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神通之名

第113章 陆家老宅(五更求首订)(2 / 2)

最新无错章节,就在 追更人【www.zhuigengren.com】

老人叫赵志立,是陆昭父亲的朋友,当年没有跟着去参军就活了下来。

现在是黄水村的村长。

此时,一个老妇女挤在前面,道:“陆昭呀,我这里有一门亲事,村尾李二家里的闺女你还记得吗?以前跟你是一个班的。”

“老媒婆你就省省吧,人家陆昭帝京毕业,你能找个门当户对的吗?每次回来你都赶着说媒,就不怕惹人烦吗?”

赵叔把人挤开,立马又有人从另一边涌上来。

“陆昭,上叔家吃饭,刚宰了一只鸡。”

“李婶,我刚刚吃过了。”

“陆昭前些天我听到河里有怪叫,是不是有水兽藏着?”

“村子河道就两米深,藏不住的。”

这四年来,有空陆昭就会回老家打扫一下,村里人对他并不算陌生。

林知宴和陆小桐从车上下来,两个貌美如花的女青年并未吸引村民们的目光,可能注意到了,但更多在往陆昭身边涌。

有的人邀请陆昭去家里吃饭,有的人忙着说媒,有的人想给家里某个青年要份进边防站的工作。

民众各有述求,有些要求比较强人所难,但言语里都透着对陆昭个人的尊敬与喜爱。

他完全没有透露自己成了边防站站长的事情,村民们的热情完全是自发的。

这些年来,犯罪分子有多畏惧他,那么十里八乡村民们就有多敬佩他。

水兽对于十里八乡不是传闻,而是每年都要面临的威胁。

比起在边防站的孤立,官场上是针对与谩骂,同事的不理解,陆昭在村子里获得了截然相反的待遇。

远远看着被民众簇拥的陆昭。

林知宴想起来了自己的爷爷,亦或者大灾变前许多官民照片里也都是类似的场景。

现在联邦同样是为人民服务,但严重的内外矛盾导致这已经不是主基调,如何解决生存问题才是首要问题。

但他这位学长显然不是这么认为的。

“哇哦,昭叔真是万人迷,男女老少通杀啊。”

陆小桐第一次见这种阵仗,她这个年纪还不理解政治,只能归结为颜值。

“当年昭叔上高中的时候也是这样,每次到教室里都是一大堆人围着他。”

林知宴有些好奇问道:“他从小就这么受欢迎?”

“昭叔不仅长得帅,还特别早熟,相较于那些幼稚的男生特别受欢迎。”

陆小桐张开双臂,用动作形容当时的情景。

林知宴扯了扯嘴角,她觉得可能需要夸张了,但一想到在校时候的情景,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在一个非艺术学校,有一个比明星还好看的男性。

学长的福早在前半生已经享受完了,如今是不是在还债?

“这两个女青年是谁?”

终于有人注意到她们,陆昭介绍道:“这是我侄女陆小桐,放暑假回老家看看,这位是我朋友。”

他没有介绍林知宴职务,因为没有必要,陆昭没有在父老乡亲面前找优越感的兴趣。

“这就是陆小桐啊,多年没见长这么大了。”

“还记得婶子吗?我小时候还抱过你呢。”

经过一番寒暄,众人一路来到了陆昭老家。

一栋两层高的红砖房,木质大门已经有些腐朽。因为一直有人来打扫,屋内还挺干净的。

陆小桐与林知宴这种城里长大的孩子,对于一切都很好奇,这瞅瞅,那摸摸,手里拿着的相机一直拍。

两人最感兴趣的就是一个竹条编制的餐桌盖子。

陆昭坐在客厅实木椅子上,硬邦邦地,坐起来都嫌硌屁股。

但南海道家家户户有钱都会买上一套,平时基本没人坐。只有逢年过节摆满瓜果,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才有人坐。

他点了根烟,深吸一口。

陆昭出生的时候这房子才一层,后来大哥结婚上盖起了二层,初中铺好瓷砖刮上腻子,然后就是突如其来的大灾变毁了一切。

如今已经过去十几年了,也就一晃眼的事情。

有时候从小记事也不是一件好事,很多事情都历历在目。

咔嚓!

陆小桐举着相机扣下快门,笑容甜美道:“昭叔,你现在好像爷爷喔。”

陆昭愣了一下,问道:“你还记得爷爷?”

老豆(老爸)和大哥去参军的时候,陆小桐也才两岁。

陆小桐回答:“奶奶给我看过照片,也是像你这样坐着抽烟。”

(本章完)

无错乱更新快,收藏不迷路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