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第238章 洞坑窑(2 / 2)

最新无错章节,就在 追更人【www.zhuigengren.com】

临近河边土太湿,雷达可能探不到嗯,你先用金属探测,看能不能探到金属物”

“好的林老师”

回了一句,高章义分派队员。

便携式的金属探测仪,四个人每人背了一件。

就一亩大一点,地毯式的排查,来回过了两遍,却没有任何发现。

林思成想了想:“钻一下,就从这儿开始,多取几个点!”

高章义再次安排。

立架式的钎测机,三下两装好了两座。

前两次都没发现,但钻完第三次,高章义一声惊呼:“林老师,你来看!”

林思成走了过去,身后跟了好大的一群。

中空的钎管,接了三根,土层很是明显。

最上面的一层大概五十公分,可以看到草根、树坑,以及未完全腐化的羊粪。

第二层较厚,约一米,夹杂红砖碎渣,瓦屑。很明显,就是拆完房子后遗留的地基层。

第三层又厚一些,约一米五,一半间歇层,一半生土层。

但再往下,壑然夹着几片碎瓷。

林思成拔拉了两下,挑了出来,瞅了瞅,又往前一递。

水即生带上老花镜,接到手里。只看了一眼,用力点头:“就是这个!”

后面的人怔了一下:昨天开了一天会,水总工提供的白瓷样片都过过手,哪怕是不太懂的外行也能看的出来:这几片碎渣和开会时看过的白瓷一模一样。

说明水总工没记错,当年发现瓷片的地方就在这儿。

但庙呢,林思成不是说老子庙吗?

正暗暗思忖,林思成又一顿扒拉,挑出了几块石头。

仔细一看,象是古代青砖的碎块。

擦掉上面的湿泥,底部露出了一个“田”字,隐约能看到字下面的莲花纹。

水即生怔了一下,叹了口气:“福字砖?”

“对,老子庙无疑!”林思成点点头,站了起来,“方师兄,笔!”

方进手疾眼快的递上笔和本子。

“田所,高队,以此为坐标,正北一百米左右,应该是原料区。重点勘察高岭土堆、石灰石堆、淘洗坑、草木灰堆、研磨和滤渣设备”

“再往北三十到五十米左右,东西范围一百米。从东到西分三处勘查:东南为作坊区,勘查辘轳(拉胚)、晒胚架、釉缸、模具

中间偏北为烧造区,缓坡往南二十米左右应该是燃料区,正北缓坡处必然有窑炉,应该为半倒焰式洞坑窑,重点勘察烧造遗迹和匣具往西三十米,必然有废品坑,找废瓷和废胚”

林思成边画边交待,眨眼间就画了一份草图。

众人齐齐的往前一凑。

画的虽简单,但一目了然:

原料区

作坊区(含釉缸)燃料堆(松木薪柴)…废品坑

窑炉

拿了图,田杰和高章义领着队员勘察,林思成又给商研和黄智峰交待:“遗址不大,不一定会发掘,但毕竟是唐代的窑址,测绘尽量精细一点。”

“遗存估计不少,黄教授既然也来了,那麻烦你安排老师们收集标本除了瓷片和胚体,土样也要收集一些”

林思成挨个交待,这边都挺认真,立地安排人员。

另一边,来协助的人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只是试勘,面积也不大,暂时帮不上什么忙。

他们奇怪的是:只是靠着一钎管土层样本,林思成为什么敢确定遗址的具体位置?

甚至于敢确定窑厂的分布,以及各个配套局域的确切地点?

关键的是这个庙,和窑址有什么关系,林思成又是怎么确定的?

暗暗狐疑,任新波看了看水即生:“老师,林思成”

下意识的喊了一声“林思成”,任新波挨了水即生一对白眼,他连忙改口:“老师,林工说的这个庙,是怎么回事?”

水即生想了想:“自汉起,凡烧陶烧瓷必拜窑君,除牲祭外,必祭精器,以求出窑的瓷器都能达到敬献的这一只的水平”

“因为那只碗和瓷片就是在这儿发现的,所以小林断定,这儿应该是窑神庙南方拜舜帝,北方拜老子,所以这儿应该是老子庙”

“老师,遗址范围和各区布局,这又是怎么判断的?”

“唐代瓷窑的窑炉类型很多,其中有一种是依坡而建的倒焰式洞坑窑,这里恰好靠山,所以小林判断,窑炉在缓坡上。而窑神庙离山这么近,等于窑厂最南端到最北端就这么远,以此推算,范围大不了哪里去”

“虽然不大,但必然包含瓷土精选、练泥拉胚、釉料制备、上釉烧制,以及原料和燃料小林应该是根据唐朝时北方洞坑窑的窑厂布局,确定各区位置”

一群人恍然大悟。

不知是谁,突地一句:“这么简单?”

简单?

水即生都被气笑了:要简单,老子我五十年前就找到了?

其它不论,就说一点:他压根就没想过,埋那只碗的地方不是瓷窖(成品存储区),不是匣坑(未出窑的成品),也不是废窑(烧制过程中窑炉坍塌),更不是废瓷坑,而是窑神庙。

不是没想到,更不是灯下黑,而是依据太少。

就说一点:唐代是仰烧(与宋代覆烧相对),所以窑口类型极多:直焰的馒头窑,半倒焰和倒焰的半馒头窑、长斜坡隧道式的龙窑、小型柴烧的麻斗窑、并横穴窑、坡坑窑林林总总十多种,谁知道这儿用的是哪个?

只有确定了是其中的哪一种,才能判断最内核的窑炉在山的什么方位,以及其他配套设施的分布。也才能判断,自己捡到碗的这一块,属于窑厂的那一片。

当然,只是不好判断,而非找不到。如果再年轻个三四十岁,再给他几天时间,应该也能分析出来。

肯定没林思成这么快,但不代表不难

越想越气,水即生冷笑一声:“下次再要是找窑址,你来!”

说“简单”的那位一个激灵,往后缩了缩。

怪他自个,一时听的入神,嘴比脑子快

正暗暗后悔,对讲机里传来林思成的声音:“水老师,水老师,发现了洞坑窑!”

水即生猛的抬起头。

正北方向,差不多三百米,林思成站在缓坡上,旁边立着一架钎探机。

所有人都愣了一下,脑子里“嗡嗡嗡”的响:

就这样,找到了?

(本章完)

无错乱更新快,收藏不迷路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