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首发五虎今晚手感都相当出色,轮换时间,特奥、雷.阿伦和钱德勒.帕森斯也同样状态不俗。
克里斯.保罗确实传了很多好球,可步行者连续的打铁和尼克斯自身出色的状态,还是让卫冕冠军在首节就把分差拉开到了两位数。
节间休息时,弗兰克.沃格尔蹲在CP3面前,战术板上什么也没有。
“克里斯,你现在必须站出来带领球队渡过难关!”
他需要CP3像林奇那样站出来接管。
CP3给出了回应。
第二节比赛,克里斯.保罗大量开发出手。
挡拆后急停跳投,单挑强行撕裂防线.
克里斯.保罗展示出了为什么他会被一些媒体认为是MVP级别的控卫。
他有着传统控卫的打法,但进攻开发能力却又是大多数传统控卫不具备的。
你很难想象史蒂夫.纳什或者贾森.基德像现在的CP3一样,在局势无法打开时用单打硬解去解决问题。
第二节,在克里斯.保罗单节13分的出色发挥下,步行者队追回了一些比分,半场只落后8分。
雷吉.米勒,这位曾和微笑刺客正面交锋过的家伙甚至认为:“太不可思议了,硬解能力比他更强的矮个球员大概只有阿伦.艾弗森!克里斯在燃烧自我,并向世界宣告,他也配得上MVP!”
中场休息回到更衣室,克里斯.保罗气喘吁吁。
刚刚那一节比赛打得非常不克里斯.保罗,但眼下,但战术无法换来终结,球队头号球星接管是唯一的办法。
第三节,克里斯.保罗决定延续个人强解的打法。
但开局第一次进攻,克里斯.保罗借掩护后正欲出手,却看见德安德烈.乔丹毫无保留的选择了夹击。
与此同时,林奇快速轮换,奔向禁区护框,切断了大卫.韦斯特顺下后的得分机会。
克里斯.保罗出色的控场能力在此刻凸显,他没有教条地把球传给顺下的老搭档,而是预判了林奇的预判,直接将球甩给保罗.乔治。
保罗.乔治在底角接到篮球,林奇再次轮换而出。
可即使林奇再快,也不可能从禁区又瞬间反扑到底角。
他给予了保罗.乔治一定的干扰,令他投篮难度陡增,但并不严密到令人绝望。
保罗.乔治还是果断将球出手,克里斯.保罗死死盯着那道弧线,心中充满期待。
一旦有人的手感能够恢复,一旦队友们的手感复苏,他身上的压力就不会那么大。
但事与愿违。
“哐当!”
打铁声无情砸碎了所有希冀。
保罗.乔治没能在林奇的干扰下命中跳投。
为了防守林奇,他已经付出了太多精力,且整个半场一直在与林奇肉搏。
他的跳投手感早已被消耗殆尽。
并且,这个时期的保罗.乔治持球进攻能力匮乏。一旦他接球,十有八九会选择跳投。
因此,林奇不需要担心他有可能假投真突的情况,只需要竭尽全力起跳干扰他的投篮就好。
欣赏归欣赏,但这个时期保罗.乔治的即战力是远远不够的。
防守他简直太容易了。
步行者队的远投手感并未恢复,这意味着,尼克斯队接下来可以继续使用“小乔丹夹击,林奇轮换补位”的防守策略。
克里斯.保罗的单打环境将变得非常糟糕,这对他的硬解能力提出了更大挑战。
只可惜,他没能像第二节那样克服困难。
严密的夹击废掉了他的挡拆进攻,他想得分,现在就只能靠持球单挑。
而这是消耗最大的一种硬解方式,要知道,挡拆进攻的本质便是为了减轻进攻发起人的压力,让他能够更轻松的摆脱防守,获得错位优势。
如今却被迫弃之不用。
更何况,年轻的凯里.欧文在防守对方头号球星这件事上非常上心。
在队内,他和“相互看不顺眼”的吉米.巴特勒一直有一种良性竞争存在。
从职业生涯的第一场比赛起,凯里.欧文就牢牢占据着首发位置。
这是荣耀,也是一种压力——凯里.欧文要求自己必须比吉米.巴特勒表现更好,证明他能打首发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是状元秀。
所以,CP3想单打得分就更不容易了。
第三节前三次出手,克里斯.保罗的出手——无论是中距离还是强突——全部偏出。
林奇在防守端大范围游走,让大卫.韦斯特和保罗.乔治也频频打铁。
这让克里斯.保罗没得选择,即使频频打铁,他也必须硬着头破继续开发出手。
步行者队的进攻经历第二节的回光返照后,转眼又再度跌入绝望的死寂。
而当凯里.欧文因为防守CP3导致投篮连续失手,当德玛尔.德罗赞在阿伦.阿弗拉罗的死缠烂打下也开始效率下滑时。
又是林奇,延续了尼克斯的攻势。
他先是在双人包夹下用一个晃肩后的翻身跳投命中投篮。
又抓下进攻篮板,原地强起隔扣大卫.韦斯特暴力得分。
紧接着在三分线外,林奇面对死死贴防的保罗.乔治。
上一场关键时刻林奇的超远三分,让保罗.乔治决定听从罗恩.阿泰斯特的建议——无论林奇在什么位置拿球,都决不能给他空间。
但罗恩.阿泰斯特的建议其实也有问题。
作为一个暴力型防守人,他的防守经验多数来自于HandCheck时代。
在NoHandCheck时代,贴身紧逼可谓处处受限。
保罗.乔治无法上手,于是林奇用一个漂亮的转身接体前变向,便似利刃切油般滑过了那具因贴防过紧而没有任何反应空间的年轻身体。
时代变了,顶级外线防守的艺术已非粗暴的缠绕,而是精细的距离把控与步法。
想成为顶级外防手,你得随时保持在一个最完美的防守距离,且保证不会失位才行。
而这是罗恩.阿泰斯特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
在这方面,保罗.乔治真正该请教的,也许是板凳席上目光沉静的著名铁人科怀.莱昂纳德。
过掉保罗.乔治后,林奇轻轻松松在三分线外急停出手。
篮球空心入网,不知不觉间林奇已经连得7分。
尼克斯只是稍稍显露出了进攻停滞的势头,林奇就立刻站出来解决了危机。
防守端,他锁死CP3串联球队的命脉。
进攻端,又能立刻开发出手解决问题。
在林奇的努力下,尼克斯已经领先到了16分。
那一刻,雷吉.米勒决定收回自己刚刚的话。
“事实上,这大概就是克里斯为什么无法获得MVP的原因。今晚,我们清晰的看到了他和真正MVP之间的差距。
他是一个球场影响力非常全面的球员,所以这有利于他打出漂亮的高阶数据。
但我们必须认清一个事实:再多的高阶数据都只能起到一个参考作用,绝非衡量一个球员实力强弱的终极标尺。
从各项高阶数据模型来看,CP3的比赛影响力和林奇相当,但实际到赛场上却并非如此。
183公分的身高,为克里斯设下了无法突破的天花板:他无法从根基提升球队的整体防守
同样,他也无法像个真正的持球大核那样去开发进攻,扛起产量。
他固然可以在某一节比赛里打出顶级的火力输出,可很难将这样的表现延续全场,
大多数时候,他需要依靠队友的发挥撑到第四节,然后再用关键单打去解决比赛。
而他的所有缺点,在林奇面前都不是问题。
林奇可以担任进攻核心,也可以大量开发出手。
事实上,林奇还有克里斯.保罗不具备的无球能力。
当他持球进攻遇到困难时,他可以立刻切换到无球进攻模式。
克里斯却做不到,我们今天也看到了,他正在持球单打中越陷越深。”
雷吉.米勒顿了顿,话语沉稳如终审宣判:
“我尊重克里斯,他绝对是现役最好的控球后卫。
可对于MVP,我觉得他不应该抱怨什么。
林奇就是当之无愧的最有价值球员!”
雷吉.米勒的分析一针见血,事实上,这也诠释了他和纳什、基德之间的不同。
甚至在很多年后回过头来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整个职业生涯都拿不到戒指。
史蒂夫.纳什是一个可以打无球的控球后卫,这让他能够在林奇身边以二当家的身份获得成功。
保罗却截然不同,球权一旦抽离,他的进攻价值便骤然坍塌。
贾森.基德的防守能力在控球后卫这个位置上可以竞争历史第一,他能够以后卫的身份直接改变一支球队的防守。
所以他能带队打总决赛,所以在另一条时间线中,他能以角色球员的身份在德克.诺维茨基身边终尝冠军滋味。
CP3同样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无论身份是当家核心抑或副手,克里斯.保罗始终是球队下限的坚实抬升者,但并无法帮助球队突破上限。
比赛还在继续,CP3的进攻开发步履维艰,连续失手已成常态。
林奇的存在,也扼杀了保罗.乔治和大卫.韦斯特帮忙分担压力的可能。
与此同时,他还火力全开。
分差如同溃坝的洪流,逐渐膨胀到了令人绝望的数字。
第三节最后时刻,随着林奇顶着替补上场的罗伊.希伯特打成2+1,尼克斯队的领先优势赫然来到了31分!
尼克斯单节打出了触目惊心的38比15!
步行者队整个第三节的进攻几乎哑火,而尼克斯在林奇及时的接管下则继续高歌猛进。
比赛打到此刻,所有关于MVP归属的争议都已经失去意义。
但林奇并不满足。
他听够了克里斯.保罗的那些废话,所以他决定。
让那个混蛋从今往后彻底闭嘴。
想达成目的,只有一个办法。
“克里斯,”第三节结束,双方球员走下场,林奇从CP3身边经过时,他问他:
“如果说常规赛最难打破的记录是你的偶像剃姆.邓肯35秒被砍13分。
那季后赛最难被打破的记录是什么?”
克里斯.保罗没有回答,只是感到羞耻和恐惧。
(今天一更,缩水3200字,明天也需要请假一天,12号恢复日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