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绥一怔:“母后……”
“你不要劝我。”谢皇太后叹了口气。
“我想明白了。等端午过后便动身。你……好好待肇儿。他性子冷,心却热,认准一个女子,就是一辈子。你们……要好好的。”
薛绥笑了笑,缓声道:“我不是劝母后,是觉得这主意甚好。行宫清静,温泉养人。母后出去走一走,散散心,对身子大有裨益。只是舟车劳顿,小公主又年幼,一应车驾、随行人员,需得安排妥当才好。”谢皇太后闻声,喉间哽咽,反手拍拍她的手背。
“平安,你真是……叫哀家说什好。”
端午那天,烈日当头。
薛绥亲自下厨做了豆沙软饼,又跟丫头一起包了些蜜枣粽和腊肉粽,李肇也难得地抛开政务,匀出两日休沐。
各色点心、粽子、冰饮摆在水阁凉亭内。
薛绥刚走近坐下,黑十八立刻甩著尾巴扑过去,差点把食盘撞翻。
“慢些!没规知矩……”薛绥笑著拍它的脑袋。
李肇跟过来,从容坐下,接过湿帕子擦了手,这才撚起一块还冒著热气的软饼,却不急著吃,先递到薛绥嘴边。
“刚出锅的,小心烫。”
薛绥就著他的手咬了一小口。
甜香混著面香在嘴散开,她摇摇头。
“不烫,正好。陛下快尝尝……”
“平安做的,自然是最好的。”
两人就著疏落的阳光,分食点心。
黑十八也得了一个大肉粽,吃得十分酣畅。
佳节当前,宫人侍卫们也得了赏赐,脸上都带著轻松的笑意。
如意和锦书凑在一块,低声说笑著什。
小昭踮著脚,拿著一个玲珑绣球,逗弄木架子上神气活现的灵羽。
关涯抱著剑,身姿笔挺地站在廊下,目光时不时地追逐那一抹活泼的身影。
小昭察觉到他的注视,回头冲他嫣然一笑。
关涯立刻绷紧冷峻的面孔,生硬地扭开头去,耳根却不受控制地悄悄红了。
“瞧见没?”如意用胳膊肘碰了碰身旁的锦书,压低声音笑道:“关侍卫和小昭那眼神……在拉丝儿呢。我看咱们家的小昭啊,好事将近了。”
锦书斜睨她,“怎著,羡慕了?还是我们如意姑娘也春心动了?”
如意脸一红,羞涩地道:“姑姑别胡说!我只想陪著姑娘,才没想过这些呢。”
锦书忍不住笑话她:“这有什好害羞的?娘娘好了,就不兴咱们自己也觅个好归宿啊?等著吧,娘娘心有数,定会给你指一门好婚事。”
如意顿时闹了个大红脸,转身就往小昭那边跑。
“小昭不好了!锦书姑姑说等秋凉了,娘娘就要把你嫁出去……”
小昭听见动静,回头看来,与她打闹一团。
水阁亭间,李肇看著这热闹的光景,掰了块软糕喂给薛绥,看她小口吃了,才问:“听见她们在嘀咕什了?”
薛绥抿嘴一笑:“姑娘家的闲话,陛下也听?”
“朕是替你分忧。”李肇目光扫过亭外,“关涯跟了朕多年,人品可靠,是个踏实人。小昭若有意,倒不失为一桩良配。”
薛绥心下微暖。
知道他这是爱屋及乌。
“小昭性子跳脱,关侍卫沉稳忠厚,二人确也相配。有陛下做主,我也就放心了。”
李肇听著这话,觉得有哪别扭。
正待回应,就见一名内侍脚步匆匆而来,面色凝重,站在亭外与来福低声急语了几句。
来福脸色骤变,立刻转身躬身近前。
“陛下,娘娘,出事了。”
“何事?”李肇的笑容淡了下去。
“刚从宫外传来的消息,薛家大夫人傅氏……今儿一早……投井自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