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姑娘的苟且日常

第134章 基层 离去(1 / 2)

最新无错章节,就在 追更人【www.zhuigengren.com】

沈如意问:“那你想怎回呢?”

难道要这样直举举地跑回随国皇宫吗?那可真是赤裸裸的送死,如同一枚炮灰任人宰割。

姜琨是随国皇子不错,可他的母妃只是一个歌舞姬出身的宠妃,根本没外祖家托举。不仅如此,还因为宫中明争暗斗、明捧暗杀等各种行径,他并没有学到多少真材实用的东西,更不要说帝皇之术了。流亡五年,东躲西藏五年,每天都过的心惊胆颤,直到两个月前,身边两个贴身仆从被杀后,差点被卖进腌攒之地,此事成为压垮姜璟的最后一根稻草,他自暴自弃,一心求死,被找到他的沈立平数次救起,直到把他带进了桃源小山庄。

一个不断被追杀的皇子,失去了身份,又没有任何庇护,姜琨如行尸走肉,只想速死,没想到见到了十几年前就被送出宫外的胞妹。

在她被处“死’之时,他也不过只有八岁,说真的,姜琨已经记不得这个胞妹长什样子了,那个时候,他根本不知道胞妹没有死,直到出逃的那一刻,她的母妃才告诉他,胞妹没有死,让他去找胞妹。五年前,他真的去过长岭,但刚巧遇上几十年不遇的大洪灾,不仅没有找到人,自己还差点死在了洪灾。

流浪五年,姜琨浑浑噩噩,有时候期待老天爷让他赶紧回到锦衣玉食的皇宫,再也不要受这样的苦日子;有时候又希望天降一支神兵拥他回宫,把那些迫害他过的兄弟姐妹一个个踩在脚底,酣畅淋漓的坐上皇帝的宝座,再也不要受流离颠沛之苦。

但一切,都是在受到极度恐惧后躲在某角落的心声,一等危险缓过,他又变得得过且过一天。真是晚上想法万万千,早上一觉醒来依然潦草如常。

胞妹问的问题,也是姜璟想问的问题。

“阿妹,我……”该怎回呢?

话问到一半,姜璟也觉得难堪,他也问不下去了。

居然不知道怎回?那就这样回去,跟白白去送死又有什区别。

沈如意真心无语了。

见胞妹一脸无语的表情,他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眼见这个生无可恋的便宜哥哥总算有了人生目标,沈如意快速收回了无语表情,想了想,还是耐心的疏解,“阿兄,直到现在,仍有兄弟在追杀你,你想过为什吗?”

“因为我有个福星胞妹,他们怕我抢了他们福祉,成了下一任皇帝。”

这就是他被追杀的根本原因。

因沈如意只想往南走,所以对北边的随国没有关注,但是古代女子二十多岁还没成婚的几乎没有,但是随国芷灵公主算一个。

因为随国几个皇子怕芷灵公主的福气被她的夫家沾去,所以直到现在二十二岁了,还没有成婚。这种情况,在这个时代还真是个异类。

“那阿兄觉得芷灵公主是福星吗?”

姜璟脱口而出,“当然不是。”自从眼前这个胞妹被“处死’后,他在皇宫,不是下雨天被滑倒,就是吃东西被噎住,直到被其它兄弟追杀,一直霉运连连。

双胞胎厄运之说简直就是无稽之谈,在现代,人们恨不得都生双胞胎、三胞胎,一口气把要生的孩子都生好,没想到在古代居然是不祥之兆,可真够扯的。

沈如意当然不会跟一个古人讲这些,而是帮他分析,“阿兄,你想回随国,也不是不可以……”姜璟听的双眼都亮了,“阿妹,你帮我是不是……”

沈如意:……

她很想说,如果你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我再怎帮,也是徒然,当然,话不能这样讲,要不然,这家伙说不定又没了生的意志。

沉思片刻,“如果在回随国之前,你能做到几点,或许能回去一二。”

“什?”

沈如意没回,反问道,“阿兄,在外流浪五年,你有什体会与心得?”

东躲西藏……穷困潦倒……心如死灰………

倾刻间,这些词跃入姜琨的脑海,这是他的真切体验,现在想来,过的蝼蚁都不如,但看到胞妹那双聪慧明丽的大眼睛,他咽下了这些词。

他觉得胞妹问的不止这些。

那会是什呢?住到桃源山庄也有半个月了,虽然大部分时间宅在山庄,但山庄不是封闭的,甚至因为胞妹如男子行事,山庄人来人往,各式人等进进出出。

从附近的佃户、卖货的小贩,还有来约谈生意的商贾、慕名而来的文人侠客等,胞妹接待他们,谈笑风生,言辞间透著智慧与机敏,仿佛整个山庄都因她的存在而焕发活力。

阳光透过翠绿的树叶洒在庭院中,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让人感到一丝宁静与舒适。

从锦衣玉食到穷困潦倒,经历了风餐露宿的艰辛,目睹了贩夫走卒的辛酸,看到了底层人的极度困苦,那些日子遇到的景象跟这全然不同。

好像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灵光乍现之间,姜璟脱口而出,“没有能力,一事无成;没有权力,回随国就是送死。”

虽然这个回答在沈如意意料之外,可这个回答更直接更通透。

很好,他领悟了。

那就不要她多废话了。

姜璟也被自己的回答震住了,愣了好一会儿,他没想到自己能说出这样的话。

直到感觉胞妹要离开,他连忙叫住沈如意,“阿妹,我……在随国时,那些人把我捧得高高的,我都没有接触过实务,怎……怎办?”

捧杀啊!还真是……

“阿兄,真想提高能力?”

姜璟用力点了点头,没能力回随国就是死路一条。

“那就从基层做起吧!”

“基层?”

沈如意微笑点头,“西边百之外的宁郡,内有衙门复杂的官僚体系,外山有匪患形势严峻,不管从那方面,都能锻炼你的能力,如果你能从一个无名小卒混出名堂,我想,或许你能回随国皇宫一二。”如果姜琨能学会在困境中生存,与不同阶层的人打交道,就会明白权力和地位背后的真正意义。听了胞妹的话,姜璟久久没言语。

该说的都说了,具体的锻炼能力的办法也讲了,余下的就全靠人个领悟与修行了。

十天后,小商品市集完美收官。

商人带著赚得满满的银两和货物离开了浮桥,脸上洋溢著满足的笑容。方圆百的老百姓在市集中淘到了丰富的商品,从精美的手工艺品到实用的日用品,应有尽有,每个人都是满载而归。

浮桥镇、云来客栈、附近的老百姓也因为市集带来的商机,收入大增,生活更加富足。

每个参与其中的团体或是个人,无论是商人、老百姓还是衙门,都赚得盆满钵满,整个市集充满了繁荣与喜悦的气息。

无错乱更新快,收藏不迷路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