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不会忘记布吕歇尔将军的卓越贡献。”韦尔斯利道,“实际上,联军在符腾堡作战,对他的增援效果远好于直接向瑞士派兵。
“法军兵力有限,在巴登遭到威胁的情况下,只能撤出瑞士的军队前去防守。”
卡尔大公似乎觉得面子上过不去,轻咳一声道:“咳,我会派一支两万人的军队,在巴塞尔方向牵制法军,以减轻布吕歇尔将军的压力。”
想当初,他坚持要将进攻的重点放在北意大利,布吕歇尔还极力反对过,结果现在却让后者承担最大的损失,这确实说不过去。
韦尔斯利却立刻表示反对:“殿下,我们不该分散任何兵力,哪怕是两万人……”
卡尔大公有些尴尬地低声道:“损失一支近6万人的军队,会对联军的士气造成不利影响。”
韦尔斯利高声道:“布吕歇尔将军在瑞士消灭了超过7万法军,最终因突然出现的严寒,而被法军包围。即使如此,他依旧在顽强地抵抗。”
卡尔大公瞪大了眼睛,但立刻便明白过来。
普鲁士军在瑞士取得了多大战果,除了他们这些高层之外,谁也不知道。所以只要宣传得当,就不会对士气造成什么影响。
那名普鲁士少校还要再争辩,就听韦尔斯利道:“即使布吕歇尔军团遭到俘虏,但只要联军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他们就都能体面地返回柏林。”
之后的作战会议便按照英国人的建议开始进行细节讨论,直到黄昏还未结束……
一周之后。
奥军主力开始分批从北意大利悄然撤退,而后绕行波西米亚,从图林根南下符腾堡。
与此同时,奥地利国内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征召。
……
1799年1月11日。
巴黎东郊。
头戴黑色三角帽,身着崭新白色军装的吉勒·盖兹卡在队伍第二排站得笔直。
他已经完成了70天的快速训练,现在是法兰西第六集团军第23步兵师的一名士兵了。
他身旁棕色头发的小胖子站得有些不耐烦了,低声抱怨道:“好冷啊。我们不是应该直接前往瑞士或者曼图亚之类的地方吗?在这儿等什么?”
最近,因为对瑞士大捷和曼图亚突袭战宣传得比较多,他作为一个没怎么离开过村子的农民,也就只知道这几个外国地名了。
站在队伍最左侧的荣誉代表侧头看向了他,微笑道:“安静,纳塞利。您不会后悔等这半小时的。”
他话音刚落,就听到连长的声音:“所有人,齐步走。”
军鼓声响起,盖兹卡条件反射般踩着鼓点,迈开了脚步。
这四五百名士兵的队列还有些歪歪扭扭,但基本上保持了相同的步调,且走出近两公里之后都没有一点松散的迹象。
盖兹卡的眼神极好,离得很远就看到了前面的白色烟雾:“那是……蒸汽机?”
他的村里有蒸汽抽水机,对这个景象很熟悉。
“是火车!”纳塞利激动道,“我在报纸上看到过。能载着好几百人行驶,快得像飞一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