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第677章 县城“刀枪炮”(1 / 2)

最新无错章节,就在 追更人【www.zhuigengren.com】

在前往“吵架地”的路上,陈着也听毛欣桐讲了一下这家邻居。

其实这个东源县的青溪村,姓毛的居多,这户姓“侍”的邻居,据说是逃难过来的。

当然逃的是什么么难,年代太久远了,毛欣桐也不太清楚。

反正他们家落脚的时候,生活很困苦,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左邻右舍都没少帮衬,终于度过了最难熬的那段日子。

可谁也没想到,侍家日子稍微好过一些之后,非但没有感恩之心,反而因为家人多势众,开始想方设法占邻居的便宜。

今天借了东家一块地种,拖着不还;

明天占了西家一口鱼塘,最后干脆就赖成了自家的了。

刚开始村老人还能说面说几句,他们家自知理亏只能还掉。

可是后来,等到他们家六个儿子……没错,就是六个儿子逐渐长大,村已经没人能制衡他们了。尤其这六个儿子,可能是小时候苦怕了,现在各个都混出点本事。

一个做挖土挖沙的生意,一个做了租车行当,一个做包工头,一个考上了县政府的公务员,还有一个当了镇上派出所的警察。

最后一个小儿子没正经工作,要不伙同一帮小混混飙摩托车,要不在家帮他爸妈欺负邻居。夺田占塘这些事,大多都是这个小儿子干的。

“难怪无人能管了。”

陈着心想着。

土方、租车、包工头就算了,还有公务员和警察兜底,他们又是亲兄弟,这就是很典型的“县城刀枪炮”组合啊。

别说村没人管得动,在东源县只要不惹到那些“婆罗门”,基本能够横行无阻。

再过个八年十年,等到公务员和警察混出点资历,这一大家子就开始变成了“刀枪炮加婆罗门”综合体了。

毛欣桐说到这,陈着也终于有了点印象。

当年读研的时候,好像是听过老家这边和邻居闹得很凶,时任麓湖街道办的副主任陈培松亲自回来,找了点关系把事情解决了。

老陈是副处,在东源还是能和县领导说得上话。

不过这种“解决”应该不是解决这一家人,而是把矛盾调和了。

从此以后,他们也知道毛家在省城也有人,虽然不敢再招惹,但是还会继续占其他邻居的便宜。当年这件事因为解决的太快,在陈着脑海都没有留下什么么太深刻的印象,今天正好碰见,陈着觉得看看也不错。

陈委员这个时候,还不想打算以势压人。

全国2800多个区县,“县城婆罗门”和“县城刀枪炮”不知道多少。

因为县级社会圈层相对封闭,各行各业的资源,容易形成代际垄断。

其次呢,县级区域的法治监督相对薄弱,市场规则的边界容易模糊,一模糊就成为了灰色地带。不过陈着这次回来,主要还是把外公外婆接去过年,这点小事和这些人他还不看在眼。

“县城刀枪炮”算根JB毛啊!

知道什么么叫“省城龙虎豹”吗?

这两者的区别就是,“刀枪炮”经常破坏规则,而“龙虎豹”是制定规则。

对“权”的运用方面,压根不是一个层级的。

又往前走了百余米,耳边的争吵声逐渐清晰,再转过一片芦苇荡,眼前豁然跃出一片渔网密布的鱼塘。两个老人正在互相指着鼻子喝骂,年纪大点的是陈着外婆,另一位应该就是“刀枪炮”的母亲了。双方身后,都立着各自的“压阵大将”。

外婆那边是大舅,毛太后个子就不矮,大舅的身高也在1米78左右,而且以前常年劳作的原因,看起来也算魁梧。

无错乱更新快,收藏不迷路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