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807章 风雪满弓刀(2 / 2)

最新无错章节,就在 追更人【www.zhuigengren.com】

  而且王熙凤能清晰察觉,贾琮对贾蓉十分厌恶,不单单是他那些作奸犯科之事。

  

  王熙凤甚至能隐约猜到,贾琮对贾蓉的厌恶,多半是哪位可卿妹妹。

  当初琮老三一口一个秦姑娘,那股子亲热劲瞒得住谁,要说这两人没有勾搭,王熙凤是决然不信的。

  贾琮厌恶之人,王熙凤自然不想沾惹,不说贾蓉这下作东西,让她不屑一顾。

  让贾琮知道自己牵扯贾蓉,让他因此心生不快,那就更不值当了。

  ……

  宣府镇,东南方向,东堽镇。

  北地严寒,更胜神京,自从入冬以来,大雪连天,少有中断。

  这是九边以南地域,一座不算很起眼的中等市镇。

  东堽镇靠近九边三镇,处于宣府镇、大同镇、蓟镇的中间地带,距离三镇都在一百五十左右。

  镇子北向皆为丛山峻岭,历来人迹罕至,丛林密布,车马难行。

  但东堽镇东西两向,都建有宽敞官道,便利交通北向三镇。

  镇子南下道路并不处于官道主干,但经周边城镇周转,也能通往国都神京。

  因此,东堽镇虽不是北地繁华市镇,也不处于官道枢纽中心。

  但北上南下车马人流,依旧有不少会路经此地,镇上每日人来车往,各式店铺生意兴隆。

  但数月之前,镇子东面一处谷地,开始有边军驻守,搭建营帐,设置栅栏,受备严密。

  此后每隔数日,便有大批南向车队向谷地汇聚,随行都有大量兵马护送。

  这等情形出现两月之后,开始有北向的车马向谷地聚集,同样有边军兵马护送。

  镇子周边开始设置关卡,并有手持刀枪的军士驻守,对过往行人进行抽检盘查。

  镇上住民和客商,逐渐听到各种风声,听说宣府大同两镇,蒙古人时常南下袭边冲关。

  大周边军与蒙古游骑,时有对战,各有死伤,朝廷颁下军旨,严守九边,以逸待劳,大战一触即发。

  但是常年往来边镇之人,对边塞战事早司空见惯,毕竟此地距离北地三镇,还有一百五十距离。

  虽然风声传闻日趋吃紧,但是对东堽镇住民客商,并没有造成什恐慌。

  况且镇子周围最近常聚集兵马,让镇上百姓愈发多了安定坦然,镇子外依旧一派安宁繁华。

  ……

  这日午时未到,东堽镇东向官道,远远走来一队人马,共三十多辆大车,两百多名随行边军将士。

  走在队伍前头之人,胯下军马,身材魁梧,腰跨长刀。

  肩上背著长条物件,用布条捆的严实,看不出物件原貌。

  他穿著军中常见号服,外面套件无袖羊皮袄,风雪连天之中,依旧腰背挺直,气度沉凝,初具威势。

  但仔细看他面相,其实颇为年轻,不过十七八岁模样,再看他领军而行的架势,绝不像是寻常兵丁。

  只有同行之人清楚,这位新任辽东火器营把总,不过是皮相老成,实际年龄不满十六。

  他是辽东军中近两年新出人物,虽然军职尚且低微,但依著年纪和实战功绩,在军中已算后生可畏。

  对这位过份年轻的上官,军中兵卒听过许多传闻,说他虽不是贵勋子弟,但却出身神京豪门。

  只是他本人从不说起出身,军中将领也是三缄其口,所以旁人也不知他底细。

  但是日常整训行军,这位少年把总毫无骄奢,都和麾下兵卒同吃同住,领兵务实干练,兵卒中颇有威信。

  和这少年把总策马同行,是位二十多岁年轻人,身上穿著厚重皮袄,头戴骆皮帽子,脖子扎著裘皮围脖。

  他即便浑身裹的密不透风,依旧在马上蜷缩身子,生怕漏掉身上一丝暖气。

  相比于少年把总的顶风傲雪,同行的年轻人透著事故圆滑,两人形成鲜明对比。

  ……

  年轻人将围脖拉下一些,问道:“志贵,我们这是到哪了,离东堽镇还有多远。”

  郭志贵从取出一份舆图,仔细看了几眼,说道:“琏二爷,此处离东堽镇不到五地,一个时辰就能到。

  进了镇子我们就可休息一夜,明日一早办正事即可,年底再往来两趟,就能踏实过年了。”

  那年轻人喜道:“到了东堽镇,我可得好生烤烤火,在喝上几盅驱驱寒气,这鬼天气真吃不消。”

  这两人一个是当年贾琮的小厮郭志贵,已经在九边从军两年。

  当年郭志贵跟随贾琮扫平女真,立下不少战功,因此在辽东军中崭露头角,如今已升任火器营把总。

  与他同行的年轻人,就是流配军中的贾琏,最近得庸兰关参将邓辉举荐,做了关隘掌库书记。

  眼下残蒙与大周在宣府大同对峙,辽东镇远离刀兵之地,长久没有战事,正是风平浪静之时。

  郭志贵只要管好麾下士卒整训,奉命轮调巡防即刻,军中并无大事。

  贾琏新任关隘掌库书记,眼下非军中战时,事务也十分清闲。

  进入腊月之后,郭志贵得了上峰命令,带领五十名火枪手,被论调入运粮队,负责粮草押运。

  贾琏也被借调入运粮队,担任粮草提运清点掌记之事,两个昔年同府渊源之人,再次碰到一起。

  大雪连天之时,长途粮草提运,可是一件苦差事,好在辽东镇非在战时,粮草供给并不紧迫。

  军粮提运时间宽裕,郭志贵和贾琏只要按部就班,便能轻松完成运粮之责,只是途中吃些风雪罢了。

  ……

  等到了午时,郭志贵率领车队抵达东堽镇,车队兵卒横穿过镇子,去往镇北兵营驻扎山谷。

  三十辆运粮大车,两百多名护粮骑兵,声势颇为不小,引起了镇上许多人关注。

  当队伍快要走出镇子,靠近镇北边缘一件炭铺,走出个青年男子,体型壮实,相貌普通。

  他身上穿著粗布棉袄,双手沾满漆黑碳灰,显得毫不起眼,望著穿过镇子大队粮车,眼神微微闪烁。

  炭铺旁边是一家布庄,店掌柜是个中年男子,衣裳锦绣,眼神精明,此时也走出铺面看热闹。

  笑道:“孙老板,这运粮队人马排场不小,不知是那处边镇来的。

  这些运粮大兵返程之时,必定要购买大批成炭,用来路上造访取暖,孙老板又要大赚一笔。

  要说还是孙老板有眼光,看准东堽镇临近军囤,卡著这当口做炭火生意。

  你这间炭铺新开不到一月,比我十多年的布庄,生意还要红火许多,这赚钱的路子叫人佩服。”

  孙老板笑道:“林掌柜过奖了,我这也是截风头的生意,趁这一波风头,赚些顺风银子。

  这镇子四周林子密布,镇上人家都自己砍柴烧炭。

  那家会花银子买我的成炭,我也就靠当兵的吃口饱饭罢了。”

  孙老板一脸笑容,随口和布庄掌柜闲聊,但眼睛的余光,半刻没离开运粮队伍。

  一直到运粮队走出镇子,进入北向那处军囤山谷,孙老板才若无其事走回店铺……(本章完)

无错乱更新快,收藏不迷路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