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初体验
贾启东和蔡俊辉不是近期第一批添加碳硅集团的行业高管。
如同前辈一样,他们抵达临港的流程都是怀揣着对新能源的疑问先深度体验“九州”产品,然后再和如今行业里的竞品进行对比。
同样是资深从业者,也就发出同样的第一感受。。
这个动力你几缸啊
如此感受几乎成了固定应答,今天陪着新同事的副总裁崔之愚已经能轻描淡写的回应感慨:“动力在电车上没那么值钱,新能源和传统油车不一样。”
蔡俊辉亲自试驾和体验之前在心里是习惯“油车”或者“燃油车”这种称呼,对于来到临港经常听到的“传统油车”这个词还觉别扭,但这么跑了跑,他忽然就产生了些自我疑问。
自己过去干的活真的变传统了吗?。。
作为前大众高管,蔡俊辉心里很自然浮现配置和价格的对比,奥迪不是没被错位竞争过,二线豪华品牌最喜欢干的就是拿性能配置来对比,但它们那种错位也没错这么厉害啊
动力没那么值钱?
动力就应该特么的是金子啊!
蔡俊辉的念头此起彼伏,忽然发现自己已经开了好一会,而旁边一直没有声音,于是问道:“崔总,你在想什么?”
崔之愚闻言笑道:“我什么也没想,就是习惯了大家感受完动力后要沉默一会。”
蔡俊辉:“”
他不得不说道:“这个和油传统油车比较,实在容易让人浮想联翩,动力就是钞票啊。”
崔之愚淡定的进入延伸话题,提醒道:“比亚迪的秦d也能跑进6秒。”
蔡俊辉一愣,他平时压根不关注比亚迪,这次来临港之前琢磨的也是特斯拉这种国外车企,思考的是增程与纯电的方向,脑海中只有对比亚迪的模糊印象。
他有点迟疑:“是,但那个秦是轿车,轻得多。”
蔡俊辉自觉露怯,干脆直说了:“我对比亚迪不了解,这次过来临港确实需要学习更多。”。”
蔡俊辉又短暂的沉默了一会,14万跑进6秒的轿车,这种速度也很厉害了。
随即,他提出问题:“但比亚迪这两年情况不好啊,秦d销量一般吧。”
蔡俊辉对比亚迪现状的印象就是销量的持续下跌和亏损,先前更深刻的印象是巴菲特的持股,之前偶尔和朋友聊起来还认为巴菲特这次也看走眼了。
“比亚迪今年有个542战略,要做5秒加速、电4驱动和2l以内油耗。”崔之愚更认真了些,“我们之前和俞总在京城车展时就看过比亚迪的秦d,它实际上还是更偏油的,纯电续航六七十公里,就个人的实际体验来看,日常生活里用起来会不太方便,而且,秦d面向的用户群体可能并不太关心这种百公里的速度。”
崔之愚第一次见俞总就是在京城车展,彼时还在长城工作,但在来到临港之后也有和当时与俞总一起看展的胡铮南聊过那一段经历。
俞总当初说这套秦d的问题内核在于油电并联所存在的缺点集合,用电续航短,用油变速顿挫。
现在回看市场,除了价格因素,用户的实际体验确实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崔之愚聊起比亚迪,又聊起那年车展亮相的荣威混动550,提到俞总那时谈到的问题同样得到市场的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