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眼布满血丝,杀气腾腾,忽然前冲,撞入镜头。
切全景。
张小北抄着匕首冲到近前,抬手便刺!
“窝你妈!”
黄渤吓得从栏杆上栽了下去,黄毛下意识抡起钢管,而红毛得先回头,没能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因此被张小北猛地撞进怀。
激烈但短暂的打戏,在8秒内乾脆利落的结束。
三个混混胡乱地挥了几棍,然后就在小北染血的匕首下落荒而逃。
这套将人命视为草芥的打法,对于混混而言,实在太超标了。
等到他们跑远,张小北很快泄了气,肩膀一塌,剧烈地喘息着,背心迅速被汗浸透。
紧张的搏斗戏结束的一瞬间,大厅响起一片放松的舒气声。
“太——太——”
卡洛·波桂用力搓脸,好一会儿都不知道如何形容。
相比于《英雄》华丽的打斗,这一段打戏显然太小儿科了。
可它极其真实,因此足够暴力。
没有学过搏击兵击的普通少年,能够发挥出来的最大战斗力就该是这样的。
利用武器,豁出全部勇气,撕咬纠缠互换—..
与其夸这段打戏惊险刺激,不如形容为极尽绽放这是一个以守护为目的的少年,燃烧了自己,释放出野兽,然后筋疲力尽的侧写。
史蒂芬·亨特把笔尖写出了火星子。
“SR用最最精湛的肢体控制完成了一段最最拙劣的打戏。
城市中的边缘少年,靠着一股狠劲儿,以伤换伤,打跑了三个成年混混。
这在任何一部影片都不能成为亮点,唯独在这一部《BetterDays》,它闪耀着无法形容的光辉——”
梅格·瑞恩则继续书写着爱情。
“张小北在不该如此愤怒的情况下失去理智,这意味着他已经将陈念视为更重要的存在。
导演没有直接刻画他们的感情升温,张小北在和陈念的接触中始终含蓄冷淡封闭有距离感,但在这一刻,我们不需要常规爱情电影中那些甜腻的对视和浅笑,就能深刻理解他们的羁绊已在另一层级——”
艾西瓦娅·雷重点记录了方星河的演技。
“不可思议的肢体控制!天啊!我真不敢相信,居然有演员能够仅靠一个背影和一些肢体活动就塑造出如此勃然的愤怒!还有他的微表情!这是一个天才演员!”
印度女演员被吓到了。
其实宝莱坞的演员就很注重肢体控制,因为他们不管拍什么么电影都得时不时的来上一段舞蹈,所以——你们懂的。
但是,宝莱坞的肢体控制显然是另外一回事。
或者说,全世界演员的肢体控制,跟残酷戏剧流派下面衍生出来的格氏自虐训练都不是一回事。
方星河一有时间就练,靠着满级协调和柔韧把格氏训练法堆到了95点,显然已经是一个变态。
只不过,之前没有人能够意识到。
现在,他小试牛刀,用这段一句台词都没有的表演,给坎城的艺术工作者们来了一次大爆破。
“哇哦——”
大厅遍布惊呼,懂行的人,个个目瞪口呆。
整部影片到底能打几分,目前他们还没有足够清晰的概念。
可方星河的演技,确实吓到了不少人。
或许普通观众会以为愤怒这种情绪最容易表演,谁还没有生过气是怎么么着?
但是,只有系统学过表演的人才能理解,浅层的愤怒真实的愤怒可控的愤怒兼顾细节的可控愤怒,分属四个层级。
真实的愤怒意味着完全失控,放在电影不一定更好,也不一定更有冲击力。
现实不需要逻辑,更不需要层次,可电影需要。
最起码在这一段剧情,导演需要展现出来一种具备足够层次感有足够感染力的愤怒,让观众意识到主角内心的微妙转变。
如果用失控的真实愤怒去表现,那就会太癫太疯太过。
如果表演的层次不够充分展现不够精准,那又会太僵太假太虚。
表演是一种为剧情服务的技巧,最终呈现效果决定一切,而在这一幕,方星河的呈现既不会显得空洞,又没有填得过满,极其骇人。
帕特斯主席对此重点标注“以最炫技的方法完成一次最自然贴切的表演,值得关注。”
=—=**
然后,就从这一幕开始,撇开剧情不提,男女主演像是开了挂一样,一路狂飙演技。
小北的暴力让陈念和他产生争吵。
小北眼底的得意和雀跃瞬间化为失望和委屈,一闪而逝。
本已软化下来的他,重新恢复冷硬。
方星河完演技,刘一菲马上开。
她也因为张小北的不理解而感到委屈,但在委屈之外,又多了一分慌乱,最后化为小翼翼的讨好。
当她迈着小碎步追上前去,轻轻拉住小北衣角时,风从正面吹来,镜头从侧面照向她瑟缩的肩膀,像极了一条无家可归的病弱小猫。
到家后,一段难言的沉默。
张小北脱掉外套,自顾自的处理伤势。
“我帮你擦药吧——”
少女木着脸掩饰慌乱,眼神闪躲,心虚和羞涩交织,勇气和希冀并存。
而张小北垂着的眼帘猛然一抬,随后,睫毛轻轻地颤了颤,他故作满不在意地转过头,很是无所谓地“嗯”了一声。
但在冷硬的侧顶光照射下,明明半埋在阴影的那张脸,却在观众的感觉中莫名地柔和下来。
那是一种面部肌肉完全松弛下来,但只在画面暴露一小部分,所形成的兼具对比性和矛盾感的局部想像空间。
侧顶光形成的冷硬感和阴鹜感是画纸,而张小北柔和的线条是笔触,陈念小心翼翼的动作和心疼的皱眉则是色彩,三者如同天作之和。
这是高明的拍摄技巧结合了巅峰级别的演技,最终共同构建的画面意境。
方导+方影帝,绝绝子。
房间一片安静。
陈念专注的侧脸和张小北柔软的呼吸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幕极其和谐的氛围。
对,没有多余的声音,也没有碍事的台词,那就是一种只属于两个人的安宁,在狭小的房间收束。
这一幕实在太美好,在整片的基调中,更显得难能可贵。
天知道有多少女观众脸上露出了姨母笑,嗑CP是后来才有的新词,可类似的行为,从古代存续至今。
金童玉女,青涩又小心翼翼的触碰,从中诞生了不落俗套稚幼纯洁的感情,谁能不爱呢?
西方人只是不习惯这种含蓄,而不是理解不了这种懵懂微妙的情感。
在他们的青少年电影,一样有处理得很清新的经典,比如《怦然心动》《星运的错》
《初恋这件小事》,都曾在全球掀起波澜。
现在,这些经典还没有拍摄,而《少你》先他们一步,在唯美纯爱领域打响第一枪。
很凶的一枪,直击观众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