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山河

第467章 天灾不断(2 / 2)

最新无错章节,就在 追更人【www.zhuigengren.com】

  

  如何获得朝中百官的支持,还是看他们自己的努力。

  能够争取的目标是复国,而不是追究汉水侯的罪责,以避免矛盾扩大化。

  内心深处,杜少华隐隐有些不安。

  直觉告诉他,这些使团能平安进京,绝不是单纯的运气,更像是李牧故意放他们过来的。

  否则,就算他们侥幸进入京师,以李家在京中的权势,要弄死他们一样不难。

  从礼部不承认这些人的身份开始,他们就半只脚迈进了鬼门关。

  向五城兵马司打个招呼,就能以冒充使臣意图欺君的罪名,把这些人全部合法干掉。

  百官们就算知道,顶多吐槽几句,没人会为八竿子打不著的一群人去为难一名封疆大吏。

  倘若是刻意为之,那就是汉水侯对朝廷的一次试探。

  在这种时候,朝廷处理问题,就必须慎重。

  礼部、刑部、大理寺、鸿胪寺等相关衙门,默契的选择打太极,摆明是看破了玄机。

  这些人能找到他府上,多半也是有人暗中指引。

  反正在大虞朝,这种正面硬刚朝中权贵的活儿,基本上都被他们这帮御史包了。

  作为一家拥有“闻风奏事之权”的衙门,他们和其他衙门的最大区别在于——弹劾人不需要负责。

  以往的时候,御史言官主要工作是骂皇帝,其次才是纠察百官。

  新君年少,尚未亲政掌权,自然没法骂。

  退而求其次,那就只能骂权臣了。

  相比在京中的一众大员,明显是骂远在千之外的李牧,更有性价比。

  身份地位足够高,可以拿出来刷声望。

  距离又足够远,能确保当事人听不到。

  等消息传过去,事情早就结束了。

  以李牧的身份,也不好和他们计较。

  ……

  太和殿。

  受暴风雨的影响,今日早朝被迫延迟了一个时辰。

  官轿不能直接进入大殿,其中一段路程需要步行。

  风雨交加,雨伞根本不顶用。

  百官中不少倒霉蛋,都成了落汤鸡,形象很是狼狈。

  “外面雨下的这大,大家过来都不容易。

  有事赶紧说,早点处理完后,大家好回去换身衣服。”

  首辅姜书翰的话,拉开了早朝的帷幕。

  “首辅、诸位阁老,关中发来急报,陕西遭遇百年难遇的暴雨。

  境内多条河流泛滥,洪水一度淹没了西安城。

  各州府受灾非常严重,陕西巡抚衙门希望朝廷能够减免今年的赋税,再划拨一批赈灾粮过去。”

  吕凌风率先开口说道。

  户部掌管天下钱粮,要钱的事情,都和他们脱不开关系。

  陕西遭遇洪灾,需要朝廷出粮赈济,地方衙门第一时间找的就是户部。

  “陕西遭遇洪灾,黄河沿线中下游几个省,必定会面临洪峰的压力。

  尤其是河南地区,黄河的堤坝尚未完工,此时遭遇洪峰多半要出事。

  或许现在这种时候,河南巡抚的求援奏折,已经到了路上。

  黄河一旦泛滥,势必会波及多个省份。

  关中需要赈济,中原地区更需要钱粮。

  山东和南直隶部分州府,估摸著也会受损。

  朝廷需要准备一笔应急的款子,以应对接下来的各种意外。”

  礼部尚书袁天宇的话刚说完,吕凌风的脸都绿了。

  最近一两年时间,大虞的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朝廷的财政压力得以缓解。

  可赈灾需要的不是钱,而是粮食这种救命物资。

  大家都看著他,他也变不出粮食来。

  “赈灾款的问题,户部只能勉力筹集。

  具体有多大的缺口,还要等各地的灾情上报。

  事实上,不光是这些地方造灾,外面的雨若是不停,顺天府一样很危险。

  眼下最棘手的,还不是赈灾款不足,而是北方大地缺粮。”

  吕凌风强势回应道。

  赈灾款可以四处挤一挤,拆东墙补西墙,总能给拚凑出来。

  粮食的缺口,就不是人力能够解决的。

  想要从外面调运,也得等雨季结束,否则粮食在路上就得发芽。

  “北方缺粮,我等当以身作则,带头节约粮食。

  以老夫之见,从今天开始,京中的大小宴会都给取消了。

  都察院负责监督,发现有官员铺张浪费,一律严惩不贷。”

  姜书翰同几名阁臣对视一眼后,当即拍板做出了决策。

  如此高效的决策,让很多官员都感到不可思议。

  按照惯例,以往遇到这种事情,不吵上一阵子是不会有结果的。

  对群臣的疑惑,他没有心思理会。

  灾情波及多省,如果不赶紧采取措施,那是会出大乱子的。

  距离白莲教之乱,才过去了没几年,他可不想再来第二次。

  “首辅大人,今日下官接到一个案子,不知当不当讲。”

  杜少华一开口,就引来了群臣诧异的目光。

  作为御史中有名的大喷子,杜大御史居然还有犹豫的时候。

  “说!”

  姜书翰没好气的说道。

  知道不该说,那就别说啊!

  在朝会上搞这一出,他若是拒绝,那可就成了堵塞言路。

  背上这条罪名,天下读书人还不问候他祖宗十八代。

  “首辅大人,下官在上朝路上,遇到了一群藩国使者。

  他们是进京来请罪的,因为身份讯息存疑,被鸿胪寺拒之门外。”

  杜少华说完,鸿胪寺卿温思远就气的脸色铁青。

  什身份讯息存疑,摆明就是在给他上眼药。

  感情觉得汉水侯不好惹,就挑他这个软柿子欺负。

  “杜大人,话可不能这说。

  这帮所谓的番邦使臣,国书讯息和鸿胪寺留档,存在严重的出入。

  尤其是其中几人,在未经过朝廷的册封下,就擅自称王。

  念在他们是番邦之人,不通教化的份儿上,本官才没有追究他们冒充使臣的罪。”

  温思远一口咬定道。

  话说到这份上,使团的身份必须是假的。

  甭管谁来说,他都必须坚持原则。

  (本章完)

无错乱更新快,收藏不迷路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