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九卿

第368章 两人心(1 / 2)

最新无错章节,就在 追更人【www.zhuigengren.com】

崇昭十五年,中秋前夕。

太子监国的诏谕,颁行四海,朝野震动。

大梁朝局在李肇的铁腕控制下,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平静……

朝堂暗流潜行。

无形的硝烟弥漫在朱墙碧瓦之间。

各方势力仍在暗中角力。

上京城的百姓却在紧张的氛围活络起来。

街市上挂起了灯笼。兔儿灯、莲花灯、走马灯……形态各异,流光溢彩。小贩的叫卖声也带上了几分喜气。摊位上瓜果时鲜,月饼糕点,琳琅满目,月饼铺子前的人排到了巷口,一派热闹景象。各家各户也都动了起来。

妇人们在厨房忙碌,案板上撒著雪白的糖霜。男人们搬来梯子,踮著脚往门楣上挂大红的灯笼。孩子们也举著纸灯,在巷子追逐笑闹……

薛府捎了信,让薛绥回去过节。

薛绥婉拒了,让锦书捎些糕点茶饼回去,全了礼数,便不再提此事。

中秋那日,她同慧明师太和庵的姑子们,吃了一顿简单的团圆饭,几样清淡的斋饭,也算应了节。晚膳后诵完经,众人便各自散了。

夜下的庵堂,一片寂静。

远离尘嚣,没有中秋的笙歌与热闹。

薛绥不忍锦书、小昭和如意她们与自己一样枯守清寂,便早早打发了她们,让她们结伴下山,去城街市,吃点可口饭菜,看看花灯。

然后借口赏月,独自来到庵堂外。

水月庵大门的老梅树枝桠横斜。

她倚著树干,看著天边那轮渐渐丰盈的月影,摩挲著袖中温润的连理玉佩,思绪万千。

一辆不起眼的青篷马车静静驶来,停在阴影。

车帘掀开,露出李肇清俊的侧脸。

“上来。”

他声音压得很低,带著温柔的笑意。

薛绥依言上前。

李肇伸出手,稳稳握住她的手腕,稍一用力,便将她拉入温暖的车厢。

一股淡淡的、令人安心的松木清幽扑面而来。

案几上放著一个小巧的竹篮,面放著精巧的月饼,一坛尚未开封的桂花酿,还有一盏做工别致的琉璃灯,散发著朦胧柔和的光晕,将狭小的空间染上一层暖意。

“太子监国,竞有如此闲情逸致?”薛绥打趣。

李肇握住她的手,指尖带著凉意。

“再忙,中秋也该陪你。”

薛绥默言。

马车缓缓驶出山间小径,没有去繁华的街市,只沿著僻静的河岸小路,向著城郊静谧处行去。驶过石桥,但见宽阔的河面上,漂浮著百姓放下的河灯,点点烛光顺著水流远去,像散落的星辰……二人没有入城,寻了一处视野开阔的河岸高地,坐在平坦的山石上,眺望中秋盛景。

夜风带著河水的湿润和岸畔桂子残留的甜香,轻轻拂过面颊,吹散了宫闱朝堂带来的沉重。“宫的月饼太甜,想著你未必喜欢。特意绕去城南拐角那家老字号买的。听来福说,他家这莲蓉蛋黄馅的,清甜不腻,最受姑娘家青睐……”

李肇递过来一块,目光落在她脸上。

薛绥接过,轻轻咬了一小口。

清甜的莲蓉混合著蛋黄特有的沙糯在舌尖化开。

“著实清爽可口,好吃。”

李肇眉眼笑开,眸底的疲惫似乎都淡了些。

“这些日子,委屈你了。”

她仰头看他,灯笼的光晕在他脸上投下柔和的阴影,“比起你在紫宸殿应对那些明枪暗箭,我这算什委屈?青灯古佛,日子倒也清静舒心……”

李肇拿起琉璃灯,将灯芯拨亮了些。

光晕瞬间扩散开来,驱散了周围的黑暗,将他们笼罩在一片小小的光明之中。

他将灯递到她手,“小时候听奶娘说,中秋的灯能照见心中所想。你看,这灯的影子,像不像你我?”

琉璃灯上刻著缠绵的连理枝。

交错的影子竞真像两人依偎的模样。

薛绥心头微暖,李肇又道:“等忙完这阵子,带你去城外的月栖河,听说那的月色最好。”薛绥将琉璃灯抬高,指尖是温润的暖意。

“我等著。”

李肇忽然倾身,在她额间印下一个轻吻,带著桂花酿的清冽。

“平安,我想下旨废了你的尼籍,让你堂堂正正站在孤身边。”

薛绥心头一震。

她抬头,撞入太子深邃的眼眸………

面映著漫天的星子,也清晰地映著她自己的影子。

“朝局未稳,此时徒增口舌。何必?”

无错乱更新快,收藏不迷路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