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正因如此,评审委员会决定召开一次完整会议,对你的成果进行更加严格的评估。”
“后天上午,请你来评审委员会总部,进行现场答辩和演示。”
“届时,会有至少二十位资深魔药师参与评审。”
罗恩点头:“我会准备好的。”
“还有一件事。”梅林大师犹豫了一下:
“你的框架……我私下给几位同行看过。他们的反应……很激烈。”
“有人认为这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但也有人质疑基础数据的可靠性,认为样本量还不够大。”
“有人质疑重重,觉得你在‘哗众取宠’,这套理论经不起深入推敲。”
“甚至还有人……”
她的声音压得很低:
“已经开始联络,试图在评审会上给你设置障碍。”
罗恩淡然一笑:
“学术争论是正常的。如果我的理论站不住脚,被推翻也是应该的。”
“但如果它是正确的……那就不怕质疑。”
梅林大师看着这个年轻人,有些踌躇。
她见过太多天才,也见过太多因为各种原因而陨落的天才。
罗恩,会是哪一种?
“保重。”她最后说道:
“我能做的,就是确保评审过程的公正。”
“其他的……就看你自己了。”
通讯中断。
罗恩收起水晶,开始最后的准备工作。
他要确保每一个数据都经得起推敲,每一个实验都能被重复验证。
可就在此时,又有一道通讯接了过来。
这一次,不是来自主世界的联络。
而是……纳瑞。
罗恩心中一动,立刻接通。
投影中,纳瑞那庞大的身影在深海宫殿中显现。
无数只眼睛,都兴奋地眨动着。
“宝贝!宝贝!”
她的声音充满了孩子般的雀跃:
“妈妈又学会新魔药了!”
罗恩淡淡一笑。
纳瑞虽然强大得可怕,可在他面前,总是表现得像个渴望表扬的孩子。
“是吗?妈妈学会了什么?”
“嗯嗯!”
纳瑞的触手在水中兴奋地挥舞:
“妈妈按照你教的‘倾听材料’的方法,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
“那些深渊结晶,它们其实在‘哭泣’!”
“它们说,自己原本是星辰的碎片,可是被混沌污染了,变得又丑又可怕……”
“所以妈妈就想,能不能帮它们‘回忆’起自己曾经的样子?”
“然后……”
她得意地展示出一瓶药剂:
“妈妈就做出了这个!‘归星露’!”
罗恩仔细观察着那瓶药剂。
淡蓝色的液体中,悬浮着无数细小的光点,如同星河般美丽。
他启动自己获得专家级技能后,同样得到提升的物质分析能力。
片刻后,眼中露出惊讶之色。
这瓶魔药的效果,是“净化深渊污染”!
而且,纯度极高!
“妈妈,这个……”
罗恩难以置信:
“您是怎么做到的?深渊污染的净化,一直是魔药学界的难题!”
“就是倾听它们的故事呀!”
纳瑞理所当然地说:
“妈妈听到它们在哭,就想帮它们擦眼泪嘛。”
“然后妈妈就找了一些‘温柔’的材料,让它们去安慰那些‘哭泣’的结晶……”
“慢慢地,结晶就不哭了,还变得亮晶晶的!”
她的解释简单得像在讲童话。
可罗恩知道,这背后蕴含的,是对“叙事魔药学”最本质的理解。
纳瑞没有从“属性”、“元素”、“魔力反应”这些技术角度去思考。
她直接跳过了所有复杂的理论,用最纯粹的“共情”,找到了解决方案。
“妈妈真厉害。”
罗恩由衷地赞叹:
“这个发现,可能会改变整个深渊探索的方式。”
“真的吗?!”
纳瑞的眼睛全都亮了起来:
“那宝贝,妈妈是不是也算是‘魔药教授’了?”
罗恩愣了一下,然后笑着摇头:
“妈妈比教授厉害多了。”
“您是……‘魔药贤者’。”
这个称呼,让纳瑞高兴得在宫殿中转起圈来。
庞大的身躯搅动着海水,形成巨大的漩涡。
“嘿嘿,妈妈是贤者!妈妈是贤者!”
她像个得到奖励的孩子,兴奋得不能自已。
罗恩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阵温暖。
与纳瑞的交流,总是能让他暂时忘却那些复杂的算计和博弈。
在她面前,他只需要做自己。
“对了,宝贝。”
纳瑞突然想起什么:
“那个小母马,妈妈觉得她好像有点不对劲。”
“不对劲?”罗恩皱眉:
“尤菲米娅出什么事了?”
“倒不是出事……”
纳瑞有些不确定地说:
“就是,她这几天总是偷偷躲起来,一个人对着镜子发呆。”
“妈妈偷偷看了一下,发现她眼睛红红的,好像哭过。”
“但妈妈问她,她又说没事……”
罗恩听到这里,心中微微一沉。
尤菲米娅……这个被艾登当作工具创造出来的血族。
这段时间的经历,对她的冲击恐怕比表面上看起来的更大。
“妈妈,您能帮我留意一下她吗?”
罗恩认真地说:“如果她有什么异常,随时告诉我。”
“嗯嗯!”
纳瑞立刻答应:
“妈妈会好好看着她的!”
“不过……”
她有些迟疑地问:
“宝贝,你是不是很关心那个小母马?”
罗恩沉默了片刻:
“她是一个值得帮助的人。”
“而且,她的命运,从一开始就被别人安排好了,这可算不得公平。”
纳瑞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虽然她不太理解“公平”这个概念,但她能感受到罗恩话语中的意志。
“那妈妈就帮宝贝多照顾她一点!”
结束了与纳瑞的通讯,罗恩陷入了沉思。
尤菲米娅的状态,他必须关注。
毕竟当初可是答应过幻景之王的。
不过……幻景之王啊,他想起了自从上次记录之王出现的时候冒了一下泡,其它时间都一直在沉眠的阿塞莉娅。
这关系,真有些不好处理……
第二天清晨。
罗恩早早起床,开始为即将到来的答辩做最后的准备。
他将回响之露的样本、详细的炼制记录、以及《材料和声学频谱分析框架》的完整文档,全部整理好。
还准备了一些辅助演示的材料,以便在答辩时能够现场展示。
就在他检查最后一项准备工作时。
爱兰从厨房飘了出来,手中端着精心准备的早餐。
“主人,您今天要参加重要的评审对吧?”
树精温柔地说:
“我特意准备了‘清心茶’,能帮助您保持最佳状态。”
罗恩接过早餐,心中涌起一阵暖意:
“谢谢你,爱兰。”
“这是我应该做的。”
树精认真地说:
“主人在巫师道路努力前行,我们在这方面帮不上您,能做的,就是不拖主人的后腿。”
她的眼中闪过担忧:
“不过,主人……那些反对您的人,会不会在评审中为难您?”
“会的。”罗恩点了点头:
“但这不重要。”
“真理,不需要所有人都认可。”
“它只需要,能够被实践证明。”
吃完早餐,罗恩换上了正式的巫师长袍。
深灰色的布料上,绣着精致的魔药学徽记——一个坩埚与星辰的组合图案。
这是魔药师的传统服饰,代表着“以智慧炼化万物”的理念。
评审大厅,比罗恩想象中更加庄严。
这是一座半圆形的阶梯式建筑,穹顶上悬浮着无数细小的魔力水晶。
它们如同星辰般闪烁,在半空中自发地排列成符文阵列,为整个大厅提供恒定的魔力照明。
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厅中央的“真理之池”。
那是一个直径约三米的圆形水池。
池中的液体,是一种特殊的炼金溶液——“显化之液”。
当有人在池边进行魔药演示时,这种液体能够将整个炼制过程的能量波动、材料反应、甚至是炼制者的精神状态,全部以光影形式投射到半空中。
这样,所有评审委员都能清晰地看到每一个细节。
没有任何作弊的可能,也没有任何隐瞒的余地。
罗恩踏入大厅的瞬间,所有视线都聚焦在他身上。
二十三位评审委员,分散坐在半圆形的评审席上。
他们中的每一位,都至少是资深魔药师,有些甚至已经是准魔药教授的水平。
梅林大师坐在中央主席的位置,对罗恩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
她右手边,坐着一位身材高瘦、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中年男子。
他身着深蓝色长袍,胸前佩戴着一枚繁复的金色徽章——那是“古方协会”的标志。
男子的眼神锐利如鹰,正死死盯着罗恩,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和怀疑。
“这一位是肯尼斯·克拉夫特。”
梅林大师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通过精神传音传来:
“‘古方协会’的副会长,专门研究和保护古代魔药配方的学者。”
“他代表的,是传统派的立场。”
“对任何试图‘改良’经典配方的行为,都极其排斥。”
罗恩了然。
难怪这位的眼神如此不善。
自己的“叙事魔药学”,本质上就是在挑战那些“不可更改”的经典。
梅林大师的左手边,坐着一位笑容和蔼的老妇人。
她的长袍上绣着各种植物的图案,散发着淡淡的草药清香。
“另外一位是艾格尼丝·格林伍德。”
梅林大师继续介绍:
“‘生命之树’分支学派的长老,专精草药学和自然魔药。”
“她对新理论持开放态度,但同时也非常严谨,不会轻易被花哨的理论所迷惑。”
艾格尼丝注意到罗恩的目光,冲他微笑着点了点头。
评审席的边缘位置,坐着一位中年巫师。
他外貌看起来不过四十岁出头,在这群平均年龄都过百的评审委员中,显得格外年轻。
一头栗色短发,略显随意地披散着,脸上带着一种似笑非笑的表情。
“罗纳德·奥尔特加。”
梅林大师的语气带着些试探:
“新生代魔药师的代表,十五岁就成为职业魔药师。
被认为可以和当初的罗纳德夫人比拟……嗯,听说艾伦夫人就是拉尔夫讲师你的启蒙导师?”
“他对传统理论不屑一顾,却也对任何‘新理论’充满怀疑。”
“是个很难搞的家伙。”
罗恩看向罗纳德,发现对方正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自己。
那眼神,就像在看一件有趣的实验品。
除了这三位,其他评审委员也各有特点:
有些表情严肃,似乎对所有新事物都抱持怀疑态度;
有些则显得好奇,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还有几位,窃窃私语地交流着什么,时不时瞥向罗恩,神色莫测。
“诸位。”
梅林大师敲响了桌上的小钟,清脆的声音在大厅中回荡。
大厅立刻安静下来。
“今天的评审对象,是罗恩·拉尔夫讲师。”
她的声音威严而公正:
“他提交了一份独创魔药配方——回响之露,以及一套全新的理论框架——《材料和声学频谱分析框架》。”
“按照评审流程,首先由申请者进行理论阐述,然后进行现场演示,最后是答辩环节。”
她看向罗恩:“拉尔夫讲师,你可以开始了。”
罗恩点点头,走到大厅中央的“真理之池”旁。
他深吸一口气,环顾四周,先给自己迭了一层护甲:
“首先,让我明确一点:
这不是要推翻传统魔药学,只是在传统理论基础上的延伸和补充。”
他在空中用魔力勾勒出一个图表:
“传统魔药学的核心是‘物质成分决定主要效果’。
什么成分产生什么作用,什么频率对应什么效果。
这没有错,但不够完整。”
“但在长期实践中,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困惑:
同样品种、同样品质的材料,在不同环境下采集,效果会有微妙差异;
同一个配方,有时成功率高,有时却莫名其妙地失败;
某些古籍中记载的‘秘传配方’,照搬下来效果却大打折扣……”
这些例子让不少评审委员微微点头。
这些确实是魔药学界长期存在的困扰。
“传统理论将这些现象归结为‘神秘的个体差异’或‘环境因素的影响’,却无法给出具体的解释和预测方法。”
罗恩继续道:“而我的研究,就是试图解释这些现象。”
他取出那台改良的深层频谱分析仪:
“这是我改良的检测设备,能够探测极低频波段(0.0010.01千魔姆)的魔力波动。”
“在这个频段,我发现了一种此前被忽略的信号模式,我称之为‘和声印记’。”
说着,他拿出两株月光草,外观几乎一模一样。
“这两株月光草,经过标准检测,各项指标完全相同:
银光素含量38.2,魔力浓度4.4千魔姆,叶片数都是七片。”
“按照传统理论,它们应该有相同的药效。”
他用仪器分别检测,大屏幕上显示出两条几乎重迭的常规频谱曲线。
“但是,如果我们切换到极低频波段……”
罗恩调整参数。
屏幕上的画面变了。两条曲线出现了明显差异。
“左边这株月光草,极低频波段几乎平直,说明环境印记很弱。这是温室培育的。”
“右边这株,极低频波段有明显的起伏波动。这是在某处墓地旁采集的野生品。”
他指着曲线上的几个特征:
“这里的低频震荡,周期约为29.5天,对应月相周期。
这些微小的波峰,频率约0.0030.007千魔姆。
我在大量样本中发现,这类特征通常与‘情绪残留’相关。”
肯尼斯·克劳福德冷冷地说:
“所谓的‘情绪残留’?这听起来像是玄学,不是魔药学。”
“我理解您的质疑。”罗恩回应:
“我一开始也这么认为。但是……”
他调出一组数据:
“我对127种常见材料,每种材料采集自至少5个不同环境,总计超过600个样本,进行了系统的频谱分析和效果测试。”
“结果显示,极低频特征与药效的相关性系数达到0.78,统计显著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