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九十章 银钱(1 / 2)

最新无错章节,就在 追更人【www.zhuigengren.com】

大部队回到高昌时已经九月中了,其时山后已然北风呼啸,飘起了朵朵雪花,山前降温亦比较明显,但没有山后那么夸张。

邵勖回家后第一件事不是去陪女人,而是直奔集市……

高昌的集市位于城西,占地面积很广,遗憾的是,比较凌乱,各种商品混在一起卖,甚至没有粗略地按照行业分划区域。

“孤闻交广之地但凡买卖,多以金银为货,高昌亦有此类现象,可喜可贺。”邵勖走在人群正中央,看着两侧的百姓、商徒,高兴地说道。

不过他有点后悔直接过来了,盖因身周有人举着大盾,两侧又有军士死死盯着商徒,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下次还是不要来了,让王府小吏过来查探便可。

不过长时间不来也不是个事,总之很纠结。

前河西太守、现高昌太守宋恒笑着说道:“广州有始兴郡领数百银户,产银颇多,自然不缺。”

始兴郡是东吴时期设立的,治所在后世的韶关。晋灭吴后,将其划入广州,后又属湘州。国朝废湘州,故始兴郡再入广州。

另外,广州也有部分外国银币流入,故市面上金银很多。

交州纯粹就是外国金银大量流入,导致市面上不缺货币罢了。

这两地人口、市场容量都一般,只需少部分金银就能撑起整个市场,西域同理。

“可惜银山碛、银山坑划给西域都护府了,高昌无银,只能靠熔铸波斯银币。”说到这里,邵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遂看向宋恒,问道:“卿八月领得俸禄几何?”

“龟币五十、绢百匹、毛布二十匹。”宋恒答道。

他领到的这些俸禄中,银币是按月发放的,每月五十枚,但绢布是一次性领的,一年就这一次。所以作为正五品太守,宋恒一年的俸禄是龟币六百、绢一百、毛布二十。

此外还有一些葡萄酒、干果、盐、奶酪、肉干之类,一般是腊月发放,算是福利。

“可够支用?”邵勖问道。

宋恒想了想,道:“臣来此数月了,粮价大体平稳,三月家仆买粟三斛九斗,费银钱三文。”

“四月买糜子六十九斛,费银钱六十九文。”

“七月市麦二斛七斗,费银钱三文。”

“本月市麦十二斛,费银钱十二文。”

邵勖闻言微微颔首。

宋恒所说“银钱”其实是波斯银币,一文银钱就是一枚波斯银币。

他也是来了这里才知道高昌土人俗谓银币为“银钱”,以“文”为单位。

宋恒这么说是随了本地人的称呼。

目前高昌还是新旧钱币并行的时间段,国中在不断要求百姓献上外国银钱、银盘、银瓶、银砖等物,换取龟币,截止期限一延再延,已经到明年九月秋收后了。

作为太守,宋恒一个月的俸禄可以买不到七十斛粮食(龟币比波斯银币重一些),比晋朝那会略多,只不过司马晋直接发粮食,而高昌发银钱罢了。

粮食作为硬通货,依然在市面上顽强流通着,甚至于,在民间私下交易中,用粮食支付各种费用的情况要超过银钱,铜钱则很少见到——邵勖都有点后悔铸那么多铜钱了,以致不少人投机倒把。

“上好赤马,品相划一,每匹银钱三十七文。”

“提婆锦还剩二匹,只需银钱百文。”

提婆锦是天竺输入的锦缎,带有大量小乘佛教故事,因此价格非常昂贵,偏偏还很受人欢迎,盖因高昌信佛的人是真不少,别说买锦了,死前捐相当一部分家产的人都不在少数。

“可有人来我家作佣,先付银钱二文,作满后付银钱五文、粟一斛四斗。”

“钁铁(粗铁,做农具用)三斤,只需银钱三文。”

“六纵迭(棉布)一匹,银钱十二文。”

“牛一头,平钱十文。”

“羊肉三脚(三只羊腿),平钱二文。”

叫喊声此起彼伏,而听到这里时,邵勖眉毛一扬,天可怜见,终于听到“平钱”二字了。

“平钱”即官府发布的平准钱,其实就是大梁龟币。逛了这么一会,到处都是“银钱”计价的商品,在时人约定俗成的规矩中,就是波斯银币,现在终于听到有人用大梁银币计价了。

再过几年,孤一定要让市面上的波斯银币绝迹!

“筚路蓝缕,百废待兴。”邵勖感慨了句,旋又看向太守宋恒,道:“宋卿,今岁一定要将税制厘清。去岁高昌四县只收得‘丁正钱’六万三千文,而今战事基本结束,可慢慢走上正轨了。”

“大王可要施行中原税制?”宋恒问道。

邵勖犹豫了一下,道:“先按旧规矩来。”

高昌王被张骏废掉前,高昌国实行的是一种杂糅了中原和西域城邦国家特色的税制,大头是两样,即田税和丁正税。

进入大梁朝后,税制不改,且全部用于地方。

无错乱更新快,收藏不迷路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