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藏

第 453 章 前线大捷(1 / 2)

最新无错章节,就在 追更人【www.zhuigengren.com】

议政大殿中,文武百官整齐排列,静候晋王驾临。

卫渊身为正二品节度使,站在武将一列,位置仅次于右相、兵部尚书以及另外两位老牌节度使许同寿和吕文柏。

在满朝文武中,面相年轻者寥寥,四十岁以下的仅有卫渊一人,五十岁以下的也不过两三个,而百岁以上的却有八九个。

因此,众多排在卫渊身后的官员都偷偷打量着他,更多是因为他太过年轻。

“圣王驾到!” 随着刘全功熟悉的声音响起,晋王入殿,在宝座上坐定。

今日早朝并无大事,皆是日常朝政事务。

随后,晋王勉励了三位进京面圣的节度使几句,便喊道:“卫爱卿!” 卫渊出列,众官员也知晓重头戏即将来临。

“卫爱卿前日大破巫族,近日又连续击退巫族进攻。

巫族出动众多幽巫,却仍是铩羽而归。

如此战绩,着实提振我大晋士气!” 殿中众臣顿时有不少人脸色有变。

击退巫族并不奇怪,但听晋王话中之意,巫族出动了幽巫不说,且还不止一个?这岂不是意味着,卫渊这边也有不止一位真君助力?几位真正知晓当日战况的位高权重之人,此时神情十分耐人寻味。

他们很清楚,那一战中卫渊一方竟有七位真君到场,还有一位正在赶来的路上。

这般实力,都快赶上小半个世家了!

“如此战功,不可不赏!现在……” 晋王话音未落,忽然大殿外传来一个声音:“圣王!大喜!前线报捷!” 数名禁卫军士飞奔而至,停在大殿门口。

随后,内官接过捷报,呈到了晋王面前。

这是大汤九国的通例,这种传报兵专门负责通报重大军情,可以在王宫奔跑,可直到殿前,任何人不得阻拦。

晋王接过捷报,看后瞬间狂喜,大笑道:“好好好!英王新军大捷!理应举国同庆!” 接下来,刘全功念了捷报全文,主要内容是英王在北境编练新军,成军后首次出战便是大捷,以两万步卒对战辽族两万游骑,结果大败辽骑,斩首六千。

这一仗论规模不算大仗,但意义非凡,同等数量下以步当骑还能战而胜之,且是大胜。

晋王如此欢喜,还因为获胜的是新军。

卫渊自然知道新军使用的是火枪,有此战绩并不奇怪,而且这捷报中没有提及新军的伤亡情况。

当日卫渊就曾以许家少年完败岳晋山闻名天下的北疆铁骑,只不过那次是三万对一万。

喜悦过后,卫渊的封赏还得继续。

晋王稍有沉吟,殿中瞬间一片寂静。

卫渊心中雪亮,看来英王大捷已经让晋王看到了北方破局的希望,自己的封赏中实质性的部分多半要缩水甚至取消了。

沉吟之后,晋王道:“古之名将有云:臣将兵,多多益善。

今时亦然。

所谓能者服其劳,卫爱卿年少有为,用兵如神,虽古之名将亦不外如是,自当承担更多重任。

因此孤想将宁西郡并入定西节度使辖境,各位爱卿可有异议?” 此言一出,有些官员微显诧异。

他们消息灵通,自然早就知道了对卫渊的封赏。

但没想到英王大捷恰在此时传回,晋王却仍是维持原有封赏。

难道晋王对卫渊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卫渊可不算是真正的晋臣,按其出身顶多只能算是被招安的马匪。

虽然有太初宫的背景,但初期也得罪死了许家,因此背景可以互相抵消,最后连阉党都懒得拉拢他,出面的是原本上不了台面的外戚。

没想到还不到两年,卫渊已经壮大到了这种地步。

朝廷中许多官员还不清楚青冥的现状,不知道宁西郡实际上已经被挤成了一道弧形。

不过尽管青冥扩张到了四百余里,论面积的话宁西郡还是要大得多。

无错乱更新快,收藏不迷路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