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常穿越

第二百五十七章 机动何来?(2 / 2)

最新无错章节,就在 追更人【www.zhuigengren.com】

顾维再次点了点头。

这也很好理解。

就像你家里莫名奇妙跑进了个劫匪,面对跟随来的帽子蜀黍,你显然也会非常配合——自己亲自上或许有点难,但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帮助、或者面对蜀黍想要从隔壁房间破窗而入捕捉小偷的想法肯定是举双手赞成。

这就是教官所谓的主动。

接着教官又把右手握拳,在面前做了个类似调节汽车档位的动作:“零素机甲的那个驾驶员就是在时空张力即将达到最大的临界点时进行了虚轴坍缩,具体步骤是先将动力操纵杆以特定频率连续前推至临界点三次,把散热格栅完全展开,让它的工作频率与即将爆发的能量波同步。”

“接着膝部液压杆压缩至极限,让腿部推进器逆向喷射形成环状涡流,机体通过时空张力在很短暂的时间里一般是0.05秒内完成125次以上的对称震颤。”

“这种量级的震颤可以量释放强度大于10j的瞬时空间能,在周围产生大量的简并中子流,最终引发时序概率幅波动,让概率云在时间轴上坍缩为实体投影。”

空间与时间。

这是人类历史上两个经久不衰的物理话题或者说研究方向。

甚至宇宙这个词,本身就和时间与空间有关——宇宙二字出自战国著作《尸子》,文中便提到了【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截止到顾维穿越之前。

地球上的物理界对空间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丢丢成果,虽然连初窥门径都谈不上,但大致的路线已经梳理了一些。

比如说量子隐形传态,目前已经可以做到在12.3公里光纤的芯片间完成传态了。

又比如物质的波粒二象性研究,如今物理界已经让分子量5674的小肽发生了双缝干涉而没有损害它的生物活性。(注:再再再再再次感叹一下科学界的进步,23年我写走科的时候才完成了分子量1886的短杆菌肽实验,现在已经翻了三倍了)

这些都可以看做空间研究的成果,并且都是正确的路。

但另一个课题.也就是时间研究,就显得有些单薄了。

依旧是以顾维穿越前为节点,物理界和时间勉强搭的上边的只有氧化铟锡也就是ito的响应实验,而且实际看来多半也只是炒作股价的一种噱头——谷鸽的人宣称这玩意儿是时间晶体的理想候选材料.

不过尽管现实中的成果不多,但有一个理论在物理界还是处于准公认的状态。

那就是.

引力过大会让时间变慢。

或者说引力势越小,时间越慢。

这个理论出自老爱的广义相对论,目前物理界已经基本上证实了这个论点——2022年的时候博思韦尔团队用超冷锶做了个实验,测定出高度相差仅为毫米尺度的两个位置之间的时间差异,这种时间膨胀效应表现的正是引力红移。

虽然只有0.0000000000000000001的差异,但它是可测量的,也是人类对时间膨胀进行过的最精确的实验。(/10.1038/s41586-021-04349-7)

不过受限于地球的科技水平,那些物理学家也仅仅能验证理论的准确性,想要接触时间轴就很困难了

换而言之.

阿米尔机动二式的起手式,也是利用引力变化去激活或者拉扯时间轴?

无错乱更新快,收藏不迷路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