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之黄金时代

第927章 阿甘的誓言(1 / 2)

最新无错章节,就在 追更人【www.zhuigengren.com】

第927章 阿甘的誓言

中国男篮在尤金的训练从7月下旬一直持续到8月份,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对男篮的球员而言,这一个月过得既幸福又艰苦。

幸福之处在于,训练中心提供了最好的物质待遇和训练环境。

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每天早上起来可以感受到山谷和森林的幽静,比住在市区要舒服多了。

中心的各种设施都是NBA级别的,地板,灯光,器材,比国内的档次要高不止一个级别。

在这里的球场上打球,就一个感觉,舒服。

伙食供应更是丰富丶充足,甘国阳专门从旧金山请了中餐大厨为球员们做菜。

甘有为更是亲自到中心来进行指导,以展示自己宝刀未老的厨艺。

在居住的小别墅里,每个房间都有DVD影碟机和大屏幕电视,中心提供很多经典电影的碟片。

每天训练结束后,回到房间,想看什么看什么,各种在国内接触不到的好莱坞大片都应有尽有。

中心还有麻将室,游戏厅,在训练之馀让球员们放松娱乐。

总之,后勤保障,业馀生活做的非常到位,完全不用担心封闭训练的生活苦闷。

不过,粮饷发的越足,打仗肯定要更拼命。

男篮这次的封闭集训,可谓前所未有的艰苦。

训练量一如既往的大,同时,学习内容前所未有的多。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因为甘国阳的存在,所有人都紧绷着备战的弦,一分一秒都不敢放松。

这种整整一个月的高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投入篮球训练,提高很快,提升很大,但相当折磨人。

全身心投入到篮球上,开不了一点小差,别说离开中心跑出去玩了,私下串联搞点小动作都不存在。

这就是甘国阳的威压,不光是男篮队员们,甚至来做陪练的开拓者老将们,都被逼的每天好好练习。

原本应该过上退休生活的穆林丶萨博尼斯丶巴克利,相当于职业生涯又被延长了一个月。

中国篮球的环境,还处在半职业的状态,和中国经济一样,从早年的计划朝着市场进行转型。

这批球员都是举国体制下成长起来的,从地方队一层一层选拔上来,可以说在地方都是天之骄子型的人物。

来到国家队他们代表国家荣誉,回到地方就是要被供起来的球场大佬,所以球员们的脾气都不小。

加上地方体育局之间明里暗里的各种竞争,所以国家队这种地方,斗争往往不会少,一个国家队名额往往要牵扯到很多方面。

这也给主教练带来很大的管理压力,凡是工作出色的男篮国家队主教练,都要在球员管理上投入大量心力。

像1996年奥运会主教练宫鲁鸣,顶着外界的质疑执掌国家队教鞭,上任没多久就和队内的主力球员孙军发生了冲突。

在一场热身赛上,宫鲁鸣要求每个球员进行赛前热身时都要扣篮,以便把身体伸展开,同时提振球队士气。

而孙军在年龄上来后几乎不扣篮了,在热身时他也忘记了宫鲁鸣的嘱咐,就没有扣篮,接下来比赛里,孙军坐了冷板凳。

因为这件事,两人有了隔阂,随后在训练中又发生了言语冲突,孙军直接离场不再训练,这件事当时闹的沸沸扬扬,加上媒体推波助澜,说宫鲁鸣资历太浅压不住老将,无法胜任主教练一职,宫鲁鸣遭遇了很大危机。

后来,两人通过交流,冰释前嫌,孙军留在了国家队,并且训练丶表现都很出色,宫鲁鸣也稳住了帅位。

不过这不代表宫鲁鸣很容易服软,相反,宫鲁鸣和蒋兴权一样强硬,对另外一个队内大佬,1992年夺取银牌的核心后卫阿的江,宫鲁鸣就不客气了。

阿的江资历老,在封闭训练时,阿的江违规带家人进训练中心,加上他平时作为老将没有起带头表率作用,宫鲁鸣横下心,将这位老将开除出了国家队。

虽然外界各种求情,但宫鲁鸣这次非常坚定,哪怕球队因此只剩李晓勇一个控球后卫,宫鲁鸣也不改变决定,把阿的江排除在国家队外。

一张一弛,确实树立了宫鲁鸣的权威,国家队在1996年奥运会上的表现,其实是很不错的。

后来宫鲁鸣离开国家队,主教练张斌接手,结果国家队却在1997年亚锦赛上输给了韩国,直接无缘1998年世锦赛。

知道,1997年的男篮比1996年更成熟,每名球员都达到了职业生涯的最高峰。

张斌还请回了被宫鲁鸣开除的阿的江,单看帐面实力的话,97年比96年要更强。

不明内情的媒体舆论赛前也十分看好男篮,认为可以在亚锦赛轻松拿冠军。

并且,张斌性情温和,对球员们很宽松,媒体认为良好的师徒关系,能激发球员战斗力。

结果让人大跌眼镜,连韩国人都输,丧失世锦赛机会,事后国家队就有人指出,张斌确实很温和,对球员们很好。

但正因为如此,助长了队内的一些歪风邪气,大家上下不能一心,没有把精力全都放在训练和比赛上,战斗力自然大大下滑。

这一次蒋兴权重新出山,又重拾了严厉治军的法宝,巩晓彬因此成为了祭旗的牺牲品,国家队上下的纪律再度被整肃。

不过来到尤金训练后,蒋兴权反而轻松了很多,原本一直板着的脸也放松了下来,日常总是严肃丶不近人情的他,在训练中还会有一些幽默时刻。

关键原因就在于,在甘国阳进入国家队序列后,蒋兴权无需再天天提纪律搞管理,球员们每天都无比自觉。

早上早起吃早饭,跑操,上午训练,各个全情投入,下午力量和体能练习,没有一个叫苦叫累,到了晚上的战术学习,哪怕再难再痛苦,也都坚持了下来。

没有一个人敢有怨言,没有一个人开小差搞小团体,没有一个人说「我想出去逛逛」。

因为甘国阳在,并且甘国阳跟着大家一起全身心投入训练,练的比其他人都好,榜样加上权威,全队上下高度团结。

队里年龄最小的姚明对此感受最深,当初在卡伦湖训练时,虽然大家也很认真,但训练结束后多多少少「原形毕露」。

偶尔弄点小酒,出去溜达找乐子,或者偷个小懒,装个小病,搞点小动作什么的,总是会发生的。

再严格的管理总是会出现疏漏,而且水至清则无鱼,蒋兴权有时候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把事情做太绝。

这给刚刚20岁,初出茅庐的姚明一点小小的「社会震撼」,原来老大哥们都有人性化的一面,他也有样学样,耳濡目染的学到了一些,这就是传承。

可是到了美国,在美国篮球学院,姚明在甘国阳身上看到什么是篮球历史第一人,什么是活着的传奇,什么是榜样的力量。

无错乱更新快,收藏不迷路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