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偏巧谢易芝和杨浚勾结商贾在海上私运货物,若是招安事成,他们做的一切也就再也瞒不住,不但丢了财路,还会被朝廷法办。
两人商议之后,决定向谢易松下手,让招安不了了之。
所以,后面才会有兵马围困妖教,谢易芝利用徐姝传递假消息,说谢易松招安是假,围剿是真。谢易松夫妻被害,妖教也断绝了招安之路,彻底与大梁朝廷对立,为了能存活下去,他们不得不藏身于海上。
谢易芝表面上解决了妖教作乱,实则暗中护著他们逃走,因此还得了朝廷嘉奖,到了福建任职,又靠著妖教为他私运货物,拿到银钱,为他的仕途铺路,攒下了厚厚的家底和功劳。
正是有这些,他才能被拔擢进了枢密院,坐上枢密使之位,成了大梁的宰执。
王晏伸手为谢玉琰到了一杯茶,他猜到谢玉琰的来历,自然就知晓谢易松不是她的父亲,但她与谢家有关,谢易芝做的这些,必定会影响到她。
即便有谢易松女儿的身份做遮掩,她对谢家也没有流露出半点亲近之情,由此能推测出她与谢氏一族的关系如何。
再者,谢枢密这般的人,能够向胞弟下手,可见没有什真情实意,从他手传下去的谢家,八成也是如此。
王晏想到小时候在林中遇到她时,她身上穿著很是富贵,可以从她那处处算计,时时试探的情形中,窥探出她平日如何度日。
没有算计,没有试探就无法立足,这样的谢家的确没什可留恋。
谢玉琰想到谢老太君,神情中不自觉地加了些冷峻:“谢老太君的死,可能也与谢易芝有关。”“谢易松身边的人,护送……”谢玉琰说到这顿了顿,还是没有用“我”指代谢文菁,“谢易松的女儿归京时,向谢老太君说了些当日的情形,让谢老太君心生疑惑,于是暗中查此事。”
“可以确定,谢老太君找到了些证据。”
“当时谢家上下必然乱成一团,身为家主的谢老太爷,显然没有站在谢老太君那边。他三个儿子,死了两个,只剩下最后一个谢易芝,不管是出于对光宗耀祖还是骨肉亲情的考量,他将此事瞒了下来,谢老太君可能就是因此与拿定主意,带著小孙女搬去村子。”
王晏颔首,觉得谢玉琰的推测极有可能就是真相。
谢玉琰接著道:“谢老太君去了乡,表面上妥协了,背地却找到了妖教,终于说服吕石与她一同查此事,从时间上来看,谢老太君过世的时候,真相刚好被查出来,如果谢老太君和吕石不死,他们一定会有所动作。”
王晏道:“谢老太君过世太过突然,也太过巧合,老太君过世之后,谢易芝没有立即向谢文菁动手,是想到了顶替的主意,待到一切准备好,妖教进京绑走了谢文菁,徐姝的女儿从此顶替了谢文菁的身份。”谢玉琰看向王晏,心闪过一抹异样,为何王晏说起谢文菁时那般自然……好似将她与谢文菁彻底区分开了。
为何有时候她觉得,有关于她的事,王晏知晓的,远比她想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