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宁拙的这般反应,刘耳心中甚是满意,暗自思忖道:“果然,我已然看透了宁拙这位大家公子。此番言论,成功激起了他的义愤与正义之心。”
宁拙紧握拳头,即刻为刘耳谋划起来:“将军若想求娶穆兰将军,势必要与孙干、双净针锋相对。如此一来,三将营恐怕会遭受刁难与打压。”
“这还并非最为糟糕的情况。”
“一旦我军开拔至最前线,孙干、双净的地位远高于我们,极有可能从上层设法,给予我们难以违抗却又极为艰巨的军令!”
“还有关红、张黑二位将军,他们对红花营此前将敌人甩给我方的行为,也是极为厌恶反感。”
刘耳当即一挥手:“二弟、三弟那边,由我来解决。即便对上双净和孙干,我也要奋力争取!”
宁拙心中微惊,他感受到了刘耳的坚定信心,这让他心生疑惑。
“没想到刘耳竟也追逐穆兰。什么一见钟情、爱慕之意,全是骗人的鬼话!他定然是觊觎上将军印!只是他的信心如此充沛,究竟为何?他又拥有何种底牌呢?”
宁拙思绪纷飞,越想越深。他甚至想到,刘耳之所以在此时参战并组建军队,很可能除了建功立业之外,还有一个主要目标,那便是接近穆兰。
“刘耳定是有底牌的。若他一早便为接近穆兰,其身后必有势力支持,且这个势力绝不简单。我刚与张重义密谈不久,刘耳便已知晓。或许军营并不安全,刘耳掌握了某种获取情报的能力?”
与刘耳商议一番后,宁拙肩负起替刘耳向穆兰一方表达心意的使命。由于局势紧张,刘耳担心穆兰很可能迫于压力答应双净或者孙干,于是催促宁拙尽快行动。宁拙便离开三将营,前往红花营。
局面愈发复杂起来。不只是宁拙自己,就连孙干、双净,甚至是刘耳都意图谋取上将军印。
“但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即便与穆兰双修,获得道侣身份,也不代表婚约,更遑论上将军印了。甚至如今的穆兰,作为上将军府的唯一继承人,也尚未掌握上将军印呢。”
正是因为这一点,宁拙才拒绝了张重义的双修提议。若他在那时顺势提出道侣身份,必然会引发张重义、穆兰的反感,被他们视为乘人之危的小人。
“所以,此事不能操之过急。双净、孙干乃至刘耳,不会不清楚双修与上将军印之间的差异。但他们依旧如此行事,这只能说明,他们还有后续手段,能够借助穆兰这层关系,进一步获取他们渴望的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