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组人员,男女主角,如果有其他比较重要的男女配角,那么他们也会一起走。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导演和女主角一起走,不过这样的搭配比较少见,如果有,往往意味着导演和女主演的关系可能有些不一般。
而且刚才男主角才一个人进入了电影院里,芭芭拉怎么可能会排在男主角后面?
这不太合理!
迎宾主持拿着话筒,看着迎宾名单大声说道,“接下来让我们欢迎这部电影的女主角,也是目前最火热的女明星芭芭拉女士,以及……”
他愣了一下,但很快就接上了,“以及万利影业的董事会名誉主席,电影协会的名誉主席,蓝斯·怀特先生!”
礼宾车的门开了,大红色的高跟鞋从里面踩出来的那一刻,影迷们就开始疯狂的尖叫,欢呼!
芭芭拉露出了迷人的微笑对着人们挥舞着手臂,这换来了影迷们更疯狂的尖叫声。
有时候芭芭拉也很难理解这些人,有的影迷太疯狂了,疯狂到让人无法想象的地步。
她之前就听说在片场外有一些影迷会翻摄制组的垃圾,从里面寻找一些可能是某个明星用过的道具之类的收藏起来。
听起来就很恶心,要知道垃圾袋里什么都有。
之前还有人宣称找到了歌剧皇后生理期用的染血的棉垫,并且还收藏了起来。
就这个东西,在影迷的交易市场上据说能卖好几百块!
这些让人无法理解的行为都发生在这,只能说联邦人的精神状态和他们一直标榜的自由一样的……抽象,还有搞笑。
芭芭拉出来后,蓝斯才从车里出来,闪光灯闪烁得更疯狂了。
虽然影迷们不知道蓝斯是谁,也对刚才那一大串的头衔并不是很感兴趣,他们的焦点都在芭芭拉身上。
但是媒体的记者们知道蓝斯是谁,以及了解他在电影行业中的地位。
能把这位大人物请出来,看得出这次他们对这部电影,的确非常的有信心。
芭芭拉挽着蓝斯的胳膊走完了红地毯,当一个人对自己在这个领域内的影响力,地位,有着绝对的自信时,他们就不会在红地毯上逗留得太久。
很快蓝斯和芭芭拉就来到了电影院中,这时一些人主动靠拢了过来,和蓝斯打招呼,和他说上几句话。
有些是蓝斯认识的,有些是蓝斯不认识的,但每个人都想要认识他。
电影协会这几年发展得非常好,其中就离不开蓝斯以及万利影业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资金,影响力,甚至是排除竞争对手之类的。
他虽然很少参加,几乎不参加电影协会的会议,但是他的影响力,是无人能及的。
能和他聊聊,混个脸熟,说不定未来就有什么时候需要仰仗蓝斯的面子。
蓝斯和他们应付了一会之后,就在主持人的带领下,来到了最前面的位置。
芭芭拉整个过程都在他的身边,包括应酬这些人,她显得游刃有余,非常轻松的搞定了这些应酬,这是她比帕特里夏强的地方。
如果换了帕特里夏,她可能会比较拘束,有些不适应。
她太简单了,简单的人适应不了这样复杂的场合,这让蓝斯不由得回想起芭芭拉在车里对他说的那些话。
“你走神了?”,灯光已经开始变暗,芭芭拉看着蓝斯有些出神的看着某个方向,问了一句。
蓝斯转头看向他,“在想其他事情。”
说着他的注意力就放在了电影上。
电影的内容其实还是非常简单直白的,这个时期并没有多少鬼才横空出世,如果要用“境界”来形容此时的电影内容,那就是“山是山,水是水”,一切都表现在最浅显的地方。
在这个受教育程度还不高的时候,把电影拍摄得太过于晦涩,没有任何意义。
拿不到奖,也没有票房,所以每一部电影都很直白。
爱就是爱,恨就是恨。
电影的核心主线就是战争,两个,或者说更多因战争不得不分开的人,在战争和伤痛中不断的前行。
有些人最后重逢了,但更多的人是最后没有重逢。
这种悲伤叙事不是什么大团圆结局,恰恰也就是这样的缺憾,能够给人一种更深刻的冲击和记忆。
电影以暗色调为主,昏暗的战壕里,战车,坦克,不断的在上方疾驰而过。
爆炸掀起的泥土如雨下。
期间穿插着一些从战场上拍摄回来的真实素材,在剪辑师精湛的技术下剪切的人们都分不清到底是电影还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只能不断的感慨,惊叹。
随着主线的推进,曾经一起的年轻人们越来越少,并且每个人的身上都出现了伤残。
当战争结束时,男主角站在了联邦的国旗之下,用残疾的手,对着数不清的墓碑敬了一礼。
他将自己怀中珍贵的那张相片,放在了女主角的墓碑前。
镜头最终给到了相片一个特写,相片上二三十多人满面笑容的站在一起,年轻的脸上全都是肆无忌惮的青春和笑容。
画面稍稍晃动了一下,时间似乎穿越回了他们赶赴战场之前,相片上的人们都动了起来,他们互相拥抱,互相问候,缺少了男主角一人。
他们向男主角挥舞手臂,每个人都向他说了一句告别的话。
每个人又重新“定”在那,最终变成了另外一张相片。
镜头拉回到男主角的身上,他转身离开了这里,只留下漫山遍野的墓碑,以及那面在风中不断猎猎作响的国旗。
伴随着演员剧组成员名单开始出现,电影院里的灯光也开始明亮起来,蓝斯扶着椅子的扶手站了起来,开始鼓掌。
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为这部电影鼓掌,他们从这部电影里,看到了一些其他电影中看不到的东西。
残酷的战争,带来了更残酷和现实的思考!
一部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