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进带着些许疑惑离开了酒舍。
他本来打算去官仓谈谈买粮之事,但此时既然有可能多换一倍的大钱,买粮自然也就得先搁下。
这年头买粮可不是只买粮食就行,运送、人手、安全防务等一系列工作都得考虑,要不然也不会出动程昱和乐进一起来,而且还带了足足三千人和八百辆车。
买五万斛粮和十万斛粮,差别是很大的。
若是五万斛粟,以他们带来的八百辆马车能运走一大半,这些是军用辎重车,马车的最大载荷是一车五十斛粮食(一斛粟米大概13千克)。
民夫可以携带一部分,并负责驽马草料,五万斛粮食是可以一次性运走的。
但如果要买十万斛粟,辎重车就得加倍。
这种辎重车用牛或驽马拉载都行,但最好用牛,牛车载重能力更强,耐力也更好。
如果是牛车,载荷能到八十斛。
但他们没有牛车。
由于刘备搜刮了大量耕牛,眼下中原各州牛是没有价格的。
曹操目前也不敢大量征用耕牛。
兖豫两州民间基本没有自耕农了,牛都在豪门手里。曹操刚杀了边让全家,和陈留等地豪门的关系稍微有点紧张,不能再损害各大家族的利益了。
而青州目前不缺牛,各官屯也愿意卖牛,但大部分牛都在刘备手里,每头健牛售价高达五万到十万钱。
这是大钱的价格,劣钱是不收的。
这就得重新设计购置和运输方案了,需要拿一部分钱购置牛车,或是将马换成牛,这也更符合曹操让他们来青州的意愿。
但现在的牛价……
若是不多换些大钱,那可真的买不起。
乐进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回去先和程昱商量,让程昱来算这笔账。
……
乐进回到驻兵营地时,天已擦黑。
郭嘉的人已经离开了,劣钱称重之事从下午到天黑干了两个时辰,兑了八十来车,这效率已经很高了。
还有六百车劣钱停在营地。
“文谦,购粮之事可曾问过了?”
程昱正一脸焦虑的等着乐进回来。
“没来得及去官仓……某得知了个消息,右将军部曲和青州民户,用劣钱兑大钱是一斤兑五十钱,而外州人来青州却只能兑二十钱……”
乐进犹豫了一下:“乐某在城里遇到个有意中饱私囊的买办……说是能做个中人,帮咱们兑成一斤四十钱。”
虽然酒舍里那个神秘人不想和程昱做生意,但乐进还是把此事告诉了程昱。
乐进还是有点逼数的,他的主要职责是带兵护卫,程昱才是负责采买的主官,乐进没有擅自做决定。
“州内州外两个价钱……这是右将军收买青州民心之举,若是早知此事,或许能让青州官员帮我等筹谋,兑成一斤五十钱……”
程昱能理解价格不同的原因,只是仍然有些气闷:“可眼下……已与郭奉孝说好,明日辰时就会再度来此称量。你遇上的那人……到底什么来历?”
“……那人不透露姓名,还不愿与程别驾照面,说是不想被人举告,只让我带钱去土鼓县与其交易。”
乐进将自己遇到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此人知晓我等带来的车驾数目,而且是在钱行门口与我招呼,多半就是钱行的人。仓促间或许也只有那人能快速办完此等大宗买卖,能多兑一倍的大钱啊……可要试试?”
“莫不是有诈吧?”
程昱下意识的觉得有蹊跷:“这么大的生意,却不透露身份……还让你带钱出营,莫不是有劫掠之意?”
“或许是……但无论其是否有诈,我等皆可试试。我带车马去土鼓,程别驾带部曲暗中埋伏,只待那人出面,便先将其拿下。”
乐进低声说道:“那人行迹鬼祟,想来不愿被人所知,必会在无人之处交易,我等便是掠其财货亦无人知晓……若其有诈,别驾亦可引军杀之。”
“不行……张辽一路护送,张飞又让我等入驻此营,这都是监视之意。我等购置物资他们不会管,但若是带兵在青州作战,那就是我等不守规矩了……若是右将军因此不卖粮了,又当如何?”
程昱摇头道:“曹太尉与昂公子还在临淄呢……我等可不能在青州惹事。”
乐进愣了愣,这才发觉,从东郡到济南,这一路其实都在张辽和张飞监视之下。
当然,说保护也行。
这显然就是在避免外州人找青州本地人‘代购’。
他们带来的车队人数众多难以隐藏,只要他们出了营,张飞那边肯定会收到消息,他们可不是青州的部队,若是随意行动,后果难料。
“那怎么办?难道就这么受郭嘉克扣?多一倍的大钱啊……多买一倍的粮食……”
乐进愁眉苦脸的说着:“我还想着让仲德先生重新算算要如何购置呢……而且,多待一天,便多几分消耗,我等没有慢慢筹谋的时间。”
“若张益德愿意帮我等兑钱,倒不如与他做这个买卖。”
程昱说道:“张益德乃右将军亲信,又与郭嘉有师徒之谊,做此事岂不是更方便?若他愿以一斤四十钱的价格为我等兑钱,这可比我等私下与藏头露尾之人谋算合适得多。”
“倒也是……”
乐进点头,两人便连夜带了好酒去找张飞。
“我不能插手兑钱之事,否则便是越权不法。大兄对这类事纠察极严,犯错必会一撸到底……不是我不帮二位,实是做不到。每个部曲、军屯、官吏乃至民户,全都有纠察之权……再说,张某不缺钱,无需冒此风险。”
他们本就驻扎在张飞指定的驻地,要找张飞自然也很容易,但张飞闻听此事,却直接拒绝了。
张飞倒也和蔼,把刘备和贾诩、荀攸等人一起设计的利益分配方式告知了两人,这在刘备治下是公开的。
两人这才知道,刘备这边很多事务都是与利益挂钩的。
比如张飞管理济南,济南的税收、军屯田租、官方产业产生的收益等,如果超出了基本标准,多出来的部分张飞是可以分润的。
郭嘉管理钱行,钱行产生的超出计划的收益,也是可以分润的。
这种分红不是几个人,而是上上下下所有人,包括军屯的屯田官、各级官吏、或是工坊负责人、乃至不算官吏的乡老等等,只要做得好,全都有分成。
年初尚书台会制定目标,超出目标的收益,大概会分一半出去。
就连亏损业务都有收益分成……比如张飞的艺术学院,学院本身每年是有预算的,若是培养人才的成果超出预期,学院会增加预算,新增预算的一半会用于分红。
也就是说,那些明面上亏损的业务是不需要省钱的,只要能出成绩,出了成绩就会调拨更多的钱,上上下下也都可以分得红利。
而出了成绩之后,这些原本亏损的非盈利机构,往往就能诞生出一些盈利项目。
其实明年艺术学院大概就可以不亏钱了,因为艺术学院已经有一些下属业务开始盈利了,比如雕版——印刷场会向学院采购雕版,扣除基本标准后,多出来的利润学院上下也可以分红。
当然,分成的比例根据行业不同是各不相同的。
尚书台每年都会根据当前情况分别制定年度分成方式,这事工作量很大,尚书台因此从各部门调拨补充了不少人手,各行业的运转都是调了专业人士来研讨的。
荀攸作为吏曹考核主官,为此天天加班,都快焊死在尚书台了。
贾诩一天到晚在外面鬼混,但工作成果倒也很明显——他平时确实在外面巡查各部,只负责定标准,然后在刘备那边开小会,具体的细化条例、计算比例等费时间的事儿全都交给了荀攸等人。
这是把大伙的个人利益与整个势力的整体发展挂钩,但并不是以钱作为衡量标准,而是类似于‘市场占有率’一样的各种发展指标。
比如军队看的是任务完成情况以及防区覆盖情况——军队也是被视为非盈利机构,靠成绩分红,最重要的是完成指令。
这种分红不是赏赐,而是日常分润。若有人立了额外的功勋会有单独的功赏,没完成任务则上上下下都会扣奖金降福利。
负责水利的河官,则是以河道稳定程度以及新增灌溉面积为指标,各处河道的水位越稳定,河官的收入就越高。
屯田官的指标是总产量与人均亩产,监察体系指标则是所有官员的整体效能。
目前这套体系还不完善,漏洞肯定不少,但大方向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