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学会当官”后的任同,现在多的会送礼。
一,虽然远在广东任职,但是依然关心著领导的身体。
二,任同说“拿上去送给您”,这就表明自己就在你家楼下,减少领导拒绝的机会。
郑卫中自然也看懂了这些委婉的潜台词。
任同是自己手下外放出去的大将,做事还是一如既往的忠心和积极,并且还比以前会说话了。郑卫中对这位下属的印象越来越好。
但他没有马上回复,而是先走到客厅,对正在看电视的妻子李香兰说道:“小任一会要来家。”李香兰怔了一下:“任同吗?”
“对。”
郑卫中说道:“他前阵子去广东当负责人了,今晚过来聊点事。”
“哦。”
李香兰点点头。
她和丈夫在家很少说话,郑卫中特意过来解释。
一是尽到告知义务,毕竟家要来外人了。
二呢,希望妻子配合一下,在外人面前摆出一副“家琴瑟和谐”的状态。
其实,如果去一些厅局级的领导家拜访,很多时候看似夫妻热情,嘘寒问暖开开玩笑。
实际上客人一走,两人立刻本著一张脸。
大千世界,处处都在演戏,家也不例外。
李香兰都已经演习惯了,她关掉电视回自己的卧室,换上一件长裤长袖的保守睡衣。
没过多久,任同上门。
他刚进来就不住的道歉:“领导不好意思,您工作那辛苦,我还过来打扰您,实在是过意不去……”紧接著,任同立刻就把两盒陈皮拿出来:“这是江门新会的【陈李济陈皮】,我到了广东啊,就听他们一直说这玩意对嗓子多多管用,昨天特意找了那边的朋友,挑了两盒大师傅亲手晾晒的陈皮。”可能有人会说,送礼不应该是【淡化过程】吗?
为什任同还要突出一下【特意找了那边的朋友,挑了大师傅亲手晾晒制作的陈皮】呢?
因为,他又拿出了第二个礼物。
这一次,任同就很随意的说道:“在澳门参加【粤港澳区域通信合作高峰论坛】的时候,主办方送了一支钢笔当小礼品。”
“领导您也是知道的,我写字弯弯扭扭的好像蚯蚓一样,这钢笔对我来说一点用都没有。”任同笑著说道:“但郑总的字在集团都是有口皆碑的,我们私下都说啊,看郑总的批阅文件就是一种享受,所以干脆就借花献佛的带给您了。”
郑卫中钢笔字很好,当初他给电子工业部(已经改组)的大领导作书记员的时候,就是靠著一手飘逸俊洒的钢笔字被赏识,从而有了今天位置。
郑卫中瞄了一眼。
行货。
万宝龙(Montblanc)的经典大班系列,麦穗纹纯银款,市价过万了。
没见过哪个会议能拿出来这种东西当“小礼品”,必然是任同记得自己的爱好,然后用心挑选的。所以,任同刚才是“贵重的礼物(钢笔)”,轻描淡写的说。
“礼轻”的陈皮,郑重其事的的说。
这可是高手,轻重颠倒之间,既送出了厚礼,又显得无比自然贴心,所有心意都落在了实处。而且,任同没有送钱。
郑卫中这种“少壮派”领导,你给他送钱,他会觉得你在害他。
“小任,有心了。”
郑卫中颔首道。
领导嘛,就算下属送礼非常熨帖,一般也不会出声夸奖。
但是只要收下来,那就意味著接受了这份心意。
任同在沙发上欠身坐下,只占了半边位置,姿态恭敬谨慎。
他手边还剩下一盒未送出的礼物,这是特意为李香兰准备的。
但是,任同并不知道李香兰在不在家。
正常来说,高手送礼的时候,如果还给领导家属捎带一份。
如果领导家属在家,那就当面送,让对方加深印象。
如果不在家,那就临走的时候,再特意和郑卫中说一声。
反正,最好不要人都没见到,就开始嚷嚷给您家属带了什XXX。
(这些过程不知道要不要写,写了担心你们一直说节奏慢,其实也能用一句话替代,略去这些“如何送,送什,怎开口”的过程。主要是现在的起点小说,没有这方面的真实描述,所以这才写了一点,但如果反对声很大,老柳就略去了。【这段话不要钱,2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