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张老爷张太太,罗婶子一家也在准备送肖家的礼物,商量的结果也是送香肠腊肉。
结果肖家的马车又生生的多了一辆出来,满车的香肠腊肉,一块都没留下,全带走了。
不为别的,回京城送人也是极好的。
毕竟,这也是蜀地的特产不是?
还有一点就是,肖家在蜀地住了这多久,还真的很喜欢这种味道的肉。
就算不送人,留著自己吃也是极好的。
送肖家人启程时,春暖的眼眶红了。
她不是不舍,而是看著肖家走上了回京的路就想起了祖母!
如果祖母也能跟著一起回京该多好啊!
祖母的牌位倒是被春宁抱上了马车。
想当年……真的,当年的事儿是真的不能想。
与此同时,漠北,肖家的男丁换洗一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红了眼睛!
七年,整整七年,他们在漠北熬了七年之久。
当年意气风发的人现在已是两鬓斑白。
“大哥,我们可以回京了。”
“是啊,我们可以回京了。”
“我们终于熬过来了。”
“最难得的是,我们一个不少的回京了。”
“可是,京城再没有父亲母亲了。”
一个个的鼻子发酸,眼眶发红!
想著父亲当年的惨状,想著肖家当年的横祸,居然连怨恨都不敢有!
何其无辜!
回京后,一家人团聚,第一要务就是给成年的孩子娶妻生子。
还有家中的几个成年姑娘,早已过了婚嫁的年纪,都不知道谈什样的人家才合适。
一路上,许氏和徐氏黄氏也是忧心忡忡,都在商议著这些事儿。
“七年时间,太久远了些。”
硬生生的将孩子们拖成了老姑娘。
黄氏想著当年娘家写信的要求,再想著自己当时犯的蠢,都觉得很是讽刺。
差一点啊,她就真的葬送了女儿的一生!
如今回京了,希望女儿能找到一户好人家。
京城,肖春玉带著下人回到肖家指挥著她们打扫和摆放。
“大小姐,当初这儿好像有一张书桌,是老太爷和二姑娘聊天时用的。”
“摆上。”
“大小姐,书房还差一些书。当年老太医在时,医书就堆满了书架,如今找不齐了。”
“祖父和暖暖最喜欢看的就是医书,让人去买,不管什医书都买些回来摆上,不要有空隙。”“大小姐,太太她们还有几天到,大厨房是不是要准备起来了?”
“都准备,还有,让人牙子带人来,我要买几个丫头。”
正说著话,外面一阵喧哗。
“捷报,捷报,八百加急,边关传来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