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第333章 关中之战,霸业之基(2 / 2)

最新无错章节,就在 追更人【www.zhuigengren.com】

完颜守望挥舞着弯刀,亲自上阵杀敌,他一枪将一名北疆重步兵掀翻在地,却被另一名士兵用长枪刺穿肩膀。

鲜血喷涌而出,他却毫不在意,依旧嘶吼着指挥士兵抵抗:“守住缺口!就算战死,也不能让北疆蛮子进城。”

战斗从持续了半个多时辰,邠州城的守军越来越少,城墙上的北疆军士兵却是越来越多。

完颜守望浑身是伤,力气渐渐耗尽,却依旧死死守住城头,最终被瘦猴亲自砍下了头颅。

“这名金将是个勇士,厚葬。”

瘦猴低声说道,他的双臂因高强度的厮杀而颤抖,坐在城头大口大口喘息。

随着完颜守望战死,邠州城的守军彻底失去了抵抗的勇气,纷纷扔下武器投降。

北疆军顺利攻克邠州城,进城后,李骁下令将城中百姓全部集中起来看管。

查抄士绅官宦的府邸,封禁金军粮仓,府库、民册等等。

站在邠州城头,李骁望着远处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眼中满是豪情。

瘦猴走到他身边,抱拳道:“大都护,如今攻克邠州,关中再也无险可守,尽是一马平川之地。”

“咱们北疆军的旗帜,很快就能插在长安城头上了。”

李骁点头,轻声说道:“希望如此吧。”

只希望中原的宋军能争点气,别败的太快,将金军主力牵制在中原一段时间。

……

大散关前的血腥气息尚未完全散去。

吴曦便率领麾下大军班师回汉中,如今最重要的不是帮金国对抗北疆军,这与他无关。

而是尽快回去收服蜀中各郡县,彻底坐实“蜀王”之名,将川蜀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完颜纲站在大散关城头,看着吴曦大军远去的背影,重重的松了一口气,总算是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但随即想起北线的紧迫战况,立马又头疼了起来。

转身对着麾下将领道:“吴曦已退,南线无忧!”

“传令下去,全军即刻北上,支援完颜守望、徒单多罗,务必挡住北疆人。”

留下少量兵马驻守大散关,就连吴曦割让的四州都没来得及接收,便带着大部分金军士兵朝着关中方向疾驰而去。

可刚行军至宝鸡,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便从前方传来。

一名从长安来的传令兵骑着快马,跌跌撞撞地冲到完颜纲面前,慌乱的声音说道:“大帅,大事不好。”

“坊州城、邠州城……全都被北疆军攻克了,徒单多罗将军被生擒,完颜守望将军力战而亡!”

“什么?”

完颜纲如遭雷击,猛地勒住马缰,脸色瞬间惨白。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才刚离开大散关,便接连传来两座重镇沦陷的噩耗。

邠州是关中平原的北部门户,坊州更是通往长安的要道,两座城池失守,关中局势瞬间岌岌可危。

还没等他消化这个消息,又一名传令兵匆匆赶来,带来了西线的坏消息:“大帅,宁远三寨失守,蒲察贞将军带着残兵退往秦州。”

完颜纲的脸色更加难看。

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问道:“秦州如今情况如何?宋军是否有动作?”

“宋军已经全部退了。”斥候连忙回答。

宋军撤退之后,秦州的金军便能腾出手来应对北疆西路军。

“西线暂时安全……”

完颜纲喃喃自语,心中稍定,可随即又被中东两路的危局揪紧。

失去了邠州和坊州,关中平原便无险可守,只剩下长安、咸阳、乾州等几座大城伫立在一马平川的土地上。

北疆军的骑兵随时可以长驱直入,直逼长安!

完颜纲又问道长安来的传令兵:“长安城中如今有多少兵力?咸阳、乾州等地的防务如何?”

传令兵连忙回答:“回将军,长安城中现有兵力三万,咸阳城、乾州城各有两万,栎阳、云阳、泾阳等城,各有数千人不等。”

自从北疆军南下的消息传来,长安留守便召集了关中各大士绅商议征兵,士绅们纷纷响应,捐钱捐物,组建民军,抵抗北疆军的积极性极高。

此前与宋国大战时,朝廷向他们加税,关中士绅们多是模棱两可,态度消极,如今面对北疆的时候却如此积极。

只因为宋国是士大夫当家做主,若是宋国占领关中,定会优待士绅。

可北疆军不一样,他们查抄富户、分田予民,对士绅豪强毫不留情。

关中士绅们早就派了好几批人去见李骁,想要谈条件,却都被拒绝。

他们知道,若是北疆军拿下关中,他们便会家破人亡,所以才拼了命地抵抗,比女真人还要积极。

完颜纲闻言,心中颇为欣慰,有了士绅们的支持,关中的抵抗力量便能大大增强。

虽然都是一群临时征召起来的民兵,比不得自己麾下的百战精锐,但也是一份守城的重要力量。

“可惜渭河以北的兵力太过分散了,栎阳、云阳这些小城,每处只有数千人,北疆军若是逐个攻破,简直易如反掌。”完颜纲暗自说道。

按照他的想法,便是放弃这些小城,将兵力集中起来,坚守咸阳、泾阳、乾州这三座渭河以北的大城。

可士绅们虽积极抵抗北疆军,却也有自己的私心,想要让他们听从指挥、统一布防,几乎不可能。

只因为这些民军都是士绅们自己出钱出力组建的,没用朝廷一分钱。

首要目的是保护自己的田产家业,若是让他们放弃家乡小城,退往大城,士绅们定然不会同意,阻力极大。

“罢了!”

完颜纲叹了口气,语气中满是无奈:“先不管这些,传令全军,加快速度,赶去长安。”

他顿了顿,又对着身边的亲兵道:“再派八百里加急,去中都向陛下求援。”

关中形势已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若是没有援军,关中恐将不保,金国在西北的根基也将彻底崩塌。

……

“轰轰轰轰~”

关中平原的官道上,黄色的洪流正滚滚向前。

北疆军的骑兵阵列如移动的海啸,黄色日月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铁蹄踏在地面上,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连渭水的流水声都被掩盖。

沿途的百姓们远远望见这阵仗,瞬间陷入恐慌。

他们拖家带口,抱着粮食与贵重物品四散奔逃,可关中平原一马平川,少山少谷,根本无处可躲。

有的百姓慌不择路,竟朝着田埂深处跑去,却被北疆军的骑兵远远甩在身后。

北疆军根本没有时间理会这些百姓,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以最快的速度拿下长安,彻底掌控关中。

仅仅三日过后,北疆军主力便来到了渭水岸边。

望着平静无波的大河,李骁勒住马缰,缓缓伫立,感慨说道:“看这渭水,千年流淌,见证了多少兴衰。”

“当年突厥人便是从河套、河西走廊南下关中,走的路与咱们如今几乎一样。”

“最终在这渭水之畔,逼迫唐太宗签订了渭水之盟,何等威风,但终究只是昙花一现。”

武卫军千户杨守敬勒马立于李骁身侧,顺着他的目光望向渭水,沉声道:“大都护说得是。”

“只不过如今,历史虽似重演,但我北疆绝非突厥可比。”

李骁轻笑着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唏嘘:“是啊,世事无常。”

“当年的蛮夷突厥,换成了咱们这些汉人。”

“而当年守卫关中的,反倒成了女真金人,倒是有趣。”

“本都又想起当年秦国以关中为根基,凭崤函之固、渭水之利,东出横扫六国,成就王霸之业。”

“如今咱们若能占据关中,稳住根基,未来东进中原、推翻金国,也并非难事。”

“大都护所言极是!”

杨守敬眼中闪过一丝豪情:“秦国能凭关中一统天下,咱们北疆军战力远胜秦军,又有‘均田安民’的国策凝聚民心,定能重现当年的霸业。”

两人正说着,一名传令兵策马疾驰而来:“大都护!”

“第二镇所部已抵达泾阳城外,将城池团团包围。”

长安城位于渭水以南,与咸阳城隔河相望,互为犄角。

而在渭水以北,除了咸阳,还有泾阳、乾州、云阳等城池,虽多是士绅组建的民兵,却也有不少兵力。

李骁沉声道:“渭水以北的这些城池,必须先解决掉。”

“若是咱们强攻长安,这些兵力从背后突袭,很容易断绝咱们的后路,到时候腹背受敌,麻烦就大了。”

杨守敬点头附和:“大都护考虑周全。”

“这些民兵虽不如金军精锐,却熟悉地形,又有士绅督战,若是分散袭扰,确实棘手。”

“不如集中兵力,先将泾阳、乾州等大城拿下,再清扫云阳这类小城,彻底稳固渭水以北的局势。”

李骁当即下令:“传本都令,第二镇所部围攻泾阳与乾州,拿下城池。”

“传令第三万户林大壮,率本部及一部库里军,进攻云阳、栎阳,速战速决,不可拖延。”

“其余兵力,随本都进攻咸阳。”

其余兵力随我驻守渭水南岸,盯着咸阳城的动静。”

“遵命。”传令兵转身离去。

咸阳,秦国都城,位于渭水北岸,是长安城的西北门户。

此时已经被北疆第一镇大军重重包围,城墙上隐约可见金军的旗帜,一副严阵以待的模样。

咸阳城有两万兵力,虽多是民兵,却也算是块硬骨头,拿下咸阳,便能切断长安与渭水以北的联系。

到时候长安便成了孤城,攻克只是时间问题。

接下来的咸阳之战、长安之战,将是决定关中归属的关键。

而李骁,正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要以汉人的身份,重新夺回这片曾孕育过无数王朝的土地,让关中,再次成为北疆霸业的根基。

无错乱更新快,收藏不迷路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