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将近黄昏,走完东边的八个卫星城时,已经是下午四点。
要想逛完所有23个卫星城,至少得花两三天时间,而且还只能是走马观花。
“走,换个方向,直接去李马太的东平镇!”程野当机立断。
“剩下的镇子不看了?”
“嗯,不用看了。”程野摇头,“剩下的基本都是复制粘贴式的建设,无非就是进度快慢的区别,再看下去也没新东西。”
这一路看下来,唯有四期检查官“福布斯·贾恩’负责的滩头镇,在经济上有过些许考量,想依托当地的浅滩地形,发展特色养殖经济,打算引入“流萤藻”。
这是一种只能在浅滩缓流环境中生存的特殊植物,夜间藻体会分泌出黏滑的荧光浆液,经简单提纯后可制成“萤膏”,装在密封铜管里,拧开接触空气就能发出柔和白光。
萤膏无需额外能源,能持续发光一周,亮度柔和不刺眼,是废土中最安全的照明材料之一。更关键的是,这种光源在野外不仅不会吸引感染源和感染体,还能起到微弱的驱离作用,哪怕放眼整个废土,须求量都极大。
哪怕检查站下发了接待通知,他也只是按规矩和善接待,带着众人在滩头镇简单逛了一圈,全程点到即止。
至于镇子的经济建设细节、建筑体系规划这些内核内容,压根没有详谈的意思。
哪怕程野刻意抛出不少有价值的话题,福布斯也只是试探着提了两个外界须求量大的产物,见程野追问细节时说不出个子丑寅卯,便再也不聊相关内容。
只是笑眯眯地岔开话题,后续无论程野怎么引导,都不再接话。
显然,他这个见习检查官,哪怕明面上收容过毁级感染源,也依旧入不了四期检查官的眼。毕竟能爬到四期的人,谁没收容过这个等级的感染源?
至于仙物的事,目前又处于严格保密状态,就算后续会进行公布,也基本不会向普通检查官透露完整内情。
“果然还是得有实打实的政绩和见识啊。”
程野靠在座椅上,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树影,暗自感慨,“当下版本的检查官,光有业务能力还远远不够,身份和层级带来的壁垒,想要打破必须得有更强硬的手段。”
他一个连幸福城都没出过几次的见习检查官,上来就想和老牌四期聊经济发展、指手画脚,也就丁以山愿意听。
毕竟两人是站在战略层面考量,不纠结具体实施细节。
可福布斯是实打实的实干派,只认成果、重细节,不看虚头巴脑的概念。
谈经济发展确实容易,谁都能说几句“要因地制宜、要找特色产业”,可具体怎么发展?
如何结合当地地形、资源找突破口?怎么解决技术、渠道、销路的问题?
这些都得掰开揉碎了细细研究,绝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
他现在缺的,正是这种落地的经验和实打实的成果背书。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发现,让程野心底有些发沉。
信念,或者说理念!
到了四期检查官这个级别,哪怕福布斯的天赋不算出众,也已触摸到天人合一境的边缘,更关键的是,他已经隐隐形成了一套能身体力行的完整理念。
这套理念能支撑他在废土的艰难险阻中咬牙坚持,可反过来,也让他难以轻易接受其他理念,更不会随便改变自己的既定方向。
这就很麻烦。
下面的二、三期检查官,没有成型的理念,相对容易被引导改变,可认知上存在局限,思想守旧,缺乏变通能力,很难跟上新的发展思路。
而上面的四期检查官,认知足够开阔,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坚持,可各自的理念早已根深蒂固,想要撬动他们、集成到一起,难之又难。
程野越想越觉得棘手,卫星城的发展理念偏差只是表象,深层的问题是这些不同层级检查官的理念与认知壁垒。
想要让所有卫星城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为战,恐怕比解决单个卫星城的经济问题还要难。丁以山把这种难办的事情交给他一个见习,还真是把他提前当成跃野的站长来对待了。
一路思索。
车队在国道上疾驰,直到路牌显示距离工业区只剩三公里,要经过一座岗哨站缓缓停下时,程野才后知后觉,一路过来的道路几乎没有任何损毁起伏,车子跑得异常平稳。
顺着路牌指引的方向抬眼望去,天还亮着,澄澈的天光下,工业区的虚影铺展在视野尽头,庞大得超出想象。
它不象城市建筑群那般错落有致,反倒象一整片连绵不断的灰色巨兽,横亘在远方,几乎要与天际线融为一体。
数不清的厂房鳞次栉比,高矮不一的轮廓堆栈在一起,没有多馀装饰,只凭着钢筋水泥的厚重感,撑出遮天蔽日的气势。
远处最高的几座钢架结构直插云宵,巨大的厂房穹顶连成一片。
仔细打量,能隐约看到一个局域连着一个局域,中间有无数蚂蚁大小的车辆在移动,忙着运输材料和成品,整个工业区都在高速运转。
“这就是幸福城的工业区?”
程野推开车门,站在高架桥边细细远眺,心头满是震动。
算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亲眼见到工业区,和工业署展示的规划图、以及图片里的规整模样完全不同。整个工业区足足绵延十五公里,眼下展露在眼前的仅仅是最前方的e区,往前还有a、b、c、d四个局域,以及最为内核的水电站局域。
“或许幸福城压根不需要各个卫星城有自己的产业,只要能让人安全活下去就足够了?”
程野忽然冒出这个念头,随即又赶紧摇头驱散。
工业区再大,也只能容纳十万人就业,还不及旧时代国内一个富士康的一半规模。
而且工业生产只会越来越精密、自动化,往后需要的工人只会更少。
这么多流民,总不能都待在庇护城里无所事事、坐吃山空吧?
当然不可能,除了大工业生产,必须发展更多支柱产业,才能支撑起幸福城和卫星城集群的长远发展。更何况,生产出来的工业品得能卖出去,才能兑换成生存所需的资源。
兑换资源
程野沉吟着,一些零散的想法从心底冒出来,渐渐有了头绪。
“程检查官,您想去工业区参观吗?”穆双拿着一张申请表走过来,“目前除了水电站和a、b两区封闭生产、只出不进,其他局域都能随便进出。”
“不了,天快黑了,看完东平镇,我们就回缓冲区。”
程野摇头拒绝。工业区的情况,老孙给的平板里已经写得很详细,实地勘察意义不大,而且内核局域就在a、b两区,进不去的话,看了也白看。
车子驶过岗哨站,在一处y字路口转而向下沙县城方向。
再往前十几公里,又转上一条破破旧旧的县道,这便是通往东平镇的路。
和之前走的路段相比,这里的路况明显差了太多,地上的炮弹坑还没修复完毕,远不如问路县的发展速度。
更奇葩的是,车子往前开的时候,路边突然冲出来几只蚁狼。
跟了半天的护卫队总算有了活干,没等程野抬手开枪,武睿就直接带着队员落车,抡起砍刀几下就把蚁狼剁成了肉臊子。
“脱离了幸福城的内核局域,终于又有了荒野的感觉”
程野眯了眯眼,出了县道,外面的野草已经长到齐腰高,谁也不知道里面藏着什么,说不定就有稀奇古怪的感染源。
而想要把这些地方全部开拓出来,怎么也得等到明年春天,甚至夏天才能完成。
再往前开,还要经过一段乡道。
更让人无语的是,这段路的破烂程度,完全能和去往大波镇的那段相提并论。
坑洼遍布,碎石乱滚,车子一路颠簸得快要散架,艰难往前挪了约莫五公里,才总算看到东平镇的虚影第一眼望过去,程野差点以为是工业区搬了过来。
视野尽头成片的厂房,和高架上看到的工业区模样如出一辙,连外墙的灰色都没怎么变。
更让他意外的是,从东平镇往工业区方向,荒野里竞然架起了一排排电线杆。
为了省去路线蜿蜒带来的消耗,这些电线杆几乎是笔直通向工业区,完全没按旧时代的道路走向架设。“好家伙,东平镇这才多久,就已经偷上工业区的电了?”
程野顿时一惊!
再往前凑,一圈类似幸福防线的铁丝网围墙,把整个镇子围了个严严实实,高度大概有两米五。每隔将近两百米,就有一座用来望风的哨塔,错落分布在围墙四周。
“难不成李马太真听了我的建议,一门心思要承接工业区的产业,把这当成东平镇的支柱,再卖到其他卫星城去?”
程野正琢磨着,哨塔上的哨兵已经发现了车队,立刻发出预警。
镇子内一阵人影晃动,很快就看到一个熟悉的微胖身影走在人群最前面。
不是别人,正是李马太!
总算见到个能好好说话的熟人了,程野忽然有些感慨,连忙推开车门走了上去。
“程野,你可算来了!”李马太显得异常兴奋,快步迎上来,两人忍不住握了握手,甚至还拥抱了一下,“天都快黑了,我还以为你今天不来我这里呢!”
分开后,李马太上下打量着,满脸稀奇地嘟囔:“你这虽然又高又壮了,但怎么看也不象是能收容毁级感染源的样子啊?”
“不信?”程野笑着摇头,“当初要是让你跟我搭档负责大波镇,估计现在已经把你吓死了。”“那还好,幸好我没跟你去。”李马太拍了拍胸口,随即叹了口气,话锋一转,“不过我这边也没安生过,三天两头遭感染源袭击妈的,运气也太差了!”
吐槽完,他话锋又立马切换:“跑了一天,车子应该都没电了吧?我们把工业区的电路接过来了,充电桩也装好了,全都是120kw的高压桩,赶紧把车开进来充电吧。”
话音落下。
程野愣了愣,去之前的几个卫星城,东道主都是先招呼喝水休息。
没想到来了东平镇,李马太第一时间就邀请他去充电,还真是奇妙。
不过转念一想,他笑着打趣,“等等,你这充电桩,该不会是专门给咱俩的商队准备的吧?”“嘿嘿。”李马太笑得有些隐晦,“咱自己的地盘,建设肯定要优先服务自己的发展,不然多浪费资源。”
“宋海居然能答应你?”程野比了个大拇指。
“他不同意也没办法啊。”李马太斜眼笑了笑,“我跟他把经费一分两半,东平镇北面归我,南面归他,各搞各的,谁也别干涉谁。”
“南北?”程野顺着简陋的镇门往里面望,这才发现东平镇果然是泾渭分明。
李马太这边全是模仿工业区的大仓库设计,规整又开阔,而南面宋海的局域则和他之前看的那些卫星城一样,在盖混凝土楼房,最高的已经建到三层,到处都是铺开的工地,两边风格截然不同,着实让人大开眼界。
顺着镇门往里走,程野又愣了下。
脚下的地面竞然全用水泥铺过,还细心做了排水坡度,完全没似其他卫星城还在沿用碎石泥泞,或者旧时代残留的一些路面基建。
“我来这儿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地下管网和硬化路面。”
李马太边走边介绍,语气里满是感慨,“实在是被缓冲区那股污水臭味恶心怕了。这一个多月,我主要就干了三件事:一是搭通通往工业区的电路,二是优先铺好基础设施,三是找工业区的人谈,想让他们把一部分产业分流到我这儿来。”
走到镇子内部,又是一阵熟悉感扑面而来。
镇子一头的空地上,整齐排列着成片的活动板房,一排挨着一排,看着格外规整。
chapter_();
李马太脸上的得意更甚:“活动板房又便宜又实用,跟着我的两千多号人,过来十多天就人人分到了住处,不用挤在帐篷里遭罪。前阵子下了几场雨,也没人被淋到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