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过上几年风头过去,再去向宝家赔个不是。
反正那时木已成舟,宝家的要价必定会大幅下降。
但是锄禾真人回避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宝家真君如果想要打死卫渊怎么办。
余知拙觉得,卫渊可以去宝家挖矿。
以卫渊此刻的道力,开发出金光水刃术的法相版,那时挖起矿来不说以一敌百,至少寻常五六十位法相修士不在话下。
等到余知拙也成就法相,就来和卫渊一起挖,用不了几年就能把宝家祖地地下掏空。
此法看似荒谬,实则颇具可行性。
卫渊仔细计算了工作量和正常应得的报酬,觉得似乎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但他随即醒悟,余知拙这家伙又想骗自己去挖矿!
孙宇的方法则比较简单,让卫渊好好学习炼丹和医术,等宝家哪位大人物得了不治之症,卫渊就可以凭借自己的丹道医术去解决,从而让他们欠下人情。
如果大人物们没有不治之症怎么办,这同样可以通过医道来解决,没有不治之症就创造几个不治之症。
至于风听雨…… 卫渊决定还是不征询明王殿的意见了,否则容易被弹劾。
询问一圈下来,确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卫渊自己思量,觉得或许当下应该好好打一仗,凭借战绩说话,才有可能让宝家高看自己一眼。
此时新城中的许家少年们已经大半晋升至锻骨境,只剩下几千人还在融血。
这批少年的资质相当不错,如今已然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精锐力量。
至于巫族的目标早已确定,就是西北方向的雨之国。
在这个方向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巫族部落,五百里处有一座颇具规模的城市。
这座城市便是传统的巫域,人族还从未征服过那里。
卫渊在备战之际,锄禾老道终于归来,身后跟着两支商队,第一批运回来五万匹宁锦和二十万斤生丝。
卫渊将生丝入库,云锦没有卸车,算算时间,天语也该回来了。
果不其然,没过两天,天语就带着一支巫族商队来到了界域边缘。
这一次天语带来了矿石、药材、血璎珞和两万祭品,换走了五万匹云锦。
天语带来的所有物资价值远超五万匹云锦,两万人祭完全变成了附赠。
天语离开后,卫渊估计荒祖部落应该被稳住了,于是加快了备战的步伐。
这是他第一次在界域外作战。
卫渊此时才发现需要考虑的因素极多,从部队兵种的选择到行军路线,再到后勤补给,千头万绪,比单纯在界域内打防御战要复杂无数倍。
好在卫渊并非孤身作战,在万里河山中足有上千人在帮他分担。
经过这段时间不同任务的考验,万里河山中许多人都展现出了不同方面的天赋。
其中在军务方面有天赋的大约有两千余人,现在动用了其中一半的人。
备战期间,卫渊不断派出小股侦骑,向前侦察巫族情报。
然后根据收集回来的情报和地形数据,万里河山中的凡人们仅用几天时间就制定出多个详尽计划供卫渊选择。
每个计划都考虑到了方方面面的细节,甚至连使用什么车辆装载军需,在哪一天哪一时刻抵达什么地方都考虑到了。
七日之后,卫渊率领三万大军离开青冥,正式进入巫域,开启了第一次远征。
大军前进的第一站便是矿场,越过矿场后,卫渊主力忽然分散,分出十支千人队,呈扇形快速突进,而中军是两万主力,沿着大路突进。
卫渊身着普通骑兵的装束,率领千余骑兵快速前行,沿途将一个个村落甩在身后。
他并未身处中军,而是直接带领前锋千人队行动。
如果从地图上看,十支千人队已然在大地上散开,一路摧毁沿途所看到的所有巫族村镇城寨。
普通小村落一支千人队便足够,如果遇到有实力的村镇或是巫族大部队,那周围的几支千人队就会迅速赶来,或是包抄后路,或是直接包围歼灭。
就这样,十支骑队忽聚忽散,一路扫荡,眨眼间便给巫族造成了巨大的恐慌。
许多小部落收到风声,不得不举族向西北迁徙,可是他们还没跑出多远就被卫渊的骑兵追上斩杀。
此时在万里河山中,又建起一个巨大的地形影像。
十支千人骑队中领队的道基修士看到什么,在影像中就会显示出什么。
而卫渊随时可以对带队的道基开慧武士下达指令,进行相应调动。
在某种程度上,这支军队已经达到了如臂使指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