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俄国当文豪

第263章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与躲避搜查小技巧(1 / 2)

最新无错章节,就在 追更人【www.zhuigengren.com】

第263章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与躲避搜查小技巧

毫无疑问,像《血字的研究》这部近期在伦敦引发阅读浪潮的小说的完结,一定会引起巨大的关注和讨论,在这其中,读者们讨论的还是下一个故事究竟是什么,以及米哈伊尔在后面的感言推荐的三本新书:

「不知不觉间竟然已经看完了,真是一个令人感到惊奇的故事,就是完结的太快了,还好还有新故事可以看。「

「毕竟已经破案了,凶手也已经被逮捕,要是再写些很多别的东西我也就没兴趣再看下去了。」

「下一个故事会是什么呢?瞧瞧这句预告,绝无仅有的犯罪手段和破案方式!唯有在福尔摩斯的故事中才能见到!我已经开始期待了,时间怎么就不能过快一点!「

「米哈伊尔先生在最后著重推荐的这三本新书是谁的作品?是伦敦的知名作家吗?我怎么没听说过他们的名字。「

「好像是三个第一次写小说的新人作家,不过无论如何,既然这位米哈伊尔先生如此推崇,我选择相信他的文学品味,到时候我会买来看看.

,,「什么时候出单本?我要买来重新看上遍了。」

=====

在最后一期的《血字的研究》发行后,整整有好几天的时间里,伦敦的许多读者都沉浸在故事完结的失落和新故事即将发行的亢奋当中,在等待下一期发行的这段时间里,很多读者除了重新分析一遍《血字的研究》的破案手法以外,也在关注著米哈伊尔推荐的那三本新书究竞是在什么时候售卖。

除了读者以外,伦敦文学界的人对于《血字的研究》完结这一消息同样关注,甚至说,一些早就准备好的杂志和作家就在《血字的研究》刚完结的这两天,便已经在报纸和杂志上打GG道:

「完全超越福尔摩斯的侦探已经出现!请看派屈克先生的新作《隐秘的凶杀案》!」

「福尔摩斯绝无仅有?那是这位米哈伊尔先生尚未成功看过伦纳德先生的最新作品,他如果看过之后他就绝不会这样认为!」

「更加适合英国绅士看的侦探小说即将发行,它具有真正的英国绅士精神和风度....

,既然伦敦已经有不少作家创作了侦探小说,那么对于他们和他们所属的杂志社来说,自然是想借此机会宣传一波,最好是能直接将《血字的研究》的风头给全部抢过来。

其实除了这种方法以外,更好的方式是主动找到俄国作家跟他建立良好的关系,然后再拜托他帮忙推荐他们的新书。

但问题在于,初次尝试这类小说且得到了杂志社重视和扶持的作家基本上都在伦敦有一定的名气,而比起去讨好一个比他们年轻的多的多的俄国作家,他们更愿意相信能够凭借著能力将这个外国作家给踩下去。

要是真的讨好对方请对方推荐,那么他们估计就要一直屈居在对方之下了,这让他们如何接受?

再加上米哈伊尔的成功和《小说旬刊》借此崛起无意间已经得罪了许多人,因此前阵子暗流涌动之后,伦敦不少大出版社和大杂志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踩一捧一的方式,并且再次著重强调了米哈伊尔的外国人身份以及他们作品当中的纯正的英国人精神。

毕竞就算米哈伊尔如今真的正在被英国各个阶级的人所接受,但对于民族主义日渐高涨的英国来说,强调身份和血统的这一招永远能吸引到一批坚实的受众。

就在他们的行动正变得越来越露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之后,压力越来越大的桑德斯终究还是跑去请教了米哈伊尔,而没过多久,只得到了一行字的桑德斯便喜滋滋地开始联系各大报刊,花上一笔并不算多的费用之后,很快,伦敦许多报纸最显眼的版面便出现了这样一行字: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伦敦的众多读者和学界的作家、评论家们:「?」

这是什么意思?

向他学习的人还有活路,想写跟他相似的作品的人只有死亡这一条路?

别人只能从他那里得到启发,而且完全没有超越他的可能?

太狂妄了吧?!

在社会风气较为保守的英国,即便是在文学界艺术界也很少见得到如此放肆的发言,因此当这句话刊登在报纸上之后,有相当多的人都不自觉地忽略掉了附加的那行小字「在侦探小说领域」,转而颇有些激烈地讨论起了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这种讨论下,之前几乎所有的贬低福尔摩斯和宣传新书的声音便全被有关这句话的讨论给盖了过去,于是一时之间,《泰晤士报》之类的主流媒体在用严肃的评论口吻报导:「这位年轻的文学奇才以一种自觉的孤傲姿态宣告自己的独创性,但人们或许应当提醒他,天才的傲慢往往是陨落的开始。」

不少评论家则是用一种讥讽的笔调评论这件事道:「他似乎不仅希望发明新的侦探,还希望发明新的神话一他自己的神话。文学界的拜伦说不定要再临了,但他似乎更像是劣质版的拜伦...

,'

如果说文学界的许多人只是热议这句话的内涵以及米哈伊尔的性格、写作理念,伦敦的读者更多的只是在看热闹的话,那么对於伦敦那些模仿米哈伊尔写了侦探小说并且正在宣传的作家们来说,这样的话完全就没有给他们一点面子,并且极大地刺激到了他们的自尊心:

「他只是刚在伦敦写出一部还算畅销的作品,他怎么就敢如此傲慢?我已经在伦敦成名快五年了,也从来没有像他这样子说话!」

「莫非他真以为他那个古怪的侦探是独一无二的?依我看只是因为古怪而引起了公众暂时的兴趣罢了!要不了多久就会有比他更好的侦探出现.」,「他就等著瞧好了,等我的作品开始连载后,要不了多久人们就会发现反倒是他会偷偷学习我的创作方法!」

对于报纸上的这些争论和评价,桑德斯当然是乐意看到的,或者说,当作家们不在写作的时候,他们往往就需要类似的事件以及社会活动来宣告自己的存在。

《血字的研究》完结后,伦敦一些作家和评论家们就是这么干的,而只被他们评价而不做出任何回应显然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但桑德斯万万没想到,米哈伊尔竟然只回应了这么一句话..

可就是这一句话已经赶得上别人十几篇文章了,不愧是米哈伊尔先生!

就在这两天伦敦文学界的舆论因为这句著实有些骇人的话沸腾的时候,乔纳森·威彻在多方打听了一番消息后,终于是有些忐忑地走向了米哈伊尔的住处。

毕竞他虽然隶属于侦探局这种特殊部门,但官衔实在是称不上有多高,按道理说他这种级别的普通警员是无法引起一位名气很大的作家的重视的,让他们侦探局的首脑查尔斯·菲尔德来还差不多,而这位首脑也正是大作家狄更斯的朋友。

但出于碰碰运气的想法,乔纳森终究还是来了。

而当他有些忐忑地敲响了米哈伊尔家的门并且报上了自己的名字之后,这下子便轮到米哈伊尔有些惊奇地打量这位据说来自苏格兰场的警员了。

无错乱更新快,收藏不迷路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