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明日会让厨娘准备的,不过两位公子可有什忌口之物?”
都要下场考试了,可不能一个不小心闹出点什事儿。
问完后朱氏才想起:朱浩东虽然是她的庶弟,但是自己对他一点儿也不了解。
就觉得很惭愧。
“两位公子都没有忌口之物,他们性子也好相处,不过,朱兄喜欢吃鱼;赵兄喜欢吃羊肉。”春宁观察得很仔细。
“行,我就让厨房做准备。”
朱氏又问春宁要准备什茶水,上什糕点?
“长嫂看著办就行,都可以。”
“好,我明白了。”
看著春宁回院子的背影,朱氏还是很感慨的。
肖家总三房人,长房的两兄弟都不出挑,自己的夫婿之前也只是衙门的一个小小文职,受牵连后就丢了官,从漠北回来后,肖家的男丁们几乎都处于休养生息状态。
他们在漠北受了太多的苦累,调养身体起码得半年到一年之久。
所以,虽然肖家的男丁们都回京了,但是他们的精气神没养出半点。
二房的春宁从小在昌州长大,现在来看,还是他有前途。
二房还出了一个春暖,那也是赚钱的小能手。
当然,长房有春玉,但春玉到底是将军夫人了,很多时候身份会顾忌一些,也没有春暖的路子野。想起春暖,朱氏还甚是想念。
若不是她撑著,肖家十余口妇孺哪能等到回京这一天啊。
昌州,春暖正在读著赵明华给她的家书。
“又是想娘子的一天……”
嘴角微翘,她就知道这人写家书,写著写著就会不正经。
赵明华汇报了他在京城经营的商铺,之所以事无巨细的汇报,是因为他们婚前有协议,赵明华的所有商号都有她肖春暖的份。
“娘子,盼著你早日来京。”
春暖……谁不想回京似的。
京城有她的亲人,有她的夫君还有她的小姐妹秋燕……很想很想他们了。
赵太太周氏也收到了儿子的家书。
“他还真是会偷懒,总共就写了这一页纸。”周氏道:“估计著给暖暖的家书有十页之多。”“那倒不至于,但至少不下于五页。”嬷嬷也打趣道:“三少爷对三少奶奶那是真正的宠爱。”“是他那小子有福气,若换作我是男儿,能娶得这样一个妻子,我比他还会宠。”周氏感慨道:“你说,我儿咋就这好命了呢?居然娶到了暖暖……”
想想当初差点定下肖氏大族的那个姑娘就生生的打了一个寒颤。
幸好啊幸好,老三眼光比自己好。
那姑娘虽然说是肖氏大族的大小姐,不管从哪一方面都比暖暖差了不是一丝半点。
真正的大家闺秀,真正有才华的人绝对不会早早的声名远扬。
把名声早早传出来不外乎就是想找一个好人家,这是那些大户人家惯用的伎俩。
现在她只有二儿子没娶妻了,是了,老三来信说过,老二也有心仪的姑娘了。
就不知道,是哪一家的,长什样?
只求他眼光和老三一样好,找一个品行好的。
毕竟娶妻娶贤,贤妻旺三代,这要是娶了一个搅家精,三代都不得安宁!
“太太,老太爷来了。”周氏连忙放下书信去迎接公公,只是不知道老爷子这会来儿有什重要的事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