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
在他身后传来一声呼喊。
程心瞻停止遐思,收回目光,转过头来。却见一群身着青袍的道士走出青华观,朝自己涌来。他来庾阳也有几年了,在云梯山、飞霞山、阳台山都待过,认出了其中的不少人,知晓这些都是梧桐山破门之后,散落各处的梧桐山门人。如今梧桐山收复,这些人自然就回到了山门,并在浩然盟的帮助下重建法统。
不过可惜,当年在白玉京为程心瞻护过法的那位道长,早已陨落在魔潮中,未曾亲眼见到这一幕。
程心瞻刚要上前打招呼,却见那一帮子人呼啦下跪,俯身叩拜,稽首谢恩,山呼,
“承蒙先生解厄,续我法统。此恩此德,永世不忘!”
程心瞻一伸手,沛然法力将所有人全部托起,他笑道,
“三清座下,同气连枝。降妖伏魔而已,何谈什么恩德。”
随即,他又问,
“师正、师仁两位道长现在何处?”
群道中间领头的那位回答,
“回先生,道门已收复罗溪三山,师正玄在坐镇中央,镇银湖山,师仁玄在镇梅林山。”
程心瞻点了点头,说,
“好,如此安排最好,有师正道长坐镇中央我就放心了。众位道友见谅,贫道身上还有些琐事,无法久镇于此,这便告辞了。”
梧桐山群道一时哗然,不过这些人转念一想,也都明白过来,广法先生毕竟不是庾阳人,自然不可能在此久留。驱逐妖魔,收复梧桐,已经是得天之幸,岂敢再过多要求。于是,群道俯身拱手,齐道,
“恭送先生。”
程心瞻回礼,随即乘狮而走。
落到梅林山,此时,山中梅树尽皆挂果。
程心瞻找上徐师仁,归还法网,并关心询问,
“道友伤势,可好些了?”
在大战中,徐师仁虽以“替死符”替掉了法宝反噬之伤和妖丹贯穿之伤,但在这之前,他提速破境以及与胡海泷交手,都受了暗伤,波及元婴,不知此刻可养好了。
“多谢经师挂怀,仰赖宝丹神效,已经养的七七八八了。”
徐师仁笑着说。
收复三山,延续法统,重创仇敌,他心情大好,连带着养伤也快上不少。
“三山于废墟中重建,在罗溪北岸建立防线,击退了多次魔潮冲击。如今半年时间已过,三山已然重新恢复生机。收复红炉群岛,已经提上议程了,先生于此时出关,可是要出来主持大局?”
徐师仁问。
程心瞻闻言摇摇头,
“非也,实不相瞒,我在梧桐山闭关,除了照看梧桐山以及处置妖魔内丹之外,也在兼顾内丹修行。如今,我命胚已成,接下来就是要神照成胎了,正准备回山闭关,恐怕短时间内难以参加战事了。”
“啊!”
徐师仁惊诧,继而大喜,
“先生要成胎了!甚好哇!甚好!这是天大的事,先生应当以此事为主,请务必以此事为主!”
徐师仁自然大喜,可以说,在如今的东方道门,除了龙虎一系,其余所有人都在等这位成胎!这位广法先生在成胎之前就有这般多的成就,这般有目共睹的文治、武功,那等成胎之后,寿元大涨、实力大涨、通感天地,那对东方道门又将产生何等深远的影响?
如今,在东方道门,有一种声音已经越传越广,大家都在说,广法先生将是东方道门中继神霄派萨祖与净明派刘师之后的又一位扛鼎人物、除魔修道两不误的绝世天才、全知全能的道教领袖!
其人年不满七十,便要神照成胎,古来罕见,似乎更印证了这种说法。
这样的人物要决定要闭关成胎,于东方道门而言,确实没有什么是比这件事更重要的了。
程心瞻笑着点点头,起身告辞,
“那好,贫道告辞,道友也要注重静修稳胎,养生得寿。”
“是,是,我送先生。”
徐师仁将程心瞻送到山门,目送程心瞻远去,心中有股油然而生的高兴。
“咦?”
徐师仁轻咦一句,却见程心瞻离去的方向并非是北上回豫章,而是往西去,横跨伶仃洋,看样子,是去南海边上,那是云梯山的方向。
先生不是说回山闭关么?怎么会去那里?
应当只是去拿个什么东西吧。
徐师仁这般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