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790章 这个爹也不好当(1 / 2)

最新无错章节,就在 追更人【www.zhuigengren.com】

让卫东能怎么办,当好这个爹呗!

还有几个月才满十八岁的肖恩坎普,在HK正式亮相的第一场友谊赛,狂砍五十多分!

其中贡献了超过二十个扣篮,基本不带重样的。

全场所有观众都吼得精疲力竭、嘶声哑气,但依旧精神亢奋。

完场后全体高喊坎普的名字!

HK不流行打篮球,但就像村超、散超一旦占据了最顶级的流量热度,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中心,所有人都会趋之若鹜的来加入跟随。

三四十年后的网民非常熟悉这个节奏。

让卫东以前就从来不痴迷哪个球星,更觉得那些要死要活的追星跟傻逼一样。

现在他知道这是有意为之推动起来的生意了。

下半场甚至叫坎普换了件印着“我HK”的T恤上场,然后又叫秦羽烨打电话,通知人手从篮球馆把所有库存的这种T恤搬过来摆在球馆门口。

试试看这种“带货”的效果。

还在杜洪义的旁观下,让两家篮球鞋代理商和三家运动服品牌发起了拍卖式的叫价。

HK商业氛围肯定领先于两岸三地,有商家意识到了这种热度可以利用。

刚找上看台来询问有没有合作机会。

让卫东就娴熟的问他们敢不敢掏两岸三地的代言费用,一年试试看。

之前就故意把他们都邀请到主席台上。

自然全都聚过来。

有点吃惊,但又充满亢奋的先后出价。

最后是彪马以十万港币的代言费用,拿下了坎普的个人球鞋,匡威有些无奈,但给出两万港币价位提供其他人的球鞋。

实际上这时候匡威才是NBA最大的球鞋王者。

其他几个品牌都想把王者拉下马。

但耐克还在起步期,没有辐射到HK来,阿迪达斯的重心并不是篮球鞋。

让卫东就故意没有推动。

所以运动服和球衣最后被锐步拿下,五万港币外加每人三套球衣、运动服。

仅仅就是尝试这一年的收益。

让卫东把那十万港币的收入直接丢给坎普,七万球鞋和球衣的,一堆球员包括弗雷德均分。

最后分到的三万港币球票收入,则全部换成五万港币的锐步打折券,分发给主力核心篮球仔自己去选购产品。

顺便也给自己的六位国集业务员配发运动装备、西装皮鞋,并且把代言合同的业务算到他们名下。

总之合胜坐馆亲眼目睹了所有人都以为篮球只是个玩耍,怎么就被做成了几万、几十万的生意。

甚至更大的生意。

因为那个彪马代理商掏了钱,肯定想着就要回本,主动提出自己可以到右岸去联系篮球赛,那边的篮球热爱程度远高于HK,市场也大,更利于宣传品牌销售。

让卫东顺理成章的同意,只要你联系上球队,其他我们体育文化公司都能跟进操作,场馆、球票分成,这生意不就成了?

费率宾有很狂热的篮球市场,印泥地大物博可以巡演打球的地方很多,新坡加有钱,溙国爱好程度也不错。

各位有兴趣都可以去联系,大家一起分钱就是。

哪怕不是东南亚国家代理商,这些品牌代理有同伙在其他国家啊,迅速都能联络上。

什么年代了,还打打杀杀抢地盘?

搞这种生意哪里都是地盘!

杜洪义看得聚精会神,等这帮商人各怀鬼胎的去了,他才自荐:“我们还能做什么,都能做!”

还补充:“给你留足好处,要不要去马坎打比赛?”

让卫东有忌惮:“不说那边是17K的地盘吗,这篮球生意肯定新鲜没人做,但这也算捞过界吧。”

江湖人有江湖的规矩:“马坎也不是他17K就一手遮天,还有好几家在做事,我有拜把弟兄在那边,他们来出头,只要拿下了那就是独门生意。”

原来江湖更讲究独占性,只要顺势把持了当地所有的体育赛事生意,赶走普通商人竞争对手,剩下自然是肥肉想怎么吃都行。

让卫东却是税务思维,不百花齐放怎么能把市场搞好呢。

“先把HK这边做好吧,马上从鹏圳调几万件T恤、休闲装过来,小弟们拿去摆摊卖夜市?”

古惑仔们在街头卖粉也是十几块进价几十块零卖,只是图个客户稳定不撒手,能源源不断的卖。

赚大头的其实是老大从原产地到这里那一波巨大利润,真分销零售跟普通生意没区别。

所以现在哪怕趁热卖一波篮球明星周边,也是钱啊。

杜洪义立刻答应下来,秦羽烨还约了待会儿到公司转账,她还是想把片约先拿到手。

让卫东确实已经搞懂生意的奥妙:“八十万港币一部戏,你可以直接卖给我两百万,也可以算两百万的投资在电影里看票房分红,随便你选。”

无错乱更新快,收藏不迷路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