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师正接到了徐师仁的回音,也看到云梯山上的异象。他心中亦有护法之念,但也知道新建的三山防线不容有失。如果四境修士全部走空,南海妖魔必然进犯,所以也只好安坐不动,但目光也是一直紧紧盯着云梯山方向。
庾阳,飞霞山。
董守仁没有邹师正那样的顾虑,他看到云梯山上紫微星现后,第一反应就是自家经师在闭关破境引发了异象。紫微帝命,在当代道门中,除了自家经师,还会有谁、还能有谁是这样的命格呢?
虽然他并不太理解为何两年前经师还在飞霞山上炼丹参悟果然真形,怎么两年后就要入四了。但这并不妨碍他立即起身离开飞霞山前往云梯山护法。
至于镇守飞霞山与北江防线,这事肯定要排到自家经师破境后头去了,自己这般取舍,任谁也挑不出错来。
三湘,崀山。
时通玄看向南方那一片星夜,先是惊诧疑惑,继而恍然欣喜,然后是心急如焚。
他怎么会选择在那破境呢?
广法先生在庾阳先后收复云梯山和梧桐山,打跑恶鬼子和胡海泷两位四境妖魔,人尽皆知。时通玄自然也知道自家经师就在庾阳,并以云梯山为临时道场。
这位也不愧是跟董守仁搭档多年的老伙伴,原纯阳、元阴两殿副教主看到云梯山上的紫薇异象后的第一反应一模一样,这只能是自家经师!
他传音副教主华瑶崧,命其看守山门,监视南荒,自己则是化作一道阴阳玄光飞速南下。
庾阳,云梯山,天梯顶上,澄心殿前。
自修行之初观想昴日星官辟心府以来,参道五十余载,终于在今日开窍圆满,得命藏之机。程心瞻只觉心中一块巨石落下,精神放松,通体舒泰。
不过,他也没想到自己只是贯通全身周天窍穴便有这等异象,亦感到些许意外。他抬手向天,屈臂虚招,于是天上的穹顶星夜便化作一道辰纱,飘落下来,垂落到他手中。
他收了罡纱,顷刻炼化,前有宗门所赠“弱水洗星罡”和法山主所赠“蜉蝣星海罡”,这便是他收获的第三道星罡了。天罡何等难得,这般看来,自己或许与星道有缘,往后倒是可以多花费些时间在这上面。
他如此想着。
这当然是后话了,程心瞻炼了罡煞,继续自观,体察周天窍穴全通带来的变化。
因为同修内丹道、存神道、纯阳道以及境境皆圆满的原因,他的周天窍穴全通和别人还有些不一样,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在破境前夕引发了紫微异象。
首先,他的肉身自放宝光,同时达到了内丹道中的“紫琉璃体”、存神道中的“黄庭道胎”以及纯阳道中的“纯阳金身”三种法身境界,无缺无漏,无尘无垢,无滓无邪。
其次,阳神、阴魄、诸内景神,无不欢欣鼓舞,自发诵经,《宗旨》、《密旨》、《太阳》、《太阴》、《雷书》、《鬼篆》、诸神仙宝诰,交响呼应,仿佛仙乐。金丹盛放金华,命胚酣睡含笑,诸法宝大放神光,共襄盛举。
至于精血激荡生香、行气奔流若河、元神闪耀三光,更是不必多提。
说句最直观的话,以他当前的肉身状态,如若还有人想咒他,非仙人下凡不可成事。
程心瞻微微一笑,决定趁热打铁,立即开始神照。
他喜欢未雨绸缪、心瞻神瞩,所以在多年以前,便想好了独属于自己的神照之法,并早已做好了准备。
他根据自己的元神特点以及所修大道,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名为“三光同天”的神照法门,名字借用了一种道门仪轨。
三光者,日、月、星也。
三神者,爽灵、幽精、胎光也。
程心瞻以魂魄分阴阳,阳魂阴魄,阳魂历劫生化成就元神,即为阳神。
而三光为光明之源,驱逐永夜黑暗,为阳;三光高悬于天,位于清气之中,相比于地、相比于浊,为阳;三光日升月落、斗转星移,变化永不停歇,为阳。
以三光养三神,正合天地之理,阴阳大道。
阴阳无限可分。三光中,日为太阳,月为太阴,星为太和,在阳的一面中又有阴阳之变。而爽灵元神司澄澈、掌慧鉴,对应阳和之气;幽精元神统形骸、役欲津,对应阴纯之气;胎光元神镇丹元、固命蒂,对应太和之气。
以三光养三神,正合天人感应,道法自然。
多年以来,程心瞻晨祭爽灵元神,夜游幽精胎光,吸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更是以日罡、月罡、星罡供应不停,时时刻刻滋养沐浴。时至今日,三神端坐紫阙,自发三光,照耀内景,通达百窍。
此刻,他收束意念,内敛神光,做着最后的准备。
百息后,他舒缓精神,放松肉身,内视绛宫。
于是,金、银、紫,三色神光自三道元神身上发出,从紫阙高楼中缓缓垂落。
三神如泉,神光如水,如瀑跌落,似缓实急。
三光如银河泻地,直接越过面部诸穴,灌入“承浆”,搭鹊桥,连通天地,依次穿越“十二重楼”,由脑入身。
神光穿越狭长的“十二重楼”,速度却是越流越快,仿佛喉窍是给神光加了速。入身后,神光挟加速冲势,飞跃入“天突”,进任脉。跨越胸腔门户,神光再无阻碍,一路飞流直下,过“华盖”、穿“玉堂”、渡“紫宫”,最后直达绛宫。
这便是程心瞻的神照路线,短而直,快而稳。
这自然不是想做到就能做到的,这其实有赖于他在开辟窍穴过程中,先后炼成的多道命藏神通。“承浆”穴神通——“万川归海”,能藏气纳灵于方寸,所以能兜承神光;“十二重楼”神通——“潜龙跃虎”,能促发心火下降与肾水上升,专门用来调控上下,所以能加速神光穿行。而任脉下行是程心瞻结丹时,雨罡入黄庭的途径路线,由太阴皇君骑虎开路,并历经多年灵气冲刷,早已异常开阔通达。
正是因为有过往积累,是以今日神照格外顺畅。
三光照入绛宫,没有丝毫损耗,尽数倾泻在命胚之上。酣睡中的命胚眼皮微微一动,似乎是有所察觉,像是晒到了暖洋洋的阳光,嘴角微扬,显得颇为享受。
程心瞻修道甲子有余,其心肾之精、金丹之气、元神之光,人身三宝于此窍、于此时开始交融相通。
“咚!”
忽闻异声,此声极响,但又清丽悦耳,像是一滴露水滴入了清晨平静的山湖中,“叮咚”声清脆悦耳,蕴含着勃勃生机。又像是有雅士在山间拨琴试音,其声清越,余声不绝。不过无论是像水声还是像琴声,这道声音在山间回荡后似乎都是被群山放大了,大到仿佛雷霆在滚碾群山。
但实际上,这既不是水声,也不是琴声,而是命胚的心声。
就在刚刚,命胚的胸腹处忽然跳动了一下。
“咚!”
又响了一声,声音自胎儿胸腔里发出,传出绛宫,传出肉身,传出澄心殿,传出天梯顶,传出云梯山。
“咚!”
再响一声,声音又好似是在云梯山之底发出来的,好像是大地的心跳,仿佛黄钟大吕一般,震响伶仃洋两岸。进一步的,声音传出庾阳,传出南海,传出西南,传出江南……
“咚!咚!”
“咚!咚!”
胎音开始连绵不绝。
与此同时,豫章、会稽、庆州、金陵、齐鲁、三湘、苗疆、滇文、西康、武陵、南海、东海、黄海等等地方,凡是程心瞻留过足迹、在地书上绘过景、作过志的,在此时此刻,地底一同响起胎音。
震彻神州。
正所谓:
琴心三迭舞胎仙,声震九皋出霄间。
万里乾坤同吐纳,山河有界法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