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不在意地摆手:「没关系,交通部的事情多半也会和总参谋部有点儿关系。」
他展开报告查看,而后微笑道:「您看,果然是这样。特雷萨盖先生说,从斯特拉斯堡至凯尔镇的铁桥已正式开工。按照设计要求,这座桥将能够允许火车通过。」
凯尔是巴登西部的小镇,这里原本就有一座木石结构的桥梁,承载著法国与德意志南部的大部分运输任务。
但在斯特拉斯堡的铁路贯通之后,这座桥就成了严重的瓶颈地带。每天都有如山的物资堆积在桥的西侧,甚至不得不动用大量摆渡船向东岸转移货物。
而等世界第一座铁路桥出现在莱茵河上之后,法国与南德意志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
是的,巴登经过这次战争,直观地感受到了铁路的恐怖运力,于是决定和法国交通部签署协议,由双方共同出资,铺设凯尔至卡尔斯鲁厄,再到巴特温普芬的铁路。
这条铁路建成之后将由法国交通部经营12年,收益则按投资占股分配。
这也是约瑟夫在法国周边国家所做的试点。如果筹集资金以及经营情况良好的话,就可以向整个北德以及义大利进行推广。
只要能得到铁路的经营权,那就等于是获得了沿线的经济贸易话语权。为法国带来的经济、政治收益将无法估量!
这不比派兵占领,然后整天和各地的起义军打得灰头土脸,还要倒贴巨额的军费要强上千百倍?
当然,以现有的技术条件,修建铁路桥的难度还是相当大的。而且由于消耗钢铁的数量惊人,建造费用也高达380万法郎。
贝尔蒂埃等王太子收起了交通部的报告之后,又继续汇报军情:「殿下,还是今天早上收到的消息,苏尔特将军在两天前夺取了厄尔士要塞。他的军团目前正在按计划赶往维也纳,随行的还有近4万波兰军队。」
他瞥了眼一旁的特奥多尔和卡尔·欧根等人,接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现在应该已经占领了布拉格。」
据之前获得的情报,布拉格的守军只有三四千人,根本无法抵挡十几万法波联军的进攻。
特奥多尔顿时惊得瞪大了眼睛。
自己刚才听到了什么?法军攻入了奥地利北部!
从布拉格到维也纳只有不到250公里,沿途虽有「摩拉维亚走廊」可用于防御,但眼下奥地利的主力部队可都在帕绍,也就是自己对面,国内根本没有足够的防守兵力。
难道,这场战争要结束了?!
旋即他脸上震惊的表情更重了几分,因为他想到,攻破厄尔士这样重要的事情,法国总参谋长竟然放在刚才那一大堆的报告之后才说。
似乎这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军情而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