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第137章 朱标梦想中的自己(2 / 2)

最新无错章节,就在 追更人【www.zhuigengren.com】

  就算是马钰,虽然一直批判理学,可对孔子也是非常敬佩。

  但现在,朱标有一种滤镜破碎的感觉。

  

  不是说孔子不伟大,而是他也会错,也有守旧顽固的一面。

  不过这种想法他不敢告诉任何人。

  作为太子,不喜欢理学很正常,哪怕当众表现出来都没问题。

  可要是敢表现出对孔子的不敬,那会出大问题的。

  将对孔子的‘不敬’深深埋在心底,朱标继续翻看律法的发展史。

  作为后世人,他自然明白成文法是正确的。

  剥夺了贵族的司法特权,限制了贵族权力。

  对上加强了中央集权,对下保护了普通人的利益……

  这时,他又想起了马钰之前讲过的课,公权力和民权是同步发展相辅相成的。

  子产铸刑鼎,再次证明了这个逻辑的正确性。

  理论得到史实验证,让朱标更加开心,对马钰的话也就更加的认同。

  事情回到向百姓普及历史。

  为普罗大众开启智慧,和铸刑鼎其实是异曲同工的。

  百姓愚昧更容易被官吏、豪强大户奴役。

  反过来说,百姓懂的越多,就越不甘于被奴役。

  到时候不用朝廷出手,百姓自己就会站出来反对宗族的压迫。

  官吏们也没办法再和以前那般肆意妄为。

  而且百姓懂的越多,就越能明白只有公权力才能保护他们,自然而然就会更加拥护朝廷。

  不否认这做会带来一些不利因素。

  但仅凭扩大公权力这一点,就足以让大明冒险变革了。

  且古人都敢开创先河一次次变法,今人为何不敢?

  更何况,开启民智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想到这,朱标终于做出决定,干了。

  就算父亲不同意,将来自己登基了也一定要这做。

  心中有了决定,他顿时觉得一阵轻松。

  再回过头看子产的变革以及律法的发展史,又有了更多的发现和感悟。

  其中最大的发现,是另一个被历史隐藏的先贤。

  子皮。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郑国也不能例外。

  郑国的大权落入六位执政卿室手中,国君成了吉祥物。

  最开始六家地位是平等的,谁资历最深谁当第一执政,资历最浅的当第六执政。

  说的简单点就是。

  第一执政甲死了,第二执政乙变第一,第三执政丙变第二,以此类推。

  甲的继承人,从第六执政开始干起。

  如果是第三执政丙死了,前两个不变,第四变第三,第五变第四。

  丙的继承人,从第六开始干起。

  但是时间长了,有些家族就会越来越强,最后压倒其他几家。

  子皮的家族就是如此。

  不但实力压倒了其他五家,还独霸了第一执政的位置。

  子皮的父亲死后,他直接成为了第一执政。

  但这做必然会遭到其他家族的挑战。

  子皮当上第一执政后,就遇到了两次大的反对,全部被他信手摆平。

  甚至有一个反对他的大族,还被族灭了。

  由此可见他的执政能力是非常强的,而且也不是什心慈手软之人。

  但就是他,无条件支持子产,并将其提拔为第二执政。

  期间不论多少人反对,多少人挑拨两人的关系,他都从未动摇过。

  面对郑国内部权贵的反扑,他施展雷同手段全部镇压。

  外部的反对浪潮,他也同样替子产分担了大部分。

  可以说,没有子皮的信任和支持,子产的改革是无法成功的。

  对于朱标来说,他的感触更深。

  对子产他只是佩服,身处夹缝之中依然不放弃,勇于变革。

  但子皮却让他有一种代入感。

  甚至可以说,子皮简直就是他梦想中的自己。

  政治手腕高明,打击对手时毫不手软,有原则讲规矩,能容人有担当。

  而且子皮和子产的事迹,让他情不自禁的联想到了他和马钰。

  表弟学识渊博,目光长远,矢志变革。

  不正是大明的子产吗。

  我,朱标,大明皇太子,就是大明的子皮啊。

  我们君臣联手,必能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

  至于马钰愿不愿意当子产……

  朱标心中直接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姑且不说以前,就说今天表弟让我看子产的事迹,未尝没有暗示之意。

  越想他就越觉得自己猜对了。

  表弟啊表弟,你的心思藏的可真深啊。

  也幸好我聪明,领会到了你的暗示,否则你的一番心意不就浪费了吗。

  你放心,我肯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如果马钰知道了他的想法,肯定会瞠目结舌。

  标哥,你想多了,我真没往这方面想。

  其实朱标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

  一来是马钰过往的表现,让他情不自禁的往深处想。

  二来毕竟是小年轻,才十五六岁的年纪,对未来充满了幻想。

  再加上子皮确实是他梦中的自己,让他情不自禁的代入其中。

  对子皮和子产的关系,也充满了羡慕和向往,因而产生了这种想法。

  如果他再年长个十岁八岁的,大概率不会这想。

  但不管怎说,这次误打误撞,确实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

  第二天,朱樉就把调查报告送到了东宫。

  朱标看过之后心情愈发的沉重,不过他依然没有直接去找朱元璋。

  他太清楚自己父亲是什样的人了,就这贸然去游说,必然会被拒绝,还会被斥责。

  想要说服他,得想别的办法。

  嗯,最好找母亲一起去说,母亲的话他还是能听进去的。

  想到这,他就拿著资料去了坤宁宫。

  马皇后得知来意,也长叹了口气,苦笑道:

  “此事我与你爹说过,他和我怄了好几天的气,依然没改。”

  朱标的头顿时就大了,说道:“这可怎办才好。”

  马皇后却摇摇头,笑著说道:“你啊,平时挺聪明的,怎这会儿糊涂了。”

  “去找钰儿啊,让他出面游说你爹。”

  朱标惊讶的道:“啊,这……您的话我爹都听不进去,表弟的话他肯听吗?”

  马皇后正色道:“你还是不了解你爹。”

  “别看他和钰儿关系不睦,但在治国这方面,他最相信的就是钰儿。”

  “只要钰儿开口,并说出个一二三来,你爹十有八九会听从的。”

  朱标恍然大悟,说道:“哎呀,我真糊涂了。”

  “等会儿我就出宫和表弟沟通一下此事。”

  “嗯,让他来坤宁宫,到时候把我爹请过来,咱们一块儿劝。”

  (本章完)

无错乱更新快,收藏不迷路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