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在哪儿?”
“在干清宫。”
“走吧,哀家去看看他。”
“母后…”
“走吧。”
皇后也无奈。
事实上,这一年来,皇太后身子骨也不太对劲儿了。
这母子俩,都不知道谁送谁。
皇后心理……不行,她不能垮,她得支楞起来!
真正的考验来了,她得和皇儿一起撑住了!
太后坐了软轿和皇后一起去看皇上。
“母后,儿子政务繁忙,有劳母后惦记了。”
说来惭愧,他确实很忙,更多的却是:他身子骨不行了,怕母后看出来他的龙体欠安怕她担心。没想到,母后会来看他。
“皇儿,政务固然重要,但是你的龙体也得保重。”
看著儿子的身体,皇太后还有啥不能明白的呢。
“养那多的朝臣只拿俸禄不当差,养他们干啥呢?”
“母后,儿臣明白。”
不是不当差,是怕他们乱当差。
自己时日不多了,很多事儿都要给太子理顺了,有些钉子该拔的拔了,可不能给太子留下太多的麻烦。“咳咳………”
皇帝咳,太后也在咳,皇后……这一对患难母子哟!
她一再的告诫自己要稳住!
“母后,儿臣还有些政务要处理。”皇帝平稳下来了对皇后道:“梓潼,你送母后回寝宫休息。”“是,臣妾告退!”
皇后送皇太后回到慈宁宫。
“皇后啊。”
“儿臣在。”
“该准备的准备上吧。”皇太后眼滚出两行清泪:“连著哀家的那一份也一并准备上。”“母后…”
皇后大惊,其实内心就很感慨:后宫能笑到最后的女人都不是简单的人!
她其实什都看出来了!
“人终究是要走那一步的。”皇太后一声叹息:“只是,这偌大的担子就落在太子肩膀上了,皇后啊,当年先皇走的时候……”
皇太后看似在和她闲聊,事实上,是在教她经验。
皇后认真的听著,仔细的想著,心很是感激。
都说婆媳都会有矛盾,民间如此,后宫亦然。
但是,皇太后这位婆婆待她却是亲厚了几分,她入主东宫起就和当时的皇后现在的太后相处很和谐。并没有那多的龌龊。
而且,因为太子体弱多病,她还帮忙压制著一些跳梁小丑,所以这些年来也是很感激她的。没想到,这好的婆婆也走到了今天这一步了。
从慈宁宫回来,皇后歪在榻上想了好久。
“来人,召侯夫人进宫。”
侯夫人就是皇后的亲生母亲。
每当这种关键时候,需要的就是母族的助力。
侯夫人进宫,皇后如此这般吩咐。
“是,娘娘,臣妇一定安排妥当。”
接下来的事儿太多了。
一是太子大婚,若不是婚期早定下的,皇后都恨不能提前进行。
她真的怕那对母子俩一个没熬住,太子妃不能进按时娶进宫,那就得等三年,不,是重孝,孙子守一年,也得是四年,四年时间,变化无常!
太子大婚,朝臣自然是各种心思都有。
有的想的是太子大皇后总会纳妃,家娇养的女儿总算有了机会;有的想的却是太子大婚后,那一位……
果然,太子大婚时,皇上都只出席了一会儿就借口有政务要处理没再露面。
太后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