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饭馆通北宋

第220章 千年老字号(1 / 2)

最新无错章节,就在 追更人【www.zhuigengren.com】

送师徒二人至店门时,吴铭仍郑重叮嘱一句:“今日所见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

至于何时入职,吴铭本欲宽限数日,让她和昔日的私厨生涯做个交割。

何双双却斩钉截铁道:“明日便来!若非尚有琐事亟待了结,双双恨不能即刻换上吴记的衣装!”

吴铭险些把这茬儿忘了,赶紧问明了身量尺码,再向服装工厂订制六套工作服。又因入秋后,天气渐凉,另为每人订制三套秋冬套装。

离了吴记川饭,师徒二人径往行老处报知:自即日起,东京再无私厨娘子何双双。

行老大惊,忙追问缘由。

何双双并未如实告知,只说:“双双从厨多年,虽幸得行老和诸位官人抬爱,技艺却止步不前,难有寸进。惟愿摒弃俗务,闭门精研庖厨之道。”

这也是吴铭的嘱咐,让她隐去供职吴记川饭一事。毕竟,何双双在行内的名头太过响亮,放着风光无限的私厨不干,转至陋巷小店掌灶,难免会引起同行尤其是谢家的关注。

东京最炙手可热的私厨娘子突然宣布隐退,此讯不胫而走,不消半日,行内便已人尽皆知,一片哗然。

何厨娘风华正茂,却骤然而隐,必有内情!

一时间,揣测纷纭,流言四起。

但无论他人如何旁敲侧击、刨根问底,何双双的说辞始终如一。

入职吴记之事,她仅私下禀告了恩师静慈师太。

静慈听罢,不免讶异:“能教你舍了如日中天的私厨营生,甘愿委身陋巷小店为其掌灶,想那吴掌柜,定是位不世出的奇才?”

“何止奇才!”回想起仙家灶房里的诸般神器法宝,何双双难抑澎湃心绪,“吴掌柜的厨艺出神入化,纵有百个双双,亦难望其项背!”

静慈的惊讶更甚,她最是了解自己这徒儿的脾性,向来心高气傲,从不轻易服人,若非如此,当年也不会高调摆下“比厨招亲”之擂,叫阵东京众厨。

如今竟对一同行推崇备至,实属破天荒头一回!

何双双热切相邀:“师父若有闲暇,何不来店里稍坐?吴记也卖素食。”

静慈温和一笑,摇头道:“免了罢,贫尼早已六根俱净,世俗之事,皆无缘法了。”

回家后,何双双立刻着手打点迁居事宜。

此处居所离吴记川饭路途颇远,往返奔波费时费力,多有不便。她心念既定,便决定在吴记左近寻一处清静利落的小院,赁下安身。

……

八月的最后一天,恰是周日,一家四口齐聚川味饭馆。

打烊后,陈萍算了算八月的总账,七万出头,和上月相差无几。

从明日起,新规落地,个体户须给员工缴纳社保,否则一告一个准。川味饭馆目前属于“家庭作坊”,倒不存在这个问题。

社保虽不用缴,税还是要缴的。

现在都是线上报税,每季度一报,月销售额小于等于10万元免征增值税和附加税,只需缴纳百分之三的个人所得税,恰和宋代一样。

这个月销并非吴铭的极限,而是店面和人手的极限。

如果想更上一层楼,就必须扩大店面,招募更多的员工。

随着两界门的功能逐步显现,吴铭对未来的规划也越发清晰。

两界门虽然无法助力他成为一代厨神——幸好不能,只有综艺节目会搞这种噱头,现实里哪有什么厨神——却能助力他做成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事。

值此月末阖家团聚之际,吴铭向家人们宣布他的远大目标:“我决定把吴记川饭这个品牌,打造成全国乃至全世界唯一一家千年老字号!”

经过深思熟虑,他认为这是可行的。

当然,他所谓的千年老字号,并非指千年以来传承不断,而是令千年前名满东京的酒楼重现于现代。

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将吴记川饭做成东京第一,并青史留名,以便后人有史料可考。以他的厨艺,这是迟早的事。

其次,得有证据证明自己是吴氏正统。

欧阳修亲笔题写的匾额和二苏的真迹,今后还会有更多名人赠礼,一旦慢递过来,便是最好的证据。

最后,还应证明现代的吴记和宋代的吴记所烹制的菜肴一脉相承。

这也不难,只需撰写一本食谱,详细记录下北宋的各色菜品,再通过慢递寄至现代。

吴铭将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三老听得入神,晚饭都没心思吃了。

吴建军更是猛拍大腿:“英雄所见略同!我也是这么想的!”

陈萍睨他一眼,啐道:“马后炮!”

“绝不是马后炮!爸,你记不记得我之前问过你族谱的事?我当时有此一问,就是想证明咱家传承有序。还是儿子聪明,这主意更靠谱,可行性也更高!”

吴建军面露得色,说得煞有介事。

但其实,他那日询问族谱,脑子里想的压根不是千年老字号,而是二苏的真迹,有了族谱,才能更好地证明宝贝是自家祖上传下来的,省得以后被开门。

时至今日,他仍然这么认为,提议道:“我觉得还是应该编写一本族谱,儿子,咱们就认你为吴家的祖宗!”

“???”

吴铭惊得手抖。老爸啊,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

吴振华气得吹胡子瞪眼:“你硬是耍长(欠揍)了!认孙子当祖宗!你咋不喊老子认你当老汉喃!”

话音未落,他霍然起身,一脸煞气地左右扫视,看那架势,今天非要找根趁手的篾块棍棍,好生教训一下这个“逆子”不可!

“当然是假的!连族谱都是假的,祖宗能是真的吗?”

吴建军赶紧摁住老爷子,正色说:“我也是为了咱家的基业考虑,如果不这样做,怎么证明咱们吴家传承有序?那么多稀世珍宝都能传下来,却连一本族谱都没有,难免惹人生疑……”

有一说一,这番话确有几分道理,操作起来也不难,只是太过大逆不道,让人一时半会儿难以接受。

吴铭接过话头道:“这事以后再说吧,今天只是把目标定下来,咱们一家人以后就朝这个方向努力。当务之急不是修订族谱,而是多看书,趁这段时间,多恶补点常识。”

三老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是时候图穷匕见了!

吴铭自柜台后抱出一摞书,笑道:“我爸说话虽不中听,但有句话说得没错,那么多稀世珍宝都能传下来的家族,怎么可能连最起码的历史常识都没有?”

他拍了拍书:“这里的书我都看过了,你们回去后也要抽空看完,别想着敷衍我,我会抽问的哦!”

三老:“……”

无错乱更新快,收藏不迷路呦