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667章 我们还有机会(1 / 2)

最新无错章节,就在 追更人【www.zhuigengren.com】

关于聚变示范堆的初步框架达成共识,办公室内的气氛松弛了一些。

常浩南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水,正准备起身告辞,却又被栾文杰叫住了。

“稍等一下。”后者的语气带上了独属于技术人员的期待,“你之前提到,NS方程的通解……可以解决长征九号的动力问题?”

“当然。”常浩南重新坐稳,脸上浮现出温和而自信的笑容:“实际上,我准备把长征九号的火箭发动机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一次尝试。”

栾文杰航天部门出身,对于这个答案自然是喜出望外。

但随即又想到一个更实际的问题:“那这些理论成果……如何转化为工程实践?是否需要组织相关专家,对你的通解理论进行系统性学习?”

“暂时不必。”常浩南摇头,“我可以把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全部手稿以及计算程序拿出来,在内部一定范围内传播,但NS方程通解的表达形式高度抽象,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公式或矩阵,而是一套关于流体运动‘终极形态’等价类的拓扑描述框架……”

“即便是顶尖的数学家,要完全理解并熟练运用它,恐怕也需要一到两年的沉浸式研究,而对于工程背景出身的技术人员,门槛恐怕还会更高。”

栾文杰露出苦笑:

“你现在研究的东西,确实…有点超脱我们这些‘凡人’的理解范畴了……感觉像是拿到了打开流体世界终极规律的钥匙。”

常浩南没有回应这番感慨,只是提出了一个更务实的方案:

“目前最高效的方式,是根据不同应用领域的具体问题,对通解理论进行针对性的二次处理,将其转化为特定工程场景下相对易用的计算模型、优化算法或设计准则,比如针对补燃循环火箭发动机的燃烧振荡问题,可以封装好一套特征模态分离和稳定性判据算法。”

“但至少到目前为止,这项‘二次处理’和适配工作,还只能由我自己,或者在我直接指导下进行,因此我需要工建委和航天局的支持。”

栾文杰立刻坐直身体,恢复工作状态:“你说,具体需要什么?”

“首先,需要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和负责长征九号总体设计的一院,把大推力补燃循环液氧液氢发动机,以及大推力补燃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的详细设计指标文件、已知的技术瓶颈清单、以及相关的数据,整理成一份完整的、加密的技术包,尽快移交给火炬实验室。”

“没问题!”栾文杰回答得斩钉截铁,“你放手去做,这些东西,我来解决!”

三天后,华盛顿。

白宫战情室。

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汤姆·多尼伦站在大屏幕前,屏幕上显示着埃隆·马斯克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特斯拉设计中心活动的几张模糊监控照片,以及几段通信元数据分析摘要。

“阁下,马斯克已于昨日返回帕洛阿尔托。”

多尼伦声音平稳地介绍道:

“根据我们安排在SpaceX内部的可靠消息源反馈,他返回后行动异常,连续两天都在频繁召集SpaceX推进部门和‘猎鹰重型’项目的核心工程师开会,反复过问火箭的运载能力细节、冗余设计以及快速响应发射的可能性,频率远超其日常管理风格。”

他切换了一张图表,显示马斯克近几日的内部通讯频率激增:

“综合各方信息交叉分析,我们评估认为,他在华夏期间,有很大概率与对方高层达成了某种形式的秘密协议。”

多尼伦汇报完毕,等待着预料中的震怒。

然而,预想中的风暴并未降临。

无错乱更新快,收藏不迷路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