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李家历代流落到民间的也不在少数,到底有多少十代之内,血缘相关的人,实在太难说清。
关长岭当初要是真把这东西研制出来,到时候,满长安的人们,都可能在无意中充当媒介,又流往各地,也不知道最终会害死多少人。
还好,他没来得及成功,就已经死在南诏。
楚天舒听完,不由拿指甲刮了刮额角。
当年那个给他印象不深的家伙,竟然是这种制毒狂人啊?!
好好好,长安真是藏龙卧虎,一百年前就有人搞这种东西了。
“山王异变之后,不断游走各地,但对寻常百姓却没有什么攻击性,只对高手的敌意有反应,看起来好像无害。”
海东来继续说道,“然而,我发现,他所过的地方,蝗虫的品种,全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这几年爆发过的蝗灾,看起来跟往年相比,还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已经接近了质变的程度。”
“如果被他继续这样影响下去,就算我把他找出来,成功击杀。”
“那些已经变种的蝗虫,也终究会酝酿出前所未有的大灾,遗祸无穷。”
比如说,寻常蜻蜓、蝗虫之类的。
即使没人去捕杀,到了冬季,它们也就该绝迹了,顶多有卵藏在土壤中过冬。
然而如今,各地已经有一些蝗虫,能在冬季活蹦乱跳。
所以,海东来就想起了关长岭的手记。
如果能够培养出一种专杀蝗虫的奇毒,对别的人畜俱是无害。
在奇毒流传的过程中,是不是就能把蝗虫成片成片的灭绝?
就算不能灭掉所有蝗虫种类,把这些危害大的灭了,将来大唐百姓,是否就能不受蝗灾之苦呢?
也多亏,这天下武道越发昌盛,兵魂之术不断改进。
海东来带人尝试多次之后,真的培养出了一种兵魂,效果类似关长岭当年的兵魂。
以这个为依托,他观察蝗虫本身就容易染上的一些怪病,分析致病的细微事物,从中提取出来,加以培养、测验。
“我搜寻了一代一代的变种蝗虫,让这种菌粉的效果,也一代一代的培育增强。”
“但是蝗虫先变化,我的菌粉才跟着变,这就始终慢了一步。”
海东来目视长空,一字一句,娓娓道来。
他的气质,与一百年前相比,颇有些变化,语气柔和,脸上也会浮现一点淡淡的,带着生命活力般的微笑。
这种人恐怕不会因为年老,而轻易改变自己的气质。
现在这种气质,也许更多是因为,他干了整整七年走山踏水,田间地头,培育菌种的细致活。
“要想让菌粉反超那些蝗虫的变化,最好要借助变化的源头,从源头来培养这些菌粉,可是异化后的山王跳脱不定,实在难找……”
海东来说到这里,楚天舒已经彻底明白了。
咚!
楚天舒屈指在黑鳞鼓面上轻敲。
“山王神鼓的兵魂,说到底,是山王用精血和意念滋养百余年的产物。”
“兵魂就蕴含着山王这个变异源头的气血精粹,当年山王一定是死之前,就钻研过某种倾向,死后才会有那种变化。”
“兵魂曾随着他逐年变强,显然也埋藏有那种倾向!”
用兵魂培养菌种,就能实现对蝗虫的反超。
海东来转了一下手上的红伞,笑道:“正是。”
而且,变种蝗虫开始大片灭绝的话。
灭绝过快,异化的山王也多半会生出强烈感应,追溯过来。
到那时,海东来只要守株待兔,就能与他再战一场。
“那你拿去呗。”
楚天舒将神鼓随手抛去。
海东来伸手接住,却没有急于着手,问道:“你昔日就对野兵魂另有用处,听说拿到神鼓之后,还常常把玩,是不是这个对你也有用?”
楚天舒摆摆手,不甚在意的说道:“还行吧,对我练功有点助益,不过,随着我根基愈发强大,鼓声影响,显然越来越小。”
“能有助于灭蝗,也是关长岭和这面鼓八辈子的福分。”
“但是这种培育,需要不少时间吧,你要一直守着吗?”
海东来掂量一下神鼓,道:“不必,我开个头,这些菌粉,自己就可生长变化。”
“那正好!”
楚天舒高兴起来,抚掌道,“咱们可以好好聊聊,这些年的武功变化!”
“对了,你这菌粉,有名号吗?”
海东来道:“我就叫他灭蝗毒粉。”
“研究微生物,也不能单纯从某一个用途来命名啊。”
楚天舒微微摇头,回忆着自己脑海中不多的菌类知识。
“我看此物,可以叫绿僵菌?”
绿僵菌,本就是一种容易感染蝗虫的病菌,不过,能对变异蝗虫生效,这个菌种应该已经定向强化许多代了。
“绿将军?”
海东来眉心一舒,轻笑赞道,“好!”
“这名字确实比菌粉、菌种、毒粉之类的好听,市井间的百姓,一定更容易接受这个威风的名号。”
“哈哈,蝗魔王若来,自有绿将军冲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