼领南郡太守,治纪南城 ,不过这都是暂时的。
银枪左营会继续在江陵屯驻数月 ,等待黑矟中营完成第一期训练后南下接替。
南郡郡兵也会新建 ,人员从本地招募。
水军都督杨宝同样暂留江陵一段时日,负责重建江陵水师。
他的治所将会设在江陵水城之内。
此城才起了个头真正修完却不知道要猴年马月了。
征讨晋国,没有水师是不行的。而在水师组建完毕后,他们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进攻晋国,而是加强训练 ,更要保护自己 ,别让晋人打上门来 ,直接给灭了。
当然 ,杨宝还有一项重任 ,那就是想办法招诱晋国水师将校、军士来降。
大梁朝上下很清醒。即便江陵水师组建完毕 ,几年内也不太可能打得过晋国水师,那是开玩笑。最好的办法还是招降纳叛 ,就像曹操当年收降荆州水师一样。
杨宝是聪明人 ,他很好地领会了邵勋的意图 ,并且已经付诸实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